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上海市长宁区、金山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题。

广告宣传的导向

       ①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时政新闻要讲导向,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国内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国际新闻报道也要讲导向。”这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提出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为广告从业人员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②广告宣传是媒体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导向问题,且导向要正确。好的广告,能够□正能量,□社会正气,□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健康的消费观。不良的广告甚至虚假广告,可能误导消费者,助长奢靡之风,败坏社会风气,甚至给消费者带来财产损失,最终也会损害媒体的公信力。

       ③广告宣传要讲导向,首先要坚持真实的原则。真实性原则不仅是新闻的底线,也是广告工作的底线。作为广告从业人员,首先要对广告的真伪负责,严把广告宣传的真实关。近些年,一些虚假广告给许多消费者、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也使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伤害。媒体的把关人,首先要把住真实这个底线,这既是责任,也是义务。

       ④《广告法》要求,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以健康的形式表达广告内容,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因此,广告宣传要讲导向,还要依法合规经营,守住《广告法》.而且所有的广告活动,都必须符合《广告法》的要求,违反《广告法》,必然会在导向上出问题。

       ⑤广告宣传要讲导向,也要处理好媒体的自身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关系,不能只追求媒体自身利益而放弃了社会责任。比如,有一次,某家媒体接到一个广告,内容是一个艺人的粉丝祝贺艺人的生日。这个广告并不违反《广告法》,但作为一家党报,刊登这样的广告就有助长社会追星之嫌,最终他们还是放弃了这个广告。有的媒体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刊登了很多奢侈品广告,这些广告并不违法,但鼓励追求奢华享受、倡导不健康的消费观,不利于社会风气的净化。

       ⑥近年来,主流媒体围绕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最美教师、书香中国等主题开展公益广告创作和刊出,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公益广告《回家篇》《爱是一生的课程》《家乡的滋味》深深打动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引起人们长久的回味和感动。由此可见,广告宣传要讲导向,还要下功夫做好公益广告宣传,用优秀的公益广告作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我们也期待更多更好的公益广告作品涌现出来,让公益广告春风化雨润万物,成风化人育心田。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2)、第②段“□”内所填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弘扬   倡导   传播 B、倡导   弘扬   传播 C、倡导   传播   弘扬 D、传播   弘扬   倡导
(3)、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4)、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真实原则是广告宣传的底线。 B、广告优劣会影响到社会风气。 C、合法的广告具有正确的导向。 D、公益广告是社会责任的体现。
(5)、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

       2009年11月1日,中国广告协会发出通报,某著名演员共代言了包括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10个虚假产品广告。据调查,这些产品均使用著名演员为形象代言人,以专家、患者、消费者名义做证明,吹嘘这些产品的质量,使广大消费者受骗并蒙受大量损失。其实这些产品均未得到行政部门的批准认可,属于假冒伪劣产品。

举一反三
阅读理解

小议“慎独”

      ①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②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③“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④“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来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⑤“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⑥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⑦“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

      ⑧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⑨“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一个人要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我自己认为,在1950-1960年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自省也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神为我们作出了表率。

      ⑩“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踏实做事,坦荡为人,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记住回家的路

    ①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支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②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灵的宁静颇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着人去尝试,压力逼迫着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③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唯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宁静的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同一个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外面的世界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路,每一条都通往不同的地点。那只知死死盯着外部生活的人,一心一意走在其中的一条上,其余的路对于他等于不存在。只有不忘外部生活且更关注内心生活的人,才能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时始终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寻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④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有删改)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爱,其实很简单

    ①深冬的一天,我乘52路电车回学校。车厢里不算拥挤,有人蜷在座位上,有人低头摆弄着手机。我在车的后门口站着,旁边坐着一个老妇人,花白的头发、粗糙的皮肤、褪了色的军大衣,一看就是乡下来的。她把一个大大的编织袋子放在过道上,脏兮兮的,我皱皱眉头,下意识地把脚挪了挪。

    ②离学校还有一站,车门打开,一股强劲的冷风灌了进来,让人禁不住打个寒噤。上车的是一个小伙子,他向车厢里张望了一下,里面已经没有空座,便一边抓着扶手,一边慢慢往里移动。

    ③老妇人突然站了起来,招了招手:“来,小伙子,过来坐。”我不由得一怔,这老太太,竟然要给小伙子让座,真有意思!我往旁边瞄了一眼,发现周围人也纷纷投以异样的眼光,老妇人却似乎并没有注意到。也许她马上就要到站了吧,可我分明在她旁边都站老半天了,要让座也应该先让给我呀!

