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安海片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某校开展“走进抗日救亡历史”主题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理解学习”

《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时空对话”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涌现了无数的抗日英豪,他们或直接在抗日第一线,或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抗战的作用。图1、图2、图3所示历史人物,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研究学习”

小明、小洋同学以抗日救亡歌曲研究抗战历史,收集了以下歌曲:《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松花江上》(1936年)、《大刀进行曲》(1937年)、《歌唱二小放牛郞》(1942年)、《南泥湾》(1943年)。为了方便研究学习,他们把收集的歌曲制作成表格。

歌曲名称

蕴含的思想内容

起到的思想作用

号召全民族团结抗日

控诉日军侵略带来的苦难

《大刀进行曲》(1937年)

歌咏全民抗战活动

《南泥湾》(1943年)

歌咏生产和政权建设

《歌唱二小放牛郞》(1942年)

纪念抗日英雄

(1)、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歌曲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含义。

(2)、你学习了上述三位历史人物的抗战事迹后,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位?请你简要说明理由。

(3)、根据上述同学收集的歌曲和抗日战争有关历史,请你帮助两位同学完成上面表格中①②③处的内容。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史料一般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和口述史料,上面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史料同属于哪一类型?任选其中一件史料分析其价值。

材料二   1933年1月31日山海关失陷后华北告急,由于担心故宫珍贵文物被日本人破坏,故宫理事会决定将故宫珍贵文物1.3万多箱分批运往上海。1933年2月5日夜,故宫博物院的第一批文物2118箱从神武门出发,绕道天津南下,到达上海,最后在南京兴建朝天宫保存……。1937年,这批珍贵文物又踏上历时八年之久的漫漫西迁之路,1944年转运到重庆,最终存放在南岸南滨路的安德森银行。

——摘编自《世界文物保护历史上的奇迹——故宫文物南迁》

(2)以下表述是从上述材料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上述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填“错误”;上述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没有涉及”。

A.故宫文物南迁是抗战时期故宫博物院组织保护文物的行动。________

B.故宫文物从北京南迁至上海再西迁到重庆,历时八年。________

C.全面侵华期间日本使用非法手段强占中国大量珍贵文物。________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我国已经建立起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1985年,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2004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强调“确保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2011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9年7月,故宫博物院推出“故宫名画记”“玩转故宫”等7款数字产品,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数字资源进行保护、研究和利用。

——摘编自宁古喆《辉煌70年》等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