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福建省安溪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云桌面”是一种成熟的云计算应用,把原来分散在终端(PC)上的计算、存储等资源集中到数据中心,通过云平台实现桌面硬件资源虚拟化和集中管理,用户可通过智能终端,接入个人桌面空间。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云桌面技术逐步成熟,更多的企业、政府以及学校开始关注并采用VDI桌面的形式来替代传统PC,以提高办公效率,通过集中管控,降低运维成本。但当前的VDI桌面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大部分方案中GPU(图形处理器)是通过纯软件来虚拟的,只具备最基本的GPU功能,缺少3D功能的支持,造成对3D特性或GPU重度依赖的应用软件无法使用或运行。GPU直通方案无法完全发挥出虚拟化的优势;图形设计、制造类软件无法正常使用等,成为VDI桌面还没有全面替代传统PC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

云桌面会不会取代传统电脑?云桌面发展中遇到的如高密集的计算、高清视频图形图像处理,还有硬件体积等瓶颈,已经通过技术解决了。不过云桌面还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比如云桌面的定价偏高。但如果其价格跟同等配置的PC相差不大,那么其竞争力就会变强。另外,用户的使用习惯、个人隐私等因素也影响着云桌面的发展。

    (材料三)

社会调查:您所在的企业使用云桌面的情况如何?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云桌面其实就是一种虚拟化的桌面系统,是替代传统电脑的一种新模式、新探索。 B、云桌面市场运用非常广阔,潜力巨大,将在短时间内迅速、全面替代传统电脑。 C、云桌面通过云平台实现桌面硬件资源虚拟化和集中管理,是一种成熟的云计算应用。 D、随着技术创新及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云桌面会越来越受欢迎。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三的主要信息。
(3)、虽然云桌面可以带来很多便利,但也存在不少的局限性。结合以上材料,说说云桌面有哪些不足之处。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温度的“微行动”

    ①那是个西北风呼啸的中午,天阴沉沉的,街上行人稀少。我从图书馆出来,裹紧衣领朝家中疾走。这时一个拾荒老人骑着一辆前后载满纸板盒的自行车从我身旁驶过。突然,一阵风刮过,老人的自行车不由得晃了几下,随即扎在车后的一块纸板掉了下来。老人见状,猛地刹住自行车,车停了下来,但老人被夹在前后的纸板盒中间,一时跨不下车,他把头扭向后面,目光盯着离自行车几米远的那块纸板盒。

    ②这时,一位白领模样的姑娘已从人行道上走过去,正弯下腰,捡起了那块纸板盒。见老人夹在车上动弹不得,她赶忙急走几步,拿着纸板盒来到自行车前,帮老人把纸板盒塞进车后的纸板堆里,又把捆扎的塑料绳紧了紧。老人没想到一位漂亮时髦的姑娘,会帮他捡起这块对她来说是“垃圾”的纸板盒,一时呆住了,只是对她傻笑,连谢谢也忘了说。姑娘扎紧绳子后,拍了拍手上的灰,转身走了。

    ③我望着她远去的背影,不禁在心里为她点了个赞!

    ④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我走出地铁站,要到不远处的公交终点站换车,赶去参观一个展览。快到公交站时,一辆穿梭巴士正好进站。不一会儿,一位八旬模样的老太太走到车门前欲上车。只见她用手抓住门旁的车把,一只脚蹬上踏板,另一只脚却怎么也跨不上,一下、两下……还是没跨上。老太太换了个脚,紧了紧抓车把的手,一使劲,人还是上不去。

    ⑤我见状,赶走几步,想上前扶一把老太太。忽见旁边闪出个小伙子,从后面搀着老太太,把她扶上了车。我上车后,只见小伙子把老太太安顿在靠窗的位子,帮她刷好敬老卡后,俯身对她说:“阿婆,你一个人出来要当心。”老太太感动得连声向他道谢。

