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重庆市九龙坡区校际联考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5月月考试卷
【聪明反被聪明误】黎某是某村恶霸,平时横行乡里,乡亲们对他避之不及。某日,黎某因与王某发生纠纷,一气之下到王某家里进行报复。黎某先是利用事先准备的铁棍等工具撬开王某家的铁闸门,对家内物品进行打砸,然后一把火烧掉了王家。冷静下来后,为逃避法律制裁,黎某找到与其样貌相似的表弟骆某(13岁),从他身上搜出身份证,拍下了身份证上的信息。随后,黎某来到派出所,自称是骆某本人,向公安机关自首。公安机关核实身份的过程中,识破了黎某的计谋,对黎某来了一个“瓮中捉鳖”,将其刑事拘留。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近年来,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发现一些未成年人常被欺骗、胁迫、利诱参与、实施黑恶势力犯罪。为了整治此类现象,2020年4月23日,最高法、最高检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严惩利用未成年人实施黑恶势力犯罪的意见》,明确对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的黑恶势力从重处罚。该意见为依法严惩利用未成年人的黑恶势力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意见同时提及,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要积极配合,对实施黑恶势力犯罪的未成年人,要通过开展社会化帮教等措施,做好教育挽救工作;在黑恶势力犯罪案件多发的地区、街道,要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警醒作用,向社会揭露利用未成年人实施黑恶势力犯罪的严重危害性。本案中,黎某犯放火罪且妄图利用未成年人掩盖犯罪事实,最终被人民法院从重判处有期徒刑6年。
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学中研”活动,围绕“法治的力量在守护”展开讨论,以下是学生讨论的三则材料,请你参与其中。
不变的初衷 | 不是“保护伞” | 不做沉默者 |
落实监护责任、增设强制报告制度、建立校园防欺凌制度、细化网络保护……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内容增加了一倍多,变的是条文,不变的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初衷。 |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日前表示,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对未成年人实施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严重犯罪,符合核准追诉条件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也明确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从来就不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保护伞”。 | 在讨论会上,同学们围绕校园欺凌的内涵、表现和危害等方面,编排了防校园欺凌情景剧活动,引导大家学会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