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e

红枣常食有补血养气安神等良好功效,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袋装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图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产生浓厚的兴趣,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②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反应的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1)、【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固体溶解时试管外壁发烫,试管底部有不溶物,溶液变红.

固体中一定含有①

另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② 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固体中一定含有③

一定不含Fe2O3

(2)、

【实验质疑】

①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中不能得出一定含Ca(OH)2的结论,理由是

②甲同学的实验中如果含有Fe2O3 , 则会和盐酸发生反应,Fe2O3和盐酸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丙同学思考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

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也是浅绿色

他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继续验证.

乙同学对滤渣B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并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固体逐渐消失、有气泡冒出、溶液变为黄色溶液变为黄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固体中一定含有

和Fe2O3

(3)、【反思与评价】

乙同学经过实验测得上述滤渣C的质量为1.0g,计算滤液A中含氢氧化钙的质量.(写出解题过程)

(4)、丙同学经过实验测得磁铁吸引后残留固体中含钙物质的总质量为1.6g,滤渣B中CaCO3的质量为1.0g.综合上述实验及乙、丙同学的数据,久置固体的成分是

(5)、结合固体的成分,你认为这包“504双吸剂”,除了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外,还能吸收空气中的从而达到防腐的作用.

举一反三
不用火、不用电,只需拆开发热包倒入凉水,就能享用美食的自热食品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查阅资料】

Ⅰ、发热包中物质的主要成分是{#blank#}1{#/blank#}。

Ⅱ、Ca(OH)2+Na2CO3═CaCO3↓+2NaOH

Ⅲ、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生成氢气。

探究一:发热包的发热原理

(1)小明买了一盒自热米饭,取出发热包加入凉水发生剧烈反应,迅速放出大量的热,请写出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化学方程式{#blank#}2{#/blank#};同时发热包内固体物质变硬、结块,依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小明猜想发热包的物质可能发生多个化学反应。

(2)发热包上的安全警示图标有“远离明火”,其原因可能是{#blank#}3{#/blank#}。

(3)小明向使用后的发热包中加入稀盐酸,并对产生的气体展开进一步探究。

探究二:确定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

(1)小明认为该气体可能是a.H2;b.{#blank#}4{#/blank#}(填化学式);c.H2和CO2的混合气体。

【实验设计】小明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对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实验验证】(2)甲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blank#}5{#/blank#},丁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blank#}6{#/blank#},试管口有水珠产生,证明猜想c正确。写出丁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lank#}7{#/blank#}。

【总结与反思】(3)通过以上探究,小明做出如下反思:

A.发热包应密封防潮保存

B.能与水混合放出热量的物质均可做发热包的发热材料

C.使用后的发热包应包好按照垃圾分类投放

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blank#}8{#/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