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惠州市四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

    第十一筐青菜

吴昌勇

    ①这是陕西旬阳县吕河镇的险滩村。村里平展展的土地上,一大片时令蔬菜在阳光下泛着油绿的光。午饭过后,我戴着口罩走进村子。街道两旁的商铺大门紧闭,负责疫情防控的镇村干部,手持话筒沿街走过,他们嗓音有些沙哑。兴许是听见熟悉的声音,有住户推开窗子和他们招一招手。这就算是新年的问候吧,彼此用眼神道一声保重。

    ②一天进村好几趟呢!一位当地干部说,这个时候,群众看见我们的身影,听见我们的声音,心里才安生。望着各家各户的门牌,村干部说,生活还得继续,日子总会回归平静,对不?正在村中走着,突然发现,在临近村道的一块菜地里,半蹲着一位老农。

    ③黄色的胶布鞋,裤管沾着泥土,黑色的棉衣拉链敞开,抬起头的那一瞬间,额头淌下的汗水已经浸湿了贴合在鼻梁上的蓝色口罩。见到我们,他直起身子,握着满把青菜的双手在空中对碰了几下,新鲜的泥土从菜根处抖落。

    ④摘菜哩?村干部远远打招呼。

    ⑤他点点头,没吱声,继续忙活。随行的干部提醒了一句,注意防护啊。

    ⑥老人又点了点头,依旧没吱声,回头友善地望着我们。

    ⑦这几天还能上街卖菜?我问。

    ⑧不卖!不卖!这菜不卖!他一口气重复了三遍,很着急的样子,生怕造成误会。

    ⑨这青菜,我送人呢!他补了一句。

    ⑩见我没做声,他索性从园子里走出来,站在离我不远处的田坎上,掰着指头数了数:整整第十天了!

    ⑪这菜到底送到哪儿?安全吗?接触了哪些人?一长串的问号在我脑子里打旋儿。

    ⑫村干部隔着口罩喊话,说说嘛,没事,你说说嘛。原来,他的女儿是一名护士,就在离家不远的吕河中心卫生院上班,这些日子正在护理患者,已经十几天没有回家。尽管女儿闲下来的时候,总不忘向家里报一声平安,但是他和老伴依旧惦念。女儿反复叮嘱:待在家里别出门,照顾好自己……顿了顿,他反问道,可哪有不惦记儿女的父母呢?老两口心里发慌,于是就想出这个法子。每天从自家菜园摘一大筐青菜,推着小车送到女儿所在的医院门外——想给医院尽点力,是真的;想女儿,也是真的。

    ⑬怕医院不要,担心这菜不卫生,他就在筐子里写了一个纸条,告诉医院,菜是自己种的,新鲜着呢。

    ⑭女儿知道吗,知道你每天送菜吗?我问。

    ⑮没说,怕她担心俺老两口,纸条落款我写着“老菜农”。头天送菜,我和老伴站在街边,看见保安从院子里走出来,看见筐子里的菜,又返回身,好像在打电话请示汇报。我担心他们不敢收,急忙穿过大街,给保安解释,我就是附近的老菜农,我报了自己的姓名和地址。他们怕冷落了我的一番好意,就收下了那筐青菜,还给我鞠了个躬!

    ⑯这点东西不值钱,是我和老伴的一点心意,只想让那些和我女儿一起忙碌的医生护士们能吃到一口自家园子的青菜。老人诚恳地说。

    ⑰已经送出第十筐青菜了。加上今天的,就是第十一筐了。老人补充道。

    ⑱我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要不,我们搭把手,一起将今天的筐子装满吧!我提议。

    ⑲老人一边装菜,一边念叨,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就是为国家添把力不是?等春暖花开,疫情过去,我和老伴要和女儿一起高高兴兴地吃一顿团圆饭。我得跟她说说,你在医院忙活的那段日子,大家伙儿和我们一样,在医院外面给你们加油鼓劲呢。那个下午,在暖暖的春光里,第十一筐青菜就这样装满了。

    ⑳我们站在菜园边,一起目送着老人,看着他推着独轮车,载着满满一筐青菜,渐行渐远……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2月)

(1)、阅读全文,以“我”为陈述对象,完成下面的表格。

(2)、分析第⑫段在文中起到的作用。
(3)、联系上下文,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老菜农)额头下的汗水已经浸湿了贴合在鼻梁上的蓝色口罩。

②他索性从园子里走出来,站在离我不远处的田坎上,着指头数了数:整整第十天了!

