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淄博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监狱长),而萧何为主吏 , 居县为豪吏矣。秦灭,汉王封参为建成侯。从至汉中,迁为将军。从还定三秦,击三秦军壤东及高栎,攻之。高祖二年,拜为假左丞相,入屯兵关中。月余,魏王豹反,以假左丞相别与韩信东攻魏将军孙遨军于东张,大破之。因攻安邑,得魏将王襄。击魏王于曲阳,追至武垣,生得王豹。尽定魏地,凡五十二城。击赵相国夏说军于邬东,大破之,斩夏说。以右丞相属韩信,攻破齐历下军,遂取临淄。定齐,凡得七十余县。韩信为齐王,引兵诣陈,与汉王共破项羽,而参留平齐未服者。天下既定,以高祖六年赐爵列侯 , 与诸侯剖符 , 世世勿绝。食邑平阳万六百三十户,号曰平阳侯。孝惠帝元年参为齐丞相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俗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黄帝与老子)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去,属其后相曰:“以齐狱市(监狱、市场)为寄,慎勿扰也。”后相曰:“治无大于此者乎?”参曰:“不然。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奸人安所荣也?吾是以先之。”萧何相汉,乃用黄老。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史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显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节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孝惠帝元年/参为齐丞相/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俗/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 B、孝惠帝元年/参为齐丞相/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ノ如齐故俗/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 C、孝惠帝元年/参为齐丞相/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俗/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 D、孝惠帝元年/参为齐丞相/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俗/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吏,秦和西汉初年负责官府人事的官员,全名为主吏掾,居掾属之首。后一句中“豪吏”也是秦汉时期的官职名。 B、列侯,爵位名,汉初称“彻侯”,因避武帝讳,改称“通侯”,为二十等爵制的最高一级,后世亦为封侯者的泛称。 C、剖符,古代帝王分封诸侯功臣、任命将帅郡守,把符节从中间剖分为二,帝王与受封者各执其一,作为信守的约证。 D、郡国,郡和诸侯王封国的统称。汉初,郡和王国同为地方高级行政区域。郡直接隶属中央,王国由分封的诸王统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参身经百战,屡建战功。他先后随军攻占了三秦、魏国、赵国、齐国等地,汉朝建立后,被封为平阳侯。 B、曹参相齐有功,人称贤相。他厚礼请来胶西盖公,请教治理方法,在他担任齐国丞相期间,齐国安定和睦。 C、曹参判断准确,料事如神。他听到萧何去世的消息,预测到自己将要入相,不多久,朝廷使者果然来召他。 D、曹参善于用人,恪尽职守。他接替萧何做相国后,挑出那些木诎老实、不善言辞的官吏,免去他们的官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韩信为齐王,引兵诣陈,与汉王共破项羽,而参留平齐未服者。

②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5)、曹参的哪些行为体现了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药元福,并州晋阳人。幼有胆气,善骑射。开运初,契丹陷甘陵,围魏郡。少帝驻军澶渊,契丹阵于城北,元福以左千牛卫将军领兵居阵东偏。澶民有马破龙者告契丹曰:“先攻其东,即浮梁可夺。”契丹信之,尽锐来战。元福奋铁挝击契丹,左右驰突,无不披靡,契丹兵溃。少帝登城,见元福力战,召抚之曰:“汝奋不顾命,虽古之忠烈无以过之。”明日将战,面授元福郑州刺史,为权臣所沮,止刺原州,俄改泰州。

    明年,契丹复入。命元福与李守贞等御之于阳城。晋师列方阵,设拒马为行寨。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晋人乏水,士马饥渴,凿井未及泉,土辄坏塞,契丹顺风扬尘。诸将皆曰:“彼势甚锐,俟风反与战,破之必矣。”守贞与元福谋曰:“军中饥渴已甚,若俟风反出战,吾属为虏矣。彼谓我不能逆风以战,宜出其不意以击之,此兵家之奇也。”元福乃率麾下骑开拒马出战,诸将继至,契丹大败。

    会灵武节度王令温以汉法治蕃部,西人苦之,共谋为乱,三族酋长拓跋彦超、石存、乜厮褒率众攻灵州。令温遣人间道入奏,乃以河阳节度冯晖镇朔方,召关右兵进讨,以元福将行营骑兵。元福与晖出威州土桥西,遇彦超兵七千余,邀晖行李。元福转战五十里,杀千级,禽三十余人。朔方距威州七百里,无水草,师须赍粮以行,至耀德食尽。彦超等众数万,扼要路,据水泉,以待晖军,军中大惧。元福曰:“彼知我军饥渴,邀我于险,迁延至暮,则吾党成禽矣。”晖惊曰:“奈何?”元福曰:“彼虽众而精兵绝少,元福请以麾下骑先击西山兵,公但严阵不动,俟敌少却,当举黄旗为号;旗举则合势进击,败之必矣。”晖然其策,遂率众进击,敌众果溃。

    世宗高平之战,刘崇败走太原,遂纵兵围其城。以元福为同州节度。时攻具悉备,城中危急,以粮运不继,诏令班师元福上言曰进军甚易退军甚难世宗曰一以委卿遂部分卒伍为方阵而南元福以麾下为后殿崇果出兵来追元福击走之。

(选自《宋史》卷二百五十四,有删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房玄龄问事君之道,子【注】曰:“无私。”问使人之道,曰:“无偏。”曰:“敢问化人之道?”子曰:“正其心。”问礼乐,子曰:“王道盛,则礼乐从而兴 , 非尔所及也。”

子曰:“古之为政者,先德后刑,故其人悦以恕;今之为政者,任刑而弃德,故其人怨以诈。”

子见牧守屡易,曰:“尧舜三载考绩仲尼三年有成今旬月而易吾不知其道。”薛收曰:“如何?”子曰:“三代之兴,邦家有社稷焉;两汉之盛,牧守有子孙焉。不如是之亟也。无定主而责之以忠,无定民而责之以化,虽曰能之,末由也已。”

贺若弼请射于子,发必中。子曰:“美哉乎,艺也!古君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而后艺可游也。”弼不悦而退。子谓门人曰:“矜而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子曰:“古之事君也以道,不可则止;今之事君也以佞,无所不至。

薛收问《续诗》。子曰:“有四名焉,有五志焉。何谓四名?一曰化,天子所以风天下也。二曰政,蕃臣所以移其俗也。三曰颂,以成功告于神明也。四曰叹,以陈诲立诫于家也。凡此四者,或美焉,或勉焉,或伤焉,或恶焉,或诫焉,是谓五志。”

陈叔达为绛郡守,下捕贼之令曰:“无急也,请自新者原之以观其后。”子闻之曰:“陈守可与言政矣。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苟非君子,焉能穷?导之以德,悬之以信,且观其后,不亦善乎?

(节选自《中说·事君篇》,有删改)

文本二: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节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注】子:指文中子。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