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西省重点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语文模拟考试卷
全民抗疫时期,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等防护装备已成为防疫常识。但是,仍有一些人无视防控疫情的要求,顽固地拒绝佩戴口罩。
请你从个人与社会角度写一段话,劝其佩戴口罩。要求情理并致,语句流畅,130字以内。
许多人误认为竹子不开花。其实,竹子是有花植物。①{#blank#}1{#/blank#},这是遗传基因的影响。如群蕊竹一年开一次花,牡竹,版纳竹30年左右才开花,有的种类甚至需要上百年才能开花。那么,为什么竹子开花之后会成片枯死呢?科学家解释,有些植物为繁衍后代,在生命结束之前开花、结果。因为②{#blank#}2{#/blank#},而这些养料来自植物的根、茎、叶,营养器官中贮存的养料大部分被消耗,所以植物就逐渐枯死了。在天气长期干旱、土壤板结、杂草丛生的竹林中更容易发生竹子开花现象。可见,③{#blank#}3{#/blank#}。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竹子的特性,采取适当的措施,为竹子床照适宜的生长环境。
如果说领土、领海、领空是有形国土,那么,①{#blank#}1{#/blank#},爱国情感高低直接关系民族生命力的强弱。爱国情感是凝聚民族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也是青年学生树立正确政治信仰的基础。②{#blank#}2{#/blank#},在学习和生活中就会失去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就会缺失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自豪感与责任感,也就难以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新形势下,我们要对青年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对祖国深厚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报国志向。③{#blank#}3{#/blank#},树立正确政治信仰才有坚实基础。
对于诗圣杜甫的名字,____。我们在孩童时期就被“两个黄鹂”启蒙,长大一些后又在课堂上诵读过“国破山河在”,知晓《石壕吏》和《秋兴八首》。时光荏苒,代际嬗替,在无数读者的心中,生发出了一个( A )的病叟形象,他漂泊无依,疾病缠身。人们崇尚他忧国忧民的伟大精神,但又对这个高度脸谱化的历史人物倍感疏离。走进( B )的卷帙,我们恍惚间发现,对于杜甫的真实人生,____。在“千家注杜”的盛况之下,人们对杜甫的生命史却不重视。这段生命史,____,还包括他所看到的历史景象,以及他所关涉的历史暗流。而其中最为含混的,则是杜甫前四十四年的人生。
在个体生命的成长过程中,杜甫借助诗歌,筑造起一个远超自身活动范围的宏大世界。对一个唐代人来说,杜甫足迹所至已经足够广阔,但在他的诗歌世界里,这个范围又进一步扩大,可以看到:葱岭的雪山,交河的层冰,辽海的巨帆,交趾的铜柱。他在夔州亲历荆南水军溯峡而上,直抵白帝城的甚嚣阵势,写下“太常楼船声嗷嘈,问兵刮寇趋下牢”的壮观诗句;他在白帝寒城看到兵马使自豪非凡 , 炫耀弯刀的洋洋得意 , 写下“白帝寒城驻锦袍 , 玄冬示我胡国刀”的奇险诗句;[ ]。纵观而知,杜甫诗中的意象,几乎大都源自他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指向具体的人物与事件,这些人物与事件中既有一些是人们熟知的,但有一些是人们不知的。这是杜诗历史性的更高层次的意义,突破了政治斗争与人事纠葛,反映出了整个时代的风气与面貌。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