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深圳市沙井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材料 西汉初年,币制混乱,汉武帝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考虑,任用桑弘羊推行币制改革。元鼎四年(前113年)武帝下令“悉禁郡国无铸钱”,废除了景帝以来的郡国铸币制度,“专令上林三官铸。(注:上林三官系水衡都尉的属官钟官、辨铜、均输三官)钱既多,而今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所前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三官。”武帝还下令提高三官五铢的铸造工艺,规定“周廓其质”。在此工艺下,三官五铢边廓工整、重量准确、钱文秀丽且质量上乘,其盗铸成本较高。“……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三官五铢的发行一举解决了困扰西汉金融多年的私铸、盗铸问题,且五铼轻重合宜,自汉至隋七百余年,基本上行用不废。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一:在公元前6世纪至3世纪之间,……关于经济问题的广泛讨论和议论,成为当时百家争鸣的重要内容。各学派都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如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主张足食与藏富于民,并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荀子提出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礼义为富强之本的主张。
——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
材料二:先秦之时,政府对于经济事务干预甚少。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均输平准,也增加了人民负担。公元前81年,昭帝召贤良、文学赴京师,“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
——摘编自侯家驹著《中国经济史》
请回答:
材料一:一直处于“无为”状态下的大汉王朝,到了武帝时变得“大有所为”。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都有一系列开创之举,特别是在经济上的举措,无疑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定下了主基调,他将重农抑商政策确定为基本的不可动摇的传统经济政策。汉武帝将社会经济更加有力地掌控在政府手中,盐、铁、铸钱官营,实行坚决的政府专卖政策,加强市场管理,对工商业者收重税,这些措施充实了国家力量,打击了商贩。
——摘编自叶世昌《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思想》
材料二: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让整个资本主义社会陷入绝望,而扭转时局的是美国罗斯福新政。罗斯福动用强大的国家机器,力挽狂澜,稳健而富有建设地、有序而又紧锣密鼓地頒布一项又一项法令,将脱轨的社会经济强行拉入国家可操控的正常轨道中运行,银行业、工业、农业、社会救济等各项工作分轻重迟缓一一涉及。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干预是全面而又有效的,但更是有节制的。
——摘编自谭崇台《20世纪的西方经济学》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