    ⑥我开始以为小伙子也是乘这辆车的,谁知他与老太太打完招呼后就下车走了。我用赞许的目光送他下车,看着他走进灿烂的阳光中……

    ⑦有一年深秋,我去太湖畔的一家疗养院体检,早晨空腹在检验科抽血。因排队人多,为方便护士操作,排队者都事先把外套的一只袖子脱了,衣服就披在肩上。轮到我抽完血,我忙着用右手按住左胳膊上的抽血处,站起身时,忙乱中左边原搭在肩上的衣服脱落了,衣角垂在地上。

    ⑧我见衣服拖在地上,正想抽开按在抽血处药棉上的手去拉衣服,这时从后面疾步走来一位小护士,轻轻地帮我把垂在身后的半边衣服拉起,重新披在我的肩上。我顿时有一种在家般的温馨感觉。我转过身正要向她表示感谢,她轻盈的身影已飘走了。不一会儿,又看到她微笑着在为其他疗养员服务。

    ⑨我郑重地把对她的感谢存放在了心里。

    ⑩或许,就是这些微小的行动,启动了微传播,展示了微价值,让生活有了微变化,让社会产生了微进步。当每个人都用自己散发着微温暖的行动去暖和世间这条大被窝时,这被窝就会被渐渐地焐热……

(摘自《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15.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捕风者

彭家河

    ①我曾经想看到风的形状,可它形无定式来去无踪;我也曾想捕捉风的味道,可是,风静隐于虚无之中,风动,带来的却是他处的味道;我也曾琢磨过风的声音,才知道风本无声,只是有许多声音都被风一路带来又一路带走……

    ②在我离开农村进入小县城之后,仿佛进入一个听觉和味觉的荒漠。身处日益膨胀和来不及完善的城市,我成天浸泡在城市污秽的味道和繁杂的声音之中,只能独自怀念着风清气正的乡下时光。

    ③虽然风的形状不可看见,但是风经过之处,也总有从静到动的提示。草倒叶飞、云转幡动,这都是风在说它来了。可能风还在远处,我们就远远地发现了风的脚印。在乡下,如果站在木格的窗子背后,只要看到对面青山上的树在摇摆,山路上的雨衣在飘动,瓦房上的炊烟在扭腰,这些都是在说,那就是风。当然,居住在高高的电梯公寓,隔着双层的玻璃窗子,也只有那些粗壮烟囱上方的烟雾或者花花绿绿的商铺彩旗,在天空中写着“风”,如果没有这些烟囱或者旗子,应该是看不到风的身影的。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外云卷云舒,本是件简单的事,然而,要在城市灰蒙蒙的天底下看看云,实在是十分奢侈的想法。当然,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没有谁会停下来静静看一会儿风的来去和风的大小,都是在奔波行走讨价还价的间隙,偶尔由鼻翼、肌肤、耳朵听闻风的踪迹。

    ④多年前的一个五月,我在农忙时节回到乡下,刚下过暴雨,溪里池里水都涨起来了。在那个雨过天晴的黄昏,我坐在青草地上乘凉,阵阵温和的晚风吹过,风中满载着布谷的歌唱、虫子的嘶鸣,还有牛的长调,我突然觉得,这样的五月,才算是完整或者完美的。之后,我也时常回乡下去,更多的时候就在春节前后,等到天黑定了,山里山外全是静默的,偶尔有人家点燃一串鞭炮,响过之后,夜晚更显得寂静了。

    ⑤对于风中味道的触摸,主要依靠鼻翼,舌头无须过多参与。风中的味道,在乡下,更多的是花花草草传出的消息。当然,花要把消息告诉的不是人,而是那些远远近近的虫子,只不过让人也无意中捕获了。花的消息,风在以一种更加隐秘的方法传播,也是一种不可看见不可听闻的方式。因而,在乡下,一个人的嗅觉是十分灵敏的。