(4)、结合文章,谈谈你对题目“第十一筐青菜”的理解。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

我们一样爱他们

张春风

      天堂村小学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偶尔才有慈善家跑来捐款。每次,全校师生都会倾巢而出:学生站在山岭上,手舞鲜花一路欢迎;而校长方子儒会亲自带队,用一个树藤扎成的土轿子抬客人上山。

      这天,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这个年轻人不声不响,独自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由于道路崎岖,他沿途还摔伤了膝盖。当他一瘸一拐地出现在方子儒面前时,完全没有了城里人的光鲜形象。

      “对不起!”年轻人显得有点尴尬,“我......想资助你们10名特困生。”

       方子儒特别高兴。这里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乡,这送上门的好事,正求之不得呢!可是,他为什么要说对不起呢?方子儒殷勤地招呼道:“要不,您先去洗漱一下?我让学生们列队欢迎?”

      年轻人慌乱地摆摆手:“千万不要......我不想耽搁,捐了款就走!”

     方子儒点了点头。

      15分钟后,方子儒恭敬地送上一份资助名单。

      年轻人看也没看,说:“校长,我想您误会了!”

      方子儒愣了愣,以为他突然变卦了,着急地说:“可是,这是我们千挑万选出来的学生。他们品学兼优,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年轻人沉默了一会儿,说:“校长,我能亲自挑选资助对象吗?”

     “当然!”方子儒长舒了一口气,“这是您的权利!但......他们绝对是最好的学生!倘若您不信,可以翻看他们往年的成绩单!”

        年轻人笑了:“我当然相信,但请给我所有贫困生的名单!”

        方子儒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找来所有30名贫困生的名单。年轻人要了一张白纸,小心地撕成一条条小纸条。然后,年轻人开始在小纸条上写上每一位贫困生的名字,写完一张,就揉成团丢在一个盘子里。

       方子儒终于看出了端倪,疑惑地问道:“您.....是想抓阄决定资助的对象?”

       年轻人点了点头:“是的,我觉得那样才公平!”

      方子儒着急地说:“不行,那样你会不小心抽到坏孩子的。他们生性顽劣,整天爬树打架,几乎每门功课都不及格!”

      年轻人停下手中的笔,问:“那他们逃过学么?”

      方子儒想了想,说:“这......倒没有!他们只是功课不好,其他,没什么两样!”

     年轻人坚定地说:“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谁又能知道,调皮捣蛋的孩子将来就一定不会有所作为呢?他们一样天真无邪,他们的心里一样编织着最美丽的梦想......”

      3分钟后,年轻人抽出了10个人的名字。果不其然,其中有4名学生原本不在方子儒的推荐之列。

       方子儒执意要举行一个公开的捐赠仪式,这是学校的惯例。年轻人却摇了摇头,说:“校长,能否替我向其他的20名学生道歉?”方子儒满脸惊愕,以为自己听错了。

       年轻人的眼睛有些湿润,满怀歉意地说:“对不起,我没有能力资助所有的贫困生。他们之所以没被选上,并不是因为不够好,只是运气差了一些!总有一天,我会回来弥补他们的遗憾!”

