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c
三位同学都作出以下的猜想:
①可能是NaOH; ②可能是Na2CO3; ③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
做出②③猜想的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再滴加稀HCl,有气泡产生,由此可推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肯定猜想(填序号)是错误的.
小军又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小军结合小刚的实验,认为猜想③是正确的.小红却认为小军的所得结论不确切,因为.
为探究白色粉末是否含有NaOH,小红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方案:
①沉淀B的化学式为.
②在操作1中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在操作2中,除要用到铁架台(带铁圈)、烧杯、滤纸、玻璃棒外,还需补充的玻璃仪器是.
③小刚认为小红的这个方案也有问题,理由是. 但只要稍加改进,就可以证明粉末中还含有NaOH,则小刚改进的方法是.小刚对小红的实验作了正确的改进后进行了实验,实验现象和小红的一致,由此确定猜想③是正确的.
(二)各成分含量的测定
三位同学利用电子天平共同作了如图2所示测定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称 量 项 目 | 称 量 时间 | 质量(g) |
试样 | 10.00 | |
装置+稀硫酸质量 | 241.20 | |
装置+稀硫酸质量+试样 | 反应开始后15秒 | 249.20 |
装置+稀硫酸质量+试样 | 反应开始后35秒 | 249.00 |
装置+稀硫酸质量+试样 | 反应开始后55秒 | 249.00 |
写出锥形瓶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
有同学提出按上述实验所测得试样中Na2CO3质量分数会偏小,该同学的理由是(实验操作均正确).
(提出问题)该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的pH=7
(猜想与假设)猜想Ⅰ: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 猜想Ⅱ: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猜想Ⅲ:溶液中的溶质是{#blank#}1{#/blank#}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 |
未见变红 |
猜想Ⅲ错误 |
②再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 |
{#blank#}2{#/blank#} |
猜想Ⅱ正确 |
实验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lank#}3{#/blank#}。
(反思拓展)若要验证猜想Ⅱ正确,在实验②中还可以用以下{#blank#}4{#/blank#}代替Na2CO3溶液。
A.Zn B.Cu C.CuO D.BaCl2溶液
(交流提升)在探究该中和反应的产物组成时,只需一步就可达到目的: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blank#}5{#/blank#}溶液观察现象即可。
(查阅资料)获得如下信息:
①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
②NaHCO3溶液呈碱性,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猜想与假设)针对无色溶液X中的溶质成分:
猜想一:含有Na2CO3
猜想二:含有 NaHCO3
猜想三:含有{#blank#}1{#/blank#};
猜想四:是其中两种成分的混合溶液
(实验方案设计)
序号 |
实验步骤 |
预设实验现象 |
预设实验结论 |
① |
取样于烧杯中,滴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一 |
② |
取①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
{#blank#}2{#/blank#} |
猜想二错误 |
③ |
取①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入{#blank#}3{#/blank#}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猜想三正确 |
(综合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得出无色溶液X是{#blank#}4{#/blank#}。
(实验反思与拓展)
类比资料信息,NaHCO3与NaOH反应生成质量比为53:9的两种化合物,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lank#}5{#/blank#}。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