    ⑥村口人家的饭熟了,村尾的人都知道是些什么菜。如果是在饥饿的年代,就有不少无事的孩子过去串门了。如果闻见有腊肉的味道,那一定是家里来了远客;如果是酸菜红苕的味道,就不过去凑热闹了。每年端午,家家都会用新面蒸馒头,一大早,村子就全笼罩在一层淡淡的馒头香味中,虽然各家各户还把馒头扣在蒸笼里,但是只要鼻翼轻微动一下,就知道哪家的包子是肉馅的,哪家是菜馅的,还有哪家用的是洋槐花作瓤。

    ⑦乡下,风的味道不仅四季各异,而且一天之中也不断变换。早上凉,中午热,晚上冷。当然,如此简单的词语无力把乡村的风在纸上再现,或者将其描述得原汁原味。

    ⑧封闭在厚厚的水泥墙里,百无聊赖地想到了乡下的风声和风味。风中遥远的声音和淡淡的味道,正如我刻骨的乡愁和莫名的悲伤。(选自2016年1月1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阅读《自白》,完成小题:

自  白

铁凝

    ①有一次在邮局寄书,碰见从前的一个同学。多年不见了,她说咱们俩到街上走走好不好?于是我们漫无目的地走了起来。

    ②她之所以希望我和她在大街上走,是想告诉我,她曾经遭遇过一次不幸:她的儿子患白喉死了,死时还不到四岁。没有了孩子的维系,又使本来就不爱她的丈夫很快离开了她。这使她觉得羞辱,觉得日子是再无什么指望。她想到了死。她乘火车跑到一个靠海的城市,在这城市的一个邮局里,她坐下来给父母写诀别信。这城市是如此的陌生,这邮局是如此的嘈杂,无人留意她的存在,使她能够衬着这陌生的嘈杂,衬着棕色桌面上糨糊的嘎巴和红蓝墨水的斑点把这信写得无比尽情——一种绝望的尽情。这时有一位拿着邮包的老人走过来对她说:“姑娘,你的眼好,你帮我纫上这针。”她抬起头来,跟前的老人白发苍苍,他那苍老的手上,颤颤巍巍地捏着一枚小针。

    ③我的同学突然在那老人面前哭了。她突然不再去想死和写诀别的信。她说,就因为那老人称她“姑娘”,就因为她其实永远是这世上所有老人的“姑娘”,生活还需要她,而眼前最具体的需要便是她帮助这老人纫上针。她甚至觉出方才她那“尽情的绝望”里有一种做作的矫情。

    ④她纫了针,并且替老人针脚均匀地缝好邮包。她离开邮局离开那靠海的城市回到自己的家。她开始了新的生活,还找到了新的爱情。她说她终生感激邮局里遇到的那位老人,不是她帮助了他,那实在是老人帮助了她,帮助她把即将断掉的生命续接了起来,如同针与线的连接才完整了绽裂的邮包。她还说从此日子里有了什么不愉快,她总是想起老人那句话:“姑娘,你的眼好,你帮我纫上这针。”她常常在上班下班的路上想着这话,在街上,路过一些熟悉或者不熟悉的邮局。有时候这话如同梦一样地不真实,却又真实得不像梦。

    ⑤然而什么都可能在梦中的街上或者街上的梦中发生,即使你的脚下是一条踩得烂熟的马路,即使你的眼前是一条几百年的老街,即使你认定在这条老路上不再会有新奇,但该发生的一切还会发生,因为这街和路的生命其实远远地长于我们。

    ⑥我们曾经在公共汽车上与人争吵,为了座位为了拥挤的碰撞。但是永远也记不住那些彼此愤怒着的脸。记住的却是夹在车缝里的一束小黄花。那花朵是如此的娇小,每一朵才指甲盖一般大。是谁把它们采来——从哪里采来又为什么要插在这公共汽车的窗缝里呢?怨气冲天的乘客实在难以看见这小小花束的存在,可当你发现了它们才意识到胸中的怒气是多么的没有必要,才恍然悟出,这破旧不堪的汽车上,只因有了这微小的花,它行驶过的街道便足可以称为花的街了。

