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十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完成下面的实验:

(1)、

a.某班同学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①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能看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b.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 ,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

c.若将红磷换成木炭,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填“能”或“否”)?理由是 .


(2)、丙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乙(选用3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a.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②点燃酒精灯;

③撤去酒精灯;④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b.图乙实验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左移到约 mL刻度处才停止.

c.对照图甲实验,你认为图乙实验的优点是 (回答一点即可).

举一反三

良好有效的学习方法能使人产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掌握更牢固,而且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让我们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更有效率地学习.

首先归纳方法:如图A是我们复习时归纳出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连线表示相互反应)和它的一种工业制备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熟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可由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lank#}1{#/blank#} .为了验证氢氧化钙的性质①,将无色酚酞试液加到氢氧化钙溶液中,液体呈现{#blank#}2{#/blank#} 色.

(2)氢氧化钙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是盐酸,可用成本较低的熟石灰进行处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lank#}3{#/blank#} .

(3)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抹墙,是利用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坚硬的碳酸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lank#}4{#/blank#} .

(4)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可制取氢氧化钠,图B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blank#}5{#/blank#} .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blank#}6{#/blank#} . 从该图可以看出,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有 {#blank#}7{#/blank#} .

再如学科思想方法:如“具体→抽象”的思想,通过对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性质的认识,抽象得出:碱溶液中都含有{#blank#}8{#/blank#} 离子,正是由于该离子的存在,导致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称作碱的通性.碱的通性有{#blank#}9{#/blank#} .(请任写一条).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