       年轻人没有告诉校长,在15年前的一个穷山沟,他也是这样幸运地得到一位老华侨的捐助。当时,他是村民眼中不折不扣的坏孩子。可是,老华侨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小题。

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

    ①一个不眠的寒夜,窗外依然是飘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辗转反侧中,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一直在心底盈然。

    ②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③沿着时光的脚步追溯,我想起了最初的那个刹那。那个时候,我刚刚从农村搬进城里,内心总有些许黯淡。或许是自卑心理的影响,便开始用偏激的行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一次和别人打架后,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了。当时心里正愤愤,便与老师顶撞了。当我离开,老师关上门的瞬间,我看见他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一句他和其他老师的说笑从门缝挤了出来:“这孩子和我小时候特别像……”

    ④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老师曾经那么多的严厉话语,都不及这无意间的一丝笑意半句闲话。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老师根本不知道,是他当年的微笑和话语,使一个叛逆的少年从此有所改变。

    ⑤短短的一瞬,影响着长长的一生。或许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类似的情节,看似遗忘,却一直在散发着温暖与力量,像落在心间不经意的一粒种子,刹那间的感动会不知不觉生长成郁郁葱葱的希望和美好。

    ⑥就像一个朋友所说,自闭恐惧与防备,一直是她从小到大的常态,只因为她是孤儿。就这样一直到高中,她几乎一个朋友都没有。就算别人善意的结交,她也是冷漠以对。班上有个女生是城里人,对她也总想关心,可是不管是否真心真诚,她都不予理会,她只觉得是怜悯。有一天,好些天没来上学的女生遇见她,低沉地说:“现在咱们一样了,我也成了孤儿了!”

    ⑦原来,那个女生的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

    ⑧朋友说,只那一句,就让她打开了心扉。并不是因为女生真的变得和她一样,而是女生眼中的真诚与失落。对于朋友来说,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⑨想起曾经写过的一件事。邻家大伯很健谈,可是每年中总有固定的一天,终日无言。后来我们知道了原因,却是久久震撼。他的父母是聋哑人,有一年冬天,父母带着六岁的他去爷爷家过年。半路上,汽车忽然出了故障,慢慢地滑向山路下的深谷。车门无法打开,人们砸开车窗时,车身已经向下倾斜。大家纷纷涌向车窗向外跳,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他回头看,父母眼中全是不舍和牵挂,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

    ⑩从此,每一年的那一日,他都会禁言一天,用来体会父母当年的沉默无声,脑海中全是汽车坠崖那一刻父母的眼神与笑容。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那一天,邻家大伯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

    ⑪足够了,漫长的岁月中,哪怕有过一个能融入我们生命的刹那,所有的日子便都有了意义。不管风雨起落,长路夜路,那份感动,那份爱,成为念念间最美的心灵家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的南山

普溪钓叟

    ①陶渊明的南山是庐山,王维的南山是终南山……我的南山是干山。

    ②乡下房子朝南,山在吾乡之南,照理是时时处处可以望见南山的,正所谓“开门见山”。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山,是静默的存在,人的心灵若不能与之相契相应,便不能觉着它的有无。

    ③祖母六十六那年,姑姑烧来一块肉。好大一块肉,它雍容端方地坐在大罗碗里,还高出一截来。肉皮上面的肉皮和肥肉被精心地切成方块状,整整六十六块。这肉名义上是给祖母吃的,但很大程度上饱了她孙子孙女的口福。到最后只剩汤了,我拿筷子往汤底探寻,终于揉到极小的一块。放进嘴里一咬,才知只是块骨头,但绝不是普通的骨头,它圆融融,滑塌塌,坚硬如铁。吐到桌面上,却是一块石头。这是怎么回事呢?母亲的解释让我茅塞顿开。风俗里也包括肉碗里放块小石头,以石头代山,取寿比南山之意,祝愿长辈健康长寿。经了这事,我看南山时,心底里每每会生出一份温情,当然还有一份亲近南山的期盼。

    ④后来在梦里无端地出现这样的情形:港面开阔,河水清澈,菱蔓挨挨挤挤,密密的枝叶间有白色菱花绽放,星星点点。祖母把痛,我扳桨,我们一路往南山……

    ⑤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得见南山的情形。夏夜,闷热难耐,便起身走出门去,仰面躺在篱笆边的水泥洗衣板上数星星,不觉恍然入眠。醒来天已大亮,世界清凉可爱。站起身来,不意间就望见那南山,心中便涌起难以言表的大欢喜。