    ⑦假若人生犹如一条长街,我就不愿意错过这条街上每一处细小的风景。

    ⑧假若人生不过是长街上的一个短梦,我也愿意把这短梦做得生意盎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方舱医院是以医疗方舱为载体,医疗与医技保障功能综合集成的可快速部署的成套野外移动医疗平台。方舱医院一般由医疗功能单元、病房单元、技术保障单元等部分构成,是一种模块化卫生装备,具有紧急救治、外科处置、临床检验等多方面功能。由于它有机动性好,展开部署快速,环境适应性强等诸多优点而能够适应突发的应急医学救援任务。目前,方舱医院装备的技术发展普遍受到了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我国抗震救灾等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汶川抗震救灾

第二代医疗方舱在“5.12 地震抗震救灾”中的出色表现改变了野战医院以帐篷为依托的传统模式,使其具有较强环境适应性、优良作业环境和配套救治条件,救治了大批伤病员,成为灾区医疗救援的中坚力量。通过汶川大地震救灾实践,提高了第二代医疗方舱的救治水平,也使医疗方舱经受了实战的检验。

玉树抗震救灾

2010年的玉树抗震救灾中,第二代医疗方舱再次赶赴灾区,执行医疗救援任务。该方舱跨过5个省,翻越了海拔4824m的巴颜喀拉山,创造了连续机动 52h,行驶 2350km的快速跨区远程和高原行军记录。医疗方舱成为医疗救护的主要依托,锻炼了第二代医疗方舱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2020年2月4日,武汉全面着手将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改造为“方舱医院”,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轻症患者。长江日报多路记者采访获悉,全市将建设 13 家“方舱医院”,在疫情的关键时期,建设“方舱医院”被认为是关键之举,可以有效缓解武汉医疗资源紧张,解决轻症患者的收治难题。同时,方舱医院的病房是开放式的,看护效率可以大大提高,医生和护士可以照顾更多的患者。

2月7日晚,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开始集中收治新冠肺炎轻症病人。2月15日,在武汉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湖北省委常委王贺胜介绍,已开放9个方舱医院,有6960多张床位,在院的患者达到了5606 。2月 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称,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继续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3 亿元,支持武汉市方舱医院完善设施、增添必要的医疗设备,增强方舱医院收治能力。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武汉市新增确诊病例不断增长,医疗资源紧缺成为武汉市在抗击疫情中面临的最大压力。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表示,目前,武汉67市有大批轻症患者没有及时入院治疗,他们在社会上流动、在家庭中居住都将造成进一步的家庭和社区感染,这对疫情扩散带来了很大隐患。

“启用大空间、多床位的‘方舱医院’,是中国采取的重大公共卫生举措。”王辰表示,“方舱医院”的大容量从根本上解决了大量轻症患者无院可住的问题。尽管方舱医院的医疗条件并不像正规医院那样完备,但是对于轻症患者来说,完全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和生活需求。

目前,“方舱医院”是解决收治主要矛盾的现实之策,也是朝着“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方向努力的务实举措。王辰说,“方舱医院”可以对患者进行看护、观察,一旦出现病情恶化等情况,可及时转交给正规医院。因此,形成了一个有序的层级,用最小的社会资源、最简单的场所改动,达到最大收治容量的作用。

专家认为,和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这样的定点传染病医院相比,“方舱医院”最大的优势是面积大,收治的患者多。这种隔离治疗比居家隔离更安全,既能避免患者和家人、亲友之间的传染,也能让患者得到妥善的治疗和照顾,所以是一种有效的管控措施。

王辰表示,“方舱医院”实际上是一个轻症患者的“社区”,与隔离密闭的小病房空间相比,除收治患者容量大以外,其病房是开放式的,看护效率可以大大提高。且由于都是轻症患者,一般情况下病人可以生活自理,他们更需要多一些人文关怀,需要病友之间的互助,同心协力,共克时艰。

