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广西桂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理科)

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是反射弧的 , 图乙指的是图甲中哪一结构[]([]中填字母);图乙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2)、图乙中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 .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 , 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
(3)、图丙是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结构的模式图,其中甲表示神经中枢,乙、丙未知.神经元A,B上的1,2,3,4为4个实验位点.如果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神经元A和神经元B的完整性,请补充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方法步骤(每个实验位点只能用一次):

①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实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

②用电刺激仪刺激实验位点1,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次,则神经元A为传出神经;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次,则神经元A为传入神经.

举一反三
研究者为了研究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选用枪乌贼的神经组织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

实验

组号

处理

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mV)

室温,0.5 ms后测得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mV)

未加河豚毒素(对照)

75

75

浸润在河豚毒素中

5 min后

65

65

10 min后

50

25

15 min后

40

0

(1)第Ⅰ组处理说明枪乌贼神经元兴奋时,膜外比膜内电位{#blank#}1{#/blank#}75 mV。室温下,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0.5 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的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blank#}2{#/blank#}的方式释放{#blank#}3{#/blank#},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blank#}4{#/blank#}识别。

(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从Ⅱ、Ⅲ、Ⅳ组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应该是{#blank#}5{#/blank#}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blank#}6{#/blank#}作用。

(3)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药物,可作{#blank#}7{#/blank#}。

a.降糖药        b.麻醉药

c.镇痛剂                           d.抗肌肉痉挛剂

(4)研究者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突触前膜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突触小泡的定向移动。药物BAPTA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现将该药物注入突触小体内,若突触前神经元的动作电位无改变,{#blank#}8{#/blank#}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