    ⑥从此,南山便融入我的世界,眼中有山,心中亦有山。每至雷雨过后,碧空如洗,便会欣然南望。南山静默如太初,但颜色分外凝重清晰,面目可亲。南山是三座玲珑小山的组合:东山长,西山高,中间矮又小。在我的想象里,那是两个大人护着小孩玩咧。从祖母的口里,我知道了那三座山在德清界里,东面的叫龙山,西面的叫凤山,中间的叫干山。

    ⑦小学时的春游干山,终于让我得偿所愿。春游队伍开出学校大门,前面红旗引路,浩浩荡荡,蜿蜒前行。山越来越近,两个多小时后,那一抹黛色终于变成具体可辨的乌青山石和青葱草木。然而一条大河横在了面前,让我们不能进前。于是只得就地休息,隔岸观山。

    ⑧终于眼见得载了一年级同学的水泥船就在干山溪对面了。小同学登上南岸后,船便回来渡我们过去。过了干山溪,旋即登山。大多数人选择登龙山或凤山,我不加思索上干山。干山海拔只有六七十米,比凤山低了一半。从没登过山的我,虽也很快登顶了,却已是腿酸脚软、气喘吁吁了。我坐在山石上歇力,发现山下的世界一下微缩了。河道纵横交织,村坊星罗棋布。干山溪贴山而流,蜿蜒西去。水面的船小似蚌壳,溪畔的塔细若笔杆。我极目北望,努力寻找韩家湾的所在,但终究徒劳无果。我想此刻祖母也许正抬头远望,但也定然看不见她坐在山巅的孙子。我大失所望,两只清明粽子落肚后,便歪在石头上恹恹欲睡了。不一会,哨声响起,便下山集结,渡河北归了。

    ⑨以后,亲近干山的机会就很多了。暑假跟着大人们到德清斫草,每次往南进入干山溪,然后往西、过东或上南。德清所多的是圩田,上得岸去,遍地是草,圩埂、田埂、水渠,蹲下来一路斫去,身后便留下一堆堆的草。不多时便一担一担地装进船里。

    ⑩然而,我不见南山久矣。外出读书,继而工作,终年为俗务所绊,不复有闲散从容之心。即便回家,也多半没有了悠然望南山的情致。年过半百之后,却时时忆起往事来,嘘唏不已。去年赴德清开会,回浔时特意取道干山,竟发现已然面目全非。龙山、凤山均已挖去大半,大片黄色土石裸露,令我触目惊心。应该不会再挖下去了吧,因为道旁已赫然树起广告宣传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⑪唉,不知何时我能重归旧居,闲望南山?

    ⑫恍惚中,又是“丛丛菱叶随波起,朵朵菱花背日开”的水面,我们的小船在水面滑行。祖母把痛,我扳桨,我们一路往南山……

(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一起去看山

阿 来

①有好些年没有去四姑娘山了。但这座雪山,以及周围地方却常在念想之中。

②这座藏语里叫做斯古拉的山,汉语对音成四姑娘、因为那终年积雪美丽的山确实是有着四座逸世出尘的山峰,在逶迤的山脊上并肩而立,依次而起,互相瞩望。四姑娘山最高峰海拔六千多米。我没有那么好的身体去追求这种极致的体验。但从低处凝视、想象,也是一种美妙的体验。

③第一次去四姑娘山,是跟随一个朋友,为刚辟为景区不久的四姑娘山拍风光片。

④那天早晨,我们来到了四姑娘山下的日隆镇长平沟。太阳从背后升起,把我骑在马背上的身影,长长地投射在收割后的青稞地里。鸟儿们在马头前飞起来,又在马身后落下去。云雀的姿态最有意思。它们不像是飞起来的,而是从地面上弹射起来,到了半空中,就悬浮在头顶,等马和马上的人过去了,又几乎垂直地落下来,落到那些麦茬参差的地里,继续觅食了。麦茬中间,有好多饱满的青稞粒和秋天里肥美的昆虫,鸟们正在为此而奔忙。附近的村庄,连枷声声。这是长平沟之行一个美好的序篇。