(摘自“中国经济网”)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各题。

妈妈的家风

程荣贵

①妈妈是一位普通人,文化程度不高,但心地善良。她经常教育我说,人这一辈子,如果有能力就做点好事,没能力就做好自己。即使生活再难、 日子再苦,也别做亏心事。

②一次,妈妈患了重感冒、高烧不退。爸爸让我陪妈妈到县城,把攒的一筐鸡蛋卖了,好为妈妈抓药。上小学三年级的我,一手提着鸡蛋筐,一手搀扶着病中的妈妈,走得汗流浃背。 当我和妈妈走到二里岗农机站时,突然发现地上有一卷钱,捡起来一数竟有 70多元。当时猪肉才0. 72元一斤,这笔意外之财对我和妈妈来说,真是雪中送炭。妈妈抚摸着我的头,笑着说: “儿子,这钱咱不能要。你看这皱巴巴的毛粟,说不定这家也正在难处。”果然,等了不大一会儿,只见一位神色慌张的叔叔跑来问,是否有人捡到了钱。妈妈问他丢了多少钱,他说76元。妈妈见他说的数额与我们捡到的吻合,二话没说,就让我把钱还给了人家。那位叔叔不停地说着“谢谢”。原来这是他为给老人治病挨家挨户借来的钱……把钱归还了失主,妈妈如释重负。她脸上不光多了笑容,连走路都好像轻快了,

③那年,村里兆昌叔结婚,司仪在婚礼庆典上刚把一挂鞭炮扔出去,我和一群小伙伴就拼命跑去抢。我以闪电般的速度,把散落在路旁的一个“大炮仗”装进兜里。正得意间,突然一声闷响,一股黑烟伴着火苗从我的腰间蹿了出去。我的衣服着火了,上衣口袋也被炸开了拳头大的洞。

④一想到捅了娄子,没法跟爸妈交代,我“哇”的一声哭开了。天都黑了,我躲在晒谷场的草堆旁不敢回家。妈妈找到我,气得把手高高扬起,最后却轻轻地落在我的背上,还反复念叨着: “儿子,抢鞭炮是件很危险的事,万一伤到手和眼睛,爸妈跟着你受累不说,关键是你自己一辈子遭罪……听了妈妈的话,我特别愧疚和后怕。第二天早上,我发现被炸坏的衣服已被妈妈补好了。补丁处有一只可爱的卡通鸭,仿佛游弋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口袋已看不出任何破损的痕迹。

⑤那个年代,北方农村的院墙都是土夯或砖砌的,而南方农村的院墙多是篱笆围成的。我的老家属湘西北,一年四季,房屋四周的空地上会栽满绿油油的蔬菜。为了不让外面散养的鸡鸭偷吃蔬菜,爸妈便在菜地外围栽上一些万年青和鱼蜡树,待长到半人高时,再对它们进行一次修理和加固,便成了 “篱笆”。修剪之后的篱笆,宛如一排训练有素的士兵,昂首挺立在房屋四周,特别气派。这种就地取材的做法,尽管不是妈妈的独创,但经过她的改进,总会引来众多乡亲的效仿。

每年春季,篱笆上就会爬满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还有月季和蔷薇。花儿在轻风中摇曳,整个院子色彩缤纷。穿行其中,影子倒映在房前碧波荡漾的池塘里,真有一种人在画中走、画在水中映的情趣和悠然。这时,总能听人夸赞妈妈是一位神奇的化妆师。她把平淡无奇的日子过出了滋味,让枯燥乏味的生活有了色彩。听到对妈妈的赞美,我心里总是很骄傲。

⑦每当我行走在家乡的小路上,或推开老屋的房门,仿佛都能看到妈妈亲切而又忙碌的身影、感受她熟悉而又温润的气息。虽然妈妈已经不在了,但她的质朴、乐观、和善都已点点滴滴深入我的灵魂,教会我在这个世界上活出了一种诗意和远方。

(选自《解放军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