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及其应用价值
在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中,先进行选择培养,再进行刚果红染色法分离.先选择培养的目的是( )
A、
浓缩目标菌种
B、
除去杂菌,获得能分解纤维素的纯菌种
C、
杀灭不需要的微生物
D、
在微生物的菌落上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种
举一反三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严重,石油资源逐步减少,近年来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关注.科技工作者研制出利用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技术,大致流程如图所示.
以农作物秸秆等含纤维质丰富的材料为原料,经加工可制成燃料乙醇,这种“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关注。农作物秸秆经预处理后,应该选用某种酶进行水解处理,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你认为这种酶可从以下哪种微生物中提取( )
分离筛选降解纤维素能力强的微生物对于解决秸秆等废弃物资源的再利用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研究人员从土壤和腐烂的秸秆中分离筛选出能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并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了初步研究。
请回答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问题:
以下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 )
大熊猫主食竹子,但自身不能产生分解纤维素的酶,主要依靠肠道菌群消化纤维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易错点07 关于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关系分析—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易错点06 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易错点05酶相关实验分析—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云南省卷)
河南省2025年1月高三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生物试卷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