    ④小伙子慢慢挪了过来,一边道谢,一边坐下。我这才发现,他的腿脚不太灵便。这老太太,心倒是挺细的,不过这一车的人,怎么就显出她来了,真是的!我不由得撇了撇嘴。

    ⑤到站了,我匆匆下车。好大的风啊,我把围巾重新裹紧,正待要走,听到身后有人在喊:“姑娘,俺跟你打听一下,到省立医院还有几站?”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刚才的那个老妇人。

    ⑥“省立医院?”真是莫名其妙。这老太太,没到站就把座让给别人,结果还下错了车,简直是有毛病!看着她冻得哆哆嗦嗦的样子,真是既可怜又可气,“还有两站呢,你怎么现在就下来了?”

    ⑦老妇人似乎没有在意我冷冰冰的语气,咧嘴笑了:“呵呵,刚才那个小伙子腿脚不好,站在那儿俺心里怪不舒坦的,就给他让了座。”“你这么大岁数,要让座也轮不到你去让啊!再说,就算让座也没必要没到站就下车啊!”我越发怀疑起她的智商。

    ⑧“姑娘,你不知道,看他走道那么费劲,俺就想起了俺那住院的儿子,都是妈的孩子,看着心疼啊!”老妇人哧溜了一下鼻子,“俺这么一大把年纪给他让座,他在旁边坐着肯定不自在。反正这电车一会儿一趟的,俺就说到站了,就下了车。”

    ⑨我一下子愣住了,呼啸的寒风吹进我张大的嘴里,我却感觉到心中有一股暖流随风涌动,它冲走了我心底私欲的泥沙,融化了我心上冷漠的寒冰,催开了我心中温情的花朵。一时间,我不知说什么才好。看到她还吃力地拎着那个大编织袋子,我赶忙伸出手来想帮她一把,就在搀扶她的一刹那,突然感觉到,老人的一只袖管竟然是空的!

    ⑩原来,一份陌生的关爱,可以来得这么简单,简单到仅仅是出自母亲的本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别人的孩子;原来,一份陌生的关爱,可以来得这么高贵,高贵到在施爱的同时仍惺惺相惜地维护他人的尊严。这,才是爱的真谛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的人生只有苦吗?

赵睿才

①提到杜甫,“沉郁顿挫”四个字会浮现在许多人的脑海中。心怀家国、壮志未酬、仕途坎坷、生活困顿……但杜甫的人生只有苦吗?事实上,杜甫是一个立体的、有自己的乐事和幸事的人。我们细细寻找,从他的苦中能品出不一样的滋味。

出身名门,才华横溢

②杜甫生于名门,祖父杜审言是初唐时期的大诗人;父亲虽然声名不显,却也是一方官员;母亲则出自名门望族清河崔氏。家族的积累不仅给年少的杜甫带来富足安逸的生活,也让他有机会结交名士。

③杜甫很早就“出游翰墨场”。所谓翰墨场,就是当时的文坛。杜甫经常参加文学聚会,向老一辈学者请教,与新锐诗人交流。这些都为他日后的诗文创作提供了不少助力。

④“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七岁时杜甫就能吟诗作赋。他曾说:“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一个人胸中要有多少豪气和底气,才能说出“诗是吾家事”之言?

⑤年少时的杜甫,凭借着良好的出身和过人的天赋,过着肆意潇洒的生活。

十年游历,裘马轻狂

⑥19岁那年,杜甫背上行囊,走出家门,漫游四海,他想看看大唐繁华,享受当下生活。晚年时,他写了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壮游》:“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这意思是说少年间,他放纵游荡在齐国赵国之间,生活富裕,潇洒不羁。

⑦那时的他少年不知愁滋味,意气风发,鲜衣怒马。十年的远游生活,成为他一生恒久而幸福的回忆。

独一无二的友谊

⑧李白和杜甫于公元744年初识于洛阳。对于这次文学史上的伟大相遇,一千年后,诗人闻一多有一段著名的评论:“我们该当品三通画角,发三通擂鼓,然后提起笔来蘸饱了金墨,大书而特书。因为在我们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外,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

⑨二人不仅一见如故,还三度携手同游。很多年以后,杜甫还时常回想与李白曾经共游的快意时光:“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昔游》)

⑩他们白天纵马围猎,游仙访道,晚上则喝酒吟诗,逍遥自在。二人携手遍游梁、宋(今开封、商丘)的山山水水,感情越来越深厚。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杜甫要西去长安寻找发展机会,李白要南下入吴。于是二人各奔东西,不复相见,但杜甫对李白的情谊却始终未断。

