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湘潭市2020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材料一: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行省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元朝的行省实际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材料三: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祝寿之名开始访华之旅,向乾隆皇帝提出此行的真实目的: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港口。乾隆皇帝一口回绝,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摘编自《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对外关系卷》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历代兴衰图(局部)
①出现盛世 对外开放 使用火药
②国家统一 商业繁荣 科技领先
③政权并立 贸易发达 发明司南
④强化皇权 闭关锁国 科技落后
材料一:如图所示为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唐朝时期中国的国力强盛、版图广袤、文化繁荣,是亚洲的文明中心,对亚非欧的国家和地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加之唐朝奉行开放的外交政策,使得这一时期的对外交往呈现出积极活跃的态势。
材料三:元朝有众多的海外贸易港口和细密的管理规章,使运载货物更多,来往更便捷。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0多个,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材料四: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年,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去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
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是大发展的时代,也是大变革的时代。纵观历史,人类在考验中成长、在变革中发展。请你完成以下探究。
【探究一引起变化的引擎】
材料一
特征
蒸汽时代
①________
信息时代
时间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20世纪90年代
核心发明
②________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正确填写表格中的序号内容。从三个时代变化引擎中任选一个,说明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探究二探寻变革的时机】
材料二
(2)根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
A.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和资产阶级革命共同促成了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
B.自明朝起开始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近代化浪潮中丧失了先机。( )
(3)史老师认为上述历史发展时间轴的内容不够完整。你认为该历史时间轴还可以增加什么主题内容?(注意:时间轴上的起止时间不变,答出两组内容即可)
【探究三 把握变革的先机】
材料三 面对新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式现代化把握发展先机。
西式现代化具体表现为:在经济运行方式上,采用以物质利益为根本驱动力的市场经济,其必然逻辑是阶级分化和斗争;在政治运行方式上,采用以代议制为内核的民主宪政,其必然逻辑是激烈党争以及极权化;在生态问题上,采用先发展后治理的策略,其必然逻辑是生态恶化;在对外关系上,采取霸权主义、扩张掠夺,其必然逻辑是强权政治横行、对外战争频发。
——摘编自王存刚《中国道路对“西式现代化”逻辑的历史性突破》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在表格空白处填写正确内容。据此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
比较项
西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
经济运行方式
①____________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⑤____________
政治运行方式
②____________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生态问题
采用先发展后治理的策略
③____________
对外关系
采取霸权主义指引下的扩张取向和掠夺行为
④____________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