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届山西临汾一中等五校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朝对周边民族的统治,设置与内地不同的边郡,以当地民族习惯分界,因俗而治;有的加封一些当地民族的首领为王、侯、郡长等。唐王朝明确提出“华夷无别”“华夷同重”原则,对周边各少数民族的领袖“示之以礼”。加强了对四方民族的优待、册封、和亲及以夷治夷政策的实施,并使羁縻府州县制度化,在形式上保留原有当地统治机构或“华官参加”,或实行“监管制”,使民族事务管理走上制度化。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过程》

材料二

国内各少数民族、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三区革命政府”参加了筹建新中国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共同表决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在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上,要“既利于国家统一,又利于因地制宜”;在民族关系问题上,各民族“一律平等”,“均有乎等的权利和义务”;在民族地方治理与施政问题上,“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色与功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与汉代民族政策的差异。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新中国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族问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边疆治理自古以来就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或者相关政策来加强管理。

材料  下表1989~2018年30年边疆研究高频关键词统计

聚类主题词

高频关键词

边疆重点地区

新疆、清代新疆、新疆建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云南省、云南边疆、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西藏、拉萨、日光城、噶厦政府、达赖喇嘛、十三世达赖喇嘛、蒙古、内蒙古、蒙古地区、黑龙江、黑龙江流域、黑龙江省、广西、海南岛、海南

边疆关注时段

汉(秦汉、西汉、西汉王朝、汉武帝、两汉、东汉)、唐朝(唐代、唐王朝、唐前期、隋唐时期)、元(元代、成吉思汗)、明代(嘉靖、万历、明初、明廷、朱元璋)、清朝(清代、清朝、乾隆、清政府、清代前期、清廷、明清时期、康熙帝、雍正帝、乾隆朝)。

边疆治理策略

设置都护府、册封、和亲、改土归流、宗藩关系、治边思想、屯田(制)、经略、土司制度、伊犁将军、驻藏大臣、理藩院、羁縻州府、西藏地方政府、安西四镇、策略、黑龙江将军、朝贡关系、朝贡贸易、卫所、天下观。

——改编自朱尖《中国边疆研究学术热点、特征与边疆内涵认知》

根据材料,请从表中选取相关关键词进行组合,以边疆治理为核心,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历史的具体史实予以阐释。(要求:写出组合,主题明确,史实清楚,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论述合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