⑪春天,他在想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春日忆李白》)

⑫冬天,他还在想李白:“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更寻嘉树传,不忘角弓诗。短褐风霜入,还丹日月迟。未因乘兴去,空有鹿门期。”(《冬日有怀李白》)

⑬对杜甫来说,和李白在一起的时光是最快乐的,在这个世界上,能遇到李白这样一个朋友,让他发自内心地崇敬、欣赏、牵挂,既是幸福,也是幸运。

哪怕历尽千辛万苦,有一人陪他到白头

⑭公元741年,30岁的杜甫与小自己10余岁的妻子杨氏喜结连理。夫妻二人同心同德,感情融洽。然而,平静的生活没有持续多久,苦难就接踵而至,饥饿、疾病、贫穷、离别,不断摧毁着这个小家庭。

⑮面对窘迫的生活,杨氏没有抱怨,默默为家庭奉献一切。在捉襟见肘的日子里,她放下千金之躯,外出劳作,勉力维持家庭生计。

⑯“安史之乱”爆发后,公元756年,唐肃宗登基。杜甫被俘至长安,关押了整整一年。其间,他思念远在鄜州的妻儿,挥笔写下了一首《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⑰试问一个日夜操劳的穷苦妇女又何来“云鬟”“玉臂”?但在杜甫眼里,妻子就是这么美丽清雅,也许这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吧。一首《月夜》将杜甫的思念和缠绵爱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⑱一年过去了,杜甫才得以脱身。经过长途跋涉,他终于在薄暮时分风尘仆仆地回到家中,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妻儿。一家团圆,喜极而泣。

⑲“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江村》)一声“老妻”,充满了深情和希望白头偕老的意味。他的人生因为妻子的陪伴,变得不那么悲凉。

⑳不少人说,失意之时应读杜甫,感受他的坎坷,品读他的艰辛,从中汲取生活的勇气。其实,苦闷沉郁的杜甫,亦不乏快意时光:虽仕途失意,但胸中依然有豪情的火种;虽拜谒求官碰壁,但与好友心意相通,终身得友情滋养;虽一生颠沛流离,但始终有家人守护。

㉑如果有时间,不妨读一读他的诗,也许我们可以重新认识这位总是眉头紧锁的“苦味老人”,从他的诗文里,品味出回甘。

(有删改)

阅读

松鼠

科莱特(法)

①朋友送我一只小松鼠,我叫它皮蒂里基。一开始,我就觉察到它野性十足,换句话说,它对于人一无所知,竟以为可以无所顾忌。它的身上燃烧着一颗海盗和山大王的灵魂,并在它那站起来才22公分长的身体内随意地表现出来。

②一进门,它就把波斯猫吓得直哆嗦,而叭儿狗在它面前竟说不出话来。瞧着这个快快活活、疯疯癫癫的家伙一本正经地坐在椅子靠背上,瞪着那双像羚羊般椭圆形眼睛盯着每一样东西,谁会不发抖呢?它一边口中咂咂作响,一边摇晃它那镶有一条“绦带”的可爱的圆耳朵,把榛子壳和它的威风胡乱撒向我那些惊愕不已的小动物们。

③第一天,它喝牛奶,在我的头发上蹭干净两只手,然后模仿松鸦的叫声,往空中蹦跳。过一会儿,它又趴在一块地毯上,把一个戴头盔的半裸人物的鼻子吃掉。不过,它并不认为我会惩罚它,又回到我的肩上,梳理我的头发。

④“它挺好看,可是……它对人亲热吗?它听话吗?”我的朋友这么问道。

⑤我觉得,他们这样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真放肆,而且,对待动物多么卑劣……“有来有往”,可我们又给了它们什么呢?一点儿食物,——和一条锁链。

⑥“抓住它,把它拴住,它把糖果盒拿走啦!”

