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抽测试卷

根据情境,补全对话。

小国:读对联,可我分不清楚上下联,这要怎么区分呢?

小佳:很简单,我来告诉你① 。

小国:我明白了,比如:②(任选一联分析)。

小佳:小国,当下全国各地陆续发起“公筷行动”。我找到以下两则公筷行动的宣传标语,准备张贴在小区公告栏,你觉得哪一则更合适?并说说理由。

(甲) 执公筷,断菌之路;用餐前,长者先行。(学习强国《宁波学习平台》)

(乙)小餐桌,大健康;公筷取,吃得香。(学习强国《湖州学习平台》)

小国: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野菊花

        ①野菊花!野菊花开在山野里。   
        ②有谁见过这般豪放壮烈的花云,有谁闻过这么沉郁凝重的药香那样泼泼辣辣地开。一簇一簇,一滩一滩,一坡一坡,灿烂辉煌!
        ③花朵不过一分镍币大小,密密匝匝,重重叠叠,织造出淮河堤畔、大别山麓梦幻般神奇的织锦,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
        ④几番秋风秋雨秋霜,山野早已敛去辽阔的绿氅(外套),只把灰褐的脊背袒露世间;曾经被悠逸的白云衬托得如此高远的天空,也被铅灰压缩了胸臆;紫燕和鸿雁归飞的呼唤,杳然寂灭在江南的路上,留下水牛与山羊的哞咩,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柏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惟独野菊花,却以她野性的勇敢和进取,在这片天空下,这片山野上,举起开放的拓展的金旗,“欲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⑤多少墨客骚人奉和酬唱,把菊魂菊意唱彻历朝历代;唱的大多是庭院、公园、花盆里的名菊。比起野菊花来,这些被驯化、供玩赏的同类,不免沾染着脂粉气、奶油味,显得矫饰和做作。宁愿入汤入药、成渣成泥,决不任人摆布、供人亵玩——这就是野菊花!
       ⑥野菊花自有野菊花不惑无悔的性格和气质。
       ⑦她不禁锢自己。有花就尽情地开,有香就尽情地放。这一朵迟迟不肯谢去,那一朵挣出半个脸来就开了,从茎顶,从胁下,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花骨朵,仿佛一夜之间被风雨唤醒,就一齐把眼睁开,睁得又圆又亮,再也不想闭去。白天盯住太阳,夜晚盯住星星月亮。那份野性,连日月星辰也只能轮番伺候;她把她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色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这时,假若你静下心来,你会从袅袅升腾忽聚忽散的浓香里谛听到广东音乐《金蛇狂舞》的活跃,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壮烈……
        ⑧她不固守现状。匍匐的枝条看似软弱,却从不攀缘依附。这枝被折去,更多的芽箭立即射出,迅速占领周围的地面,把墨玉般羽状分裂的叶片扩张开来,铺展如苍鹰冀翮(翅膀),拥护着黄花,风来想凌空而去,云过含不尽想往,活脱是一幅潘天寿饱含金石意味的《鹰瞵图》,从大别山巅垂挂到淮河水沿。当霜雪卷藏这轴宏篇巨构,她的宿根却在这片沉重而冷静的土地下酝酿谋划,将屈原“上下求索”的浩歌冻结在心,待时以蹿发。今年崖头岭上的几株,明年一定发展成簇;今年篱前坎下的数丛,明年一定繁衍成龙,星散的,要汇集;成块的,要连片。然后,在荒滩野坡,在贫瘠却是自由的土地上,左冲右突,向着四面八方扩张,挺进,步步为营,为营步步。不知是山野滋育了她的野性,还是她的野性诱发了山野的野味野情。
       ⑨哦,野菊花,这野性的精灵!这野性的勇敢和进取!想怎么开就怎么开,想在哪儿开就在哪儿开。你根本辖制不住她,她也从不约束自己。西风里,严霜下,万花纷谢的境遇中,孤军奋战,单一面嫩金、黄金、赤金锻造的大纛(古代军队的大旗),鲜明如火,嘹亮如歌,浓烈如酒,狂放如战胜者的开怀肆笑。
       ⑩这是一种怎样野性的美啊!而这野性美又以其烛照天地的光芒,投射在她开放的态势和拓展的行动之中,于生命的运行里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叫人体味出一种人生境界,才有久久的震颤回荡在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

