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2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蜡烛的故事》系列讲座中,对蜡烛燃烧所涉及的知识进行了全面介绍.生产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和少量的硬脂酸添加剂等有机物,现在让我们一起对蜡烛原料的组成元素进行探究.

(1)、提出问题:生产蜡烛的原料中主要有哪些元素?

假设与猜想:主要原料为有机物,猜想:①一定有元素;②可能还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实验设计:根据上述三种元素的猜想制订实验方案.

如图1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放置一块洁净、干燥的玻璃片,一会儿观察到玻璃片上生成一些细小的水珠.

(2)、如图2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着有的烧杯,观察现象.

证据与结论:

实验(1),观察到玻璃片上有细小水珠时,说明原料中一定存在(填元素符号)

实验(2),观察到烧杯内壁附着的,则猜想①成立.

分析与交流:实验(1)和实验(2)获得的证据均不能证明原料中一定存在元素,因为

举一反三
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袋装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图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产生浓厚的兴趣,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品名:504双吸剂

成分:铁粉、生石灰等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Fe+2FeCl3=3FeCl2打开固体包装观察:部分固体呈黑色,部分固体呈白色,另有少量红棕色的块状固体。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其中可能含有Fe2O3的依据是{#blank#}1{#/blank#}。

(实验探究):甲同学的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⑴取少量久置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蒸馏水,搅拌

固体溶解,试管外壁发烫

固体中一定含有{#blank#}2{#/blank#}

⑵过滤,在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钙

⑶取滤渣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blank#}3{#/blank#}

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固体中一定含有{#blank#}4{#/blank#},一定不含氧化铁

(实验质疑)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在实验中得出“一定不含氧化铁”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blank#}5{#/blank#}。你认为甲同学哪一步实验操作得出的结论也不合理:{#blank#}6{#/blank#},理由是{#blank#}7{#/blank#}(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继续探究)乙同学另取久置的固体进行实验探究:

乙同学对滤渣B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滤渣B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并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固体逐渐消失、{#blank#}8{#/blank#}有气泡冒出、{#blank#}9{#/blank#}

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和Fe2O3。写出Fe2O3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lank#}10{#/blank#}

(计算得出结论):如上述实验流程,乙同学现取5g久置固体研碎,用磁铁吸引,得残留固体3g,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得滤渣B的质量为1.8g。在滤液A中加足量碳酸钠溶液后过滤得滤渣C的质量为2g,通过计算后得出残留固体的成分为:{#blank#}11{#/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