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2020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1933年开始,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新政。新政的实质是(    )
A、美国成功渡过经济危机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的改变 D、工业经济的国有化
举一反三
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某校九年级学生就这个主题查找资料,进行了系列探究,请你参与。

材料一: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地主农奴不能阻扰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也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改革》

材料二:1920年,三年国内战争结束。苏俄却遇到了巨大困难……人民生活困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

——摘编自《世界史》

材料三:苏联在1929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到1941年时,已经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摘编自《世界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文帝令地方官吏务必促使人民回归农业生产,各郡国要劝民进行农桑生产,对劝农成绩差者给以处罚;借贷种子、口粮给贫民,对其中确有困难而不能按期偿还的贫民,赦免还贷、遇到了自然灾害则开仓放粮以赈济灾民。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文帝的治国理念和具体措施。

材料二   中国古代农具(见下图)

(2)请结合所学回答上图古代农具的名称,并简述其作用。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全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涉及改革土地制度的内容是什么?它在同盟会纲领中是如何阐述的?

材料四   美国政府与农民签订合同,国家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在《农业调整法》(1933年5月通过)生效的头一年,只屠宰了二千三百万头牛,六百四十万头猪,减少了三百万公顷小麦和四百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法案实施后,农产品价格回升到1909〜1914年农业繁荣时期的水平。

——摘编自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

(4)根据材料四,概括美国对农业进行调整采取的措施及特点。

材料五   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邓小平高度赞扬农民的创造,他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作为全国的指导并在全国推广”……中国在变,世界也在变,20世纪80年代,全球经济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

——《复兴之路》解说词

(5)根据材料五概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步骤有何特点?结合所学回答,现代中国农村改革是在哪一次会议指导下进行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