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在学习了催化剂的知识后提出问题:氧化铁固体(
, 难溶于水),在双氧水制氧气的反应中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呢?
【作出猜想】
(1)Ⅰ.
![](http://math.21cnjy.com/mml2svg?mml=%3Cmath+xmlns%3D%22http%3A%2F%2Fwww.w3.org%2F1998%2FMath%2FMathML%22%3E%3Cmrow%3E%3Cmsub%3E%3Cmrow%3E%3Cmtext%3EFe%3C%2Fmtext%3E%3C%2Fmrow%3E%3Cmn%3E2%3C%2Fmn%3E%3C%2Fmsub%3E%3Cmsub%3E%3Cmtext%3EO%3C%2Fmtext%3E%3Cmn%3E3%3C%2Fmn%3E%3C%2Fmsub%3E%3C%2Fmrow%3E%3C%2Fmath%3E)
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Ⅱ.
是反应物,会生成
, 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改变;
Ⅲ.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___;
【进行实验】用天平称量1g
固体,取10mL10%的双氧水于试管中,进行7个步骤的实验探究:
![](http://tikupic.21cnjy.com/ct20241o/b2/8d/b28d2b40fe0f61d59f335c87409519c7.png)
步骤⑦:步骤⑥后,将所得固体再次放入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重复完成实验②③,并观察现象.
【寻找证据】
(2)
步骤①现象 | 步骤③现象 | 步骤⑥结果 | 步骤⑦现象 | 得出结论 |
溶液中缓慢放出气泡,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 溶液中________,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固体质量为________g | 溶液中较快放出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 | 猜想________成立 |
【实验分析】
(3)对比步骤①③的现象可知,氧化铁________(能或不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步骤⑦中的重复实验,目的是证明________。
【表达与交流】
(4)步骤③中,试管中各物质质量随反应时间t变化曲线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