       ①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人们的生活: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低下头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②事实上,当下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低头族”:他们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

       ③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人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就已经开始显现了。

       ④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睛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

       ⑤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⑥因专注于手机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43%。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2007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

       ⑦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的精神世界的负面影响。2012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⑧有媒体评论称: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一再重复上演。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孙杨四连冠

魏超然

①孙杨还是那个战无不胜的孙杨!昨晚,在2019韩国光州游泳世锦赛第一项游泳决赛——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中国游泳队队长孙杨不负众望,以3分42秒44击败老对手、澳大利亚名将霍顿,夺得冠军。这是孙杨七次参加世锦赛场以来夺得的个人第10金,也是他连续四届世锦赛夺得该项目金牌。

②赛前,已经是游泳世锦赛“七届元老”的孙杨,是男子400米自由泳冠军的最大热门人选,因为他保有该项目今年世界最好成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冠军的争夺就毫无悬念,立陶宛新星拉普赛斯、意大利名将德蒂和里约奥运会该项目金牌得主霍顿都具备很强的冲击力,特别是老对手霍顿,在大赛中一向有着不错的发挥,里约奥运会上两人的口水仗至今仍有余波。

    ③孙杨在预赛中游得相当出色,以3分44秒10、预赛第一的成绩轻松晋级决赛,另一名中国选手季新杰也以第八名的身份晋级。孙杨在预赛中有所保留,将全部能力都留待晚上的决赛中使用。

④决赛开始,孙杨前半程采用跟随战术,第一个50米,孙杨划水非常舒展,游得不紧不慢,虽然只排在第五位,但是并不着急。果然,随后孙杨开始发力,100米时,孙杨已经追到了第三位,150米后排名第二,200米时,孙杨已经升至第一位。

⑤后半程,孙杨越游越猛,300米后已经领先第二名拉普赛斯0.71秒。最后冲刺阶段,拉普赛斯和霍顿全力反击,孙杨顶住压力,以3分42秒44率先触壁,夺得冠军。【甲】霍顿以3分43秒17获得亚军,德蒂超越拉普赛斯获得铜牌。季新杰以3分45秒64获得第七名的同时,也获得了东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

    ⑥【乙】世锦赛个人夺得金牌总数榜上,孙杨的10金和美国名将罗切特并列第二,仅次于菲尔普斯的15金。孙杨接下来还要参加200米和800米的争夺,超越罗切特只是时间问题

    ⑦【丙】夺冠之后,孙杨相当激动,在泳池中双手竖起四个手指,摆出“4”的手势,庆祝自己达成了世锦赛四连冠的成就。“我想成为在自由泳史上做到这个成就(四连冠)的人,其实我这两天已经没有关注这些东西了,不想让自己想太多。”孙杨赛后解释说。

    ⑧【丁】在混合采访区,爱哭的孙杨这次还是没能忍住自己的眼泪。“我想今天晚上不管结果怎样,我都为我自己骄傲。”说到这里,孙杨哽咽起来,他转过身去背对着记者许久,又转过来,接着向记者们诉说自己能坚持到现在,实属不易。

    ⑨“我们的对手已经换了一批又一批 , 整个游泳界都在一个大换血中,年轻队员层出不穷,像汪顺、商科元都已经算是老队员了,后面都是00后的队员,我觉得老队员能够坚持下来就是胜利。”孙杨表示,对于像自己这样的老将来说,该有的荣誉都获得过,所以现在就是要把这种坚持的力量传递给后面年轻的运动员。

    ⑩在孙杨夺得世锦赛男子400米自由泳四连冠后,获得第二名的澳大利亚人霍顿在颁奖典礼上公然拒绝登上领奖台。对此,孙杨反击称:耍这种“小伎俩”,自己不会受影响。孙杨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还回应称:“颁奖典礼很神圣,因为运动员代表着国家。你可以不尊重我,但你不可以不尊重中国。

(选自《羊城晚报》2019年7月22日)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十一号楼的猫

    ①我们十一号楼三层的楼道里养着一只流浪猫。说是流浪猫,早就没有了流浪猫的样子。是一只米黄色的长毛猫,眼睛微微透着绿,洗过澡也梳过毛,毛色油亮有色泽。它常常蹲在三层电梯口的小厅堂,端正地坐着,优雅地看着电梯里的人,仿佛知道我们是来看它的一样。旁边的墙边放着猫粮盆和水盆,还有几个小玩具。