⑦一条锁链箍在了皮蒂里基的腰上,似乎正在磨损它的毛皮。它那如羽毛般轻盈、如火焰般闪烁、翘在空中的尾巴在跳来跳去时发出一种如苦役犯戴的镣铐的声音。

⑧它被缚住之后,就把一双手紧紧贴在胸前,出神地凝视着由花园和草地构成的一片无边的绿色,身体则有规律地战栗,我只能把这种战栗比作生命垂危的蝴蝶的抖动。我牵住链子的另一端,它便随我一起在草坪上行走,它用前肢攫住一棵鲜花盛开的女贞树底部的枝桠,发疯似的摇晃它,咬住它,仿佛要看看这树枝是不是活的。它瞧见空中飞过的鸟儿,便伸长脖子向鸟儿致意,这一举动几乎使它离开了地面……

⑨度过了复活节假日,它发胖了。除了我敞开给它的榛子、核桃、杏仁外,它还咬了窗帘、镜框的一角,凿穿了一个银匙,整天把一根葡萄枝搂在怀里走来走去,用嘴唇舔着。它在我双肩之间蹿来蹿去,往我耳朵里吹气,可是,我讨厌它身上那条链子的声音和它柔软光滑的肋部的周围那一小圈被磨损的皮毛。

⑩我给皮蒂里基以自由的时候,我回想起来正是六月,温煦的微风轻轻吹拂,洋槐花和双瓣樱桃花如一条条雪白的斜线在空气中摇曳。我解开了它的锁链——而自由了的松鼠却一动也不动,它两只手交叉,久久地、全神贯注地坐在窗台上。它开始做它的习惯动作,把手塞进腹部和链子之间,但它没找到链子。它笨拙而轻轻地跳了一下,估量那根原先拴它的断链带的确切长度,然后,又试着跳了一下,那时,它只是瞅着我。最后,它不安地咳嗽,急急地奔跑起来,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节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自读课本七年级上册》,有改动)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那年花开

钱海燕

①夏季,是栀子花盛开的季节。那纯洁的花瓣,幻化成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那弥散在空气中的花香,凝聚成记忆中的欢声笑语;那些深藏在记忆深处的想念,便随着这清新的栀子花香弥漫开来。

②初三那年,我对写小说特别感兴趣,经常把自己写的小说拿给班里的好朋友看,他们都夸我写得好。我高兴极了,写得更起劲。有次上课的时候,一位同学偷偷看我写的小说,被老师抓个正着,于是我被请进了老师的办公室。

③“这么闲啊?”班主任徐老师拿着我写的小说,摇晃着举到我面前。

④“老师,我写小说没有占用课堂时间,都是在作业做完了以后再写的……”我吞吞吐吐地说。

⑤“作业做完了,再做其它的练习题巩固啊!要知道,你现在上初三,正是关键的时候,怎么还有空写这些东西!”徐老师显得非常失望。

⑥“老师,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写了,您别生气。”我小心翼翼地说。

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墙上的钟“嘀嗒嘀嗒”地走着,仿佛在敲打着我的心,我紧张得快要窒息了。

⑧谁知他看完后,对我说道:“文笔很不错嘛!不过目前学业最重要,千万不能因为写小说而影响了学业。我倒是很愿意做你的第一个读者。”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这里有杂志社的征文启事,你可以试着投稿。”我听了他的话,惊讶地抬起头看着他。看到他脸上微笑的表情,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⑨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征文比赛。不过出师不利,什么名次都没有得到,我气得把稿纸全部撕掉,发誓再也不写小说了。徐老师得知后,又把我喊到了他的办公室。

⑩“喝杯茶吧。”徐老师温柔地拍拍我的肩膀,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递到我手上。“今天找你聊聊,给你讲个故事。”看着我沮丧的神情,徐老师微笑着说道。

⑪“在伊朗德黑兰的一座宫殿,人们会欣赏到世界上最美的建筑。宫殿的天花板和四周墙壁都闪闪发光,好似镶满璀璨的宝石。但如果你走近细看,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宝石其实只是普通的玻璃碎片。”听到这儿,我疑惑地看着徐老师。

⑫“建筑师原本打算把当时十分珍贵的镜子嵌进墙面。镜子运到的时候,不小心被工人打碎了,工期又非常紧张,再运镜子已经来不及了,建筑师灵机一动,把那些碎裂的镜片敲得更小,镶嵌在天花板和墙壁上,从远处看,那些镜片就像是钻石一样熠熠生辉。”

⑬“这太神奇了!”我不由得惊叹道。

⑭“是的,”徐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挫折:谁的梦没有被打碎过?挫折是把双刃剑,既会让你感受到失败的痛苦,又会让你快速成长。听说你把稿子撕成了碎片,希望你能把失败的碎片,变成成功的宝石。”

⑮听了徐老师的这番话,我重拾了信心,写作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有越来越多的文章刊登在报刊上。在那年中考中,我发挥出色,作文得了满分。徐老师知道后,竟然一反常态,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

⑯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

(选自《中学生阅读》)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