⑤山路转一个弯,进入森林,背后的一切就都消失不见了。落尽了叶子的阔叶林如此疏朗,阳光落下来,光影斑驳,四周一片寂静。而森林的寂静是充满声音的。那是很多很多细密的声音:岩石上树上的冷霜融化的时候,会发出声音;一缕一簇的苔藓在阳光下舒张手臂时也会发出声音;起一丝风,枯草和落叶会立即回应;还有林梢的云与鸟,沟里的水,甚至一两粒滑下光滑岩壁的沙砾,都会发出声音。寂静的世界其实是一个充满了更多声音的世界。都是平时我们不曾听过的声音,是让我们在尘世中迟钝的感官重新变得敏锐的声音。中午时分,风从林梢上掠过,用潮水般的喧哗掩去了这四野的寂静。

⑥山谷看起来开阔平缓,但海拔一直上升。阔叶林带渐渐落在了身后。下午,我们就是在那些挺拔的云杉与落叶松间行走了。夕阳西下时分,一个现成的营地出现了。那是一间牧人小屋,在小屋里生火做饭,小屋很快就变得温暖了。

⑦吃过晚饭,天黑下来。大家闲聊起山中的各种趣闻与经历。聊着聊着,困意袭来,就都在火堆边睡去了。我横竖睡不着,就悄然起身,把褥子和睡袋搬到了屋外的草地上,躺在被窝里,看月亮。我喜欢看这山中静寂无声的、光色洁净的月亮。风停了,月亮悬在空中,用另一种色调的光把曾短暂陷落于黑暗的群山照亮,群山便愈发广阔深沉起来。我花了更多的时间凝视一条冰川。那道冰川顺着悬崖从雪峰前向下流淌——纹丝不动,却保持着流动的姿态。然后,在正对我的那面几乎垂直的悬崖上猛然断裂。我躺在几丛鲜花灌木之间,正好面对着那冰川的断裂处。那幽蓝的闪烁的光芒如真似幻。马儿们,就站在我的附近,垂头吃草或者咕吱咕吱地错动着牙床。我却只是静静地望着那几乎就悬在头顶的冰川十几米高的断裂面,在月光下泛着幽蓝的光芒。视觉感受到的光芒在脑海中似乎转换成了一种语言——一种幽微深沉的语言……一匹马走过来,掀动着鼻翼嗅我。我伸出手,马伸出舌头。它舔我的手,粗粝的舌头,温暖的舌头。那是与冰川无声的语言相类似的语言。

⑧然后,我就睡着了。越睡越沉,越睡越温暖。

⑨早上醒来,头一伸出睡袋,就感到脖子间新鲜冰凉的刺激。睁开眼,看见的是一个银装素裹的白雪世界!我碰落了灌木丛上的雪,雪落在了颈间,那便是清凉刺激的来源。一夜酣睡,竟然连下了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都不知道!

⑩那天早晨,兴奋不已的几个人也没吃东西,就起身在雪野里疾走,向着这条峡谷的更深处进发,直到无路可走。沿途中最漂亮的景色是一个小湖。世界那么安静,曲折湖岸上是新雪堆出的各种奇异的形状。那些形状是积雪覆盖着的物体所造成的。一块岩石,一堆岩石、杜鹃花的灌丛,柏树正在朽腐的树桩,一两枝水生植物的残茎,都造成了不同的积雪形状。湖水中央是洁白雪峰的倒影。这是我离四姑娘山雪峰最近的一次。她就在我的面前,断裂的岩层,锋利的棱线,冰与雪的堆积,都历历在目,清晰可见。

⑪后来,我还在不同的季节到过四姑娘山。春天和秋天,不同的植物群落,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色调。夏天,所有草木都枝叶繁茂,长成一样的绿色,浩荡、幽深、宽广……而这一切的背后,总有晶莹的雪峰在那里,总有蓝天丽日在那里。让人在这美丽的世界中想到高远,想到无限。

⑫记起来一个情景,当我趴在草地上把镜头对准一株开花的棱子芹时,一个陌生人轻轻碰触我,不要因为拍摄一朵花而在身下压倒了看上去更普通的众多的毛茛花。我也曾阻止过准备把杜鹃花编成花环装点自己美丽的年轻女士。这就是美的作用:美教导我们珍重美,美教导我们通向善……

(选自阿来散文集《以文记流年》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