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8课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儒、法、道、墨等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辩论,出现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材料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材料三 某中学七年级(2)班新学期刚刚开学班中就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争论起来:

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钱。”

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的。”

(1)、材料一体现的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引用材料中的一句原话来说明如何实现这一主张。孔子还有哪些思想主张?
(2)、材料二体现了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
(3)、材料三中劳动委员和班长的观点分别蕴含了春秋战国时期哪家学派的观点?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