    ②多数时候,它只是看你一眼,有时也会跟着你走入电梯。进来后就跟所有乘电梯的人一样,乖乖等着。到了一楼,它在人们的脚步间左拐右拐地穿插着走出居民楼,往楼下社区院子里的树下一躺,晒着太阳睡半天。天色晚了,就再跟着上楼的人一起回去。我住的这幢楼里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它的存在,看到它走进来了,就帮它按一下“3”。三楼的门一开,它就不急不慢走出去,重新在电梯口小厅堂坐下。

    ③有一次我深夜加完班,一个人抱着一堆东西,从北区的工作室穿过漆黑的花园,走回南区的家。半路被蚊子叮了一腿的包,边跺脚边走,走到楼下的时候,脚震得又麻又疼。我用下巴很卖力地点开电梯开关。前脚刚进去,后脚它就跟进来了。我盯着它,它盯着我,我只好用额头顸了我自己的楼层,又用下巴按了它要下的楼层。等搞定之后,原本.路走回来的沮丧感消失不见,我一个人在电梯里笑符前仰后舍。它出去的时候,在靠近我的腿一边翘着尾巴蹭了一下。大半夜,我和一只猫同乘了电梯,还为它按了按钮,这太喜剧了。

    ④听楼下跳广场舞的大妈们说,它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从电闪雷鸣中逃进楼里来的。当时它毛都掉得斑秃,眼睛全被眼屎糊住,身上还有伤,走路一跛一跛的。三楼住着的刘奶奶撞见它,心生怜悯,就把它抱回家,收养了它。为了照顾好这只猫,刘奶奶甚至多次缺席了最爱的广场舞。它渐渐地恢复了体力,脱胎换骨,变成一只美貌的家猫。但它大约是流浪太久,不习惯被禁锢在小小的屋子中,成日趴在窗口喵喵呜呜地叫,刘奶奶就又把它放出去了。

    ⑤可自打那以后,它似乎把三层当成了坚实的后盾,在外面野几天就回来,回到三层就安静蹲在那里等着。慢慢地,整个三层的人都习惯了,没事就采放点儿吃的、喝的,有时候甚至还有猫玩具。它也越来越把这儿当成家,从半个月一回到几天一回、一天一回,比上班下班的白领还准时。

    ⑥很快,整幢楼都知道了它的存在,渐渐地,它从三层的猫变成了十一号楼的猫。我经常看见同楼的住户跟别人说,这是我们楼的猫,一会儿就回去了。别人问保安,怎么总能见到那只猫?保安头也不抬地说,噢,那是十一号楼的猫,出来溜达溜达。听得我差点儿当场笑出来。那只黄毛碧眼的猫咪突然间变成我们的流动标签,让一些事情变得格外有意思起来。

    ⑦朋友来家里做客的时候,一进家门就一惊一乍地说:“你们邻居还真热情啊。这‘远亲不如近邻,,在你家我算是见识到了。”她很疑惑,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全楼的人好像都是认识的,出个门回个家在电梯里见到了,还点个头示个意。她说:“这场面,我除了小时候住我爸的纺织厂家属大院的时候领略过,真是多年不见啊。我刚才提着一堆东西上电梯,被超过三个人问要不要帮忙。”我就带她去参观那只猫,她不可置信地反复问我,它真的会坐电梯?它就住在三层?它几岁了?……

    ⑧因了猫的到来,十一号楼的人原本互相陌生,现在都变成了猫的主人;也因了它的到来,大家仿佛都成了别人生命的依靠,变得坚强而乐观起来。刘奶奶作为这只猫的原始救命恩人,也很欢喜。她跟我们说,孙子知道她养了一只这么有灵性的猫,一到假期就住过来看它。原本搭救了一只猫,结果还让宝贝孙子成了常客,简直就是节日大酬宾。说话间喜气洋洋,仿佛不是她给了它新生,倒是它带动了她的幸福生活。

