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测试卷(3)
①取3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盆底有排水孔),分别装潢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②将一个铡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同样大小的3块,每个马铃薯块上都有一个芽眼。将这3个马铃薯块分别埋进小花盆的沙土中约5cm深。
③把3个花盆按照下表的要求连续培植20天,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花盆编号 | 培养条件 | 实验结果 | ||
温度 | 光照 | 水分 | ||
1 | 20℃ | 充足 | 适量浇水 | |
2 | 20℃ | 黑暗 | 适量浇水 | |
3 | 0℃ | 充足 | 适量浇水 |
今年5月11日,某同学发现虫蛀过的绿豆有些能发芽,有些不能发芽,便产生了探究的想法.他将30粒正常绿豆种子均分为三组,其中一组不作处理,其余两组进行不同部位的钻孔处理(钻孔不影响未处理部分的结构),将三组种子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实验结果如下表:(图甲为绿豆种子,图乙为种子内部结构)
组别 现象 日期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完整的种子 | 从a端钻孔至恰好破坏图乙中的结构② | 从b端钻孔,与第二组等大 | |
5月13日 | 均长出根,平均1mm;无叶长出 | 无根长出;无叶长出 | 均长出根,平均3mm,无叶长出 |
5月17日 | 根平均长度9mm;均长出叶,平均6mm | 有3粒种子长出根;无叶长出 | 根平均长度11mm;均长出叶,平均7mm |
5月21日 | 均长成幼苗,平均高度32mm | 根萎缩;无叶长出 | 均长成幼苗,平均高度35mm |
(1)对比三组实验结果可知,缺失 (填种子结构名称)会导致种子无法发育成幼苗.
(2)比较第一和第三组实验可知,第三组种子还能萌发成幼苗,这是因为 , 从种子萌发速度看,破损的种子更快,因为种皮破损的种子更有利于吸收 。破损的种子在自然环境中的出苗率是否更高?该同学又开始了新的探究…
选项 | 问题 | 对问题的回答 |
A | 蜡烛是用什么制成的 | 泥炭地的石蜡、牛油里的硬脂等等 |
B | 蜡烛燃烧会生成水吗 | 将一只干燥的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
C | 火焰会什么向上 | 热气流上升,对火苗起着牵拉作用 |
D | 蜡烛熄灭时的白烟是什么 | 是石蜡蒸气凝成的固体小颗粒 |
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水稻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
|
| ||||||||
0 | 63. 8 | 14. 8 | 14. 8 | ||||||||
0. 5 | 59. 1 | 15. 3 | 13. 9 | ||||||||
1. 0 | 52. 5 | 15. 8 | 15. 3 | ||||||||
1. 5 | 54. 5 | 16. 1 | 15. 1 | ||||||||
2. 0 | 54. 1 | 16. 3 | 16. 2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