    ⑨这只猫自己大概永远都不会明白,它变成了所有人的精神亮点。人们喂饱它,还喂饱自己的心。

(选自《智慧少年》2016年第8期,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雪屋子

廉世广

朋友邀我去他建在山里的雪屋子,我的心里竟有一份激动和向往。朋友在家乡搞冬季冰雪旅游的项目,雪屋子的创意是我提供的。

这个创意来源于我小时候爷爷讲的一个故事。

我爷爷年轻时喜欢打猎。爷爷说,那时候的冬天比现在冷,雪也比现在大,动物也比现在多。打猎的最好时机是雪后初晴,一场大雪过后,大山就像被重新粉刷过了,洁白的雪把原有的一切痕迹都清除了,这时,只要有动物出没, 雪地上就会留下清晰的印迹。兔子的脚印像梅花,梅花鹿的脚印像两片分开的树叶,    狐狸的脚印像三叶草,狍子的脚印像蝴蝶,黑熊的脚印很像人的脚印,野猪走过的地方像推土机,那种枫叶形状的脚印,就应该是山鸡了。爷爷说,猎人们把这些动物的印迹叫“遛子”,他们打猎的时候,大多是码着这些动物的遛子,一直跟踪到它们休息的地方。有时,因为码一个大动物的遛子,要翻过几道山,越过几重岭。走到天黑了,怎么办?就在山谷里挖一个雪屋子,在里面住一宿。

我对爷爷所讲的雪屋子非常感兴趣,问他,雪屋子大吗?不会塌吗?暖和吗?爷爷说,他们上山打猎的时候,背篼里都装着小铁锹、绷带等物品。在山谷中,选一块积雪又厚又实的地方,用小铁锹先挖出一个立面。然后清除立面前边的雪,再从立面往里挖。不一会儿,一个洁白的雪屋子就挖成了。屋子不是很大, 住一个人却是绰绰有余。因为地处山谷,没有风,把背兜铺在地上,钻进睡袋, 还是很暖和的。

爷爷说,一个雪屋子,一个冬天往往会用上许多次,自己用,别的猎人也可以用。他说,有一次,他在山上走累了,正好看到了山谷里的雪屋子,心想: 这会儿我该好好歇一歇了。他走近雪屋子,刚想钻进去,忽然发现里面有个动物, 毛茸茸的,正躺在那里睡觉。他警觉地把猎枪支上,如果是凶猛的动物,他会立即开枪。可是,他观察了一会儿,发现躺在那里的是一只狍子。狍子性情温和, 是食草动物,喜食灌木的嫩枝、芽、树叶和各种青草,还有小浆果、蘑菇等,从不会伤害人,被老百姓称为“傻狍子”。

真会享受啊!爷爷把枪收起来,自言自语。他掏出烟袋,抽了一袋烟, 然后从背笼里掏出帆布绷带,说,这回要逮个活的回去。

狍子肉很香,狍子皮隔潮隔凉,很珍贵。

爷爷正要动手的时候,发现狍子的肚皮下一拱一拱的,拱出个小脑袋, 那是个小狍崽儿。小狍崽儿见了爷爷,并不害怕,只是用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惊奇地看着他。

爷爷说,他打了那么多年的猎,什么样的动物都打过,从没有心软过, 可小狍崽儿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却让他的心颤了一下,他拿着绷带的手再也动不了了。很显然,这是一对母子,小狍崽儿的母亲,那个傻狍子还不知道危险就在身边,仍在那里傻睡。爷爷想起不久前,曾在这一带打过一只狍子,是雄性。那只狍子被打伤后,在雪地里爬行了二里多地才死去,雪地上留下了斑斑血迹。也许, 它就是这个小狍崽儿的父亲吧。

爷爷背起枪,向山外走去,走了一会儿,他回过头,看见那对狍子母子正站在雪屋子前向这边遥望,他转过身,雪屋子离他越来越远了。

爷爷从此不再打猎了。爷爷说,他总觉得小狍崽儿那双眼睛在问他,我爸爸呢?那个雪屋子和雪屋子里发生的故事牢牢地扎根在我童年记忆里。

就在几天前,我如愿到了朋友建在山里的雪屋子。也是山谷里,也是厚实的白雪。最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雪屋子前那座雪雕:一个狍子母亲安详地卧在那里,小狍崽儿依偎在它的怀中,脸上洋溢着幸福。我驻足在这座雪雕前,久久凝视。我说,这对狍子雕得真好!

朋友说,你啥眼神儿啊,这是一对梅花鹿!

我说,如果你把它雕成狍子,这就不仅仅是一座雕塑了,而是一个故事, 一个美丽的故事。   

 (选自《北极光》2021 年第 6 期,有删减)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