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四课与妻书课时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与诸弟书(节选)

曾国藩

诸位贤弟足下:

   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者,未尝一日间断。十月廿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须带在身边。予除此三事外,他课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将终身行之。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敢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诸弟此时惟有识不可以骤几 , 至于有志有恒,则诸弟勉之而已。予身体甚弱,不能苦思,苦思则头晕,不耐久坐,久坐则倦乏。时时属望,惟诸弟而已。

兄国藩手草。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

【注】①审:清楚,明白。②洎(jì):至,到。③骤几:很快成功。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A.余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     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B、B.未一日间断           贻余核舟一 C、C.行船走路          我之死,有子存焉 D、D.不敢以一自足     之心而寓之酒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时时属望,惟诸弟而已。

(3)、从“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和“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可以看出曾国藩是一个怎样的人?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蓼庄图记(节选)

余读陶渊明《桃花源记》,慨然有遗世之思。说者谓渊明生当晋、宋之际,欲弃尘离垢,高举远引,托而此记,非真有是事。今以蓼花庄观之,则夫幽岩深谷,灵区境,隔绝人世者,世固未尝无也。

蓼花庄地近束鹿,距京师三百余里而遥,西山面之浑河绕之奥阻①幽深人迹之所不到。居民千余家,淳淳闷闷②,浑乎太古之意,桑麻林麓,远近映带。家家足衣食,无贵无贱,无贫无富。凡嚣竞③凌害④,偷盗讼狱,干戈扰攘之事,离别羁旅之苦,父老子弟传世数十,耳未尝。其山川风物,人民土俗,是亦燕赵间一桃花源也。

(节选自《戴名世集》卷十,有删改)

【注释】①奥阻:幽深险阻。②淳淳闷闷:淳朴笃诚但不开化。③嚣竞:为求功名利禄而喧闹奔走。④凌害:欺凌伤害。

【古诗文阅读】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任务。

【甲】柳氏二外甥求笔迹

苏轼

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君家自有元和脚 , 莫厌家鸡更问人。

一纸行书两绝诗,遂良③须鬓已如丝。

何当火急传家法 , 欲见诚悬笔谏时。

【注释】①元和脚:脚,指笔形中的撩,俗称捺脚,代指书法。②家鸡:喻指家传之学、家传之艺。语出《南史·王僧虔传》中云:“庾征西翼书,少时与右军齐名。右军后进,庾犹不分,在荆州与都下人书云:“小儿辈贱家鸡,皆学逸少书。”③遂良:指唐代大书法家裙褚遂良。④家法:指自己的书法。⑤诚悬: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字诚悬。⑥笔谏:唐穆宗问柳公权如何习字,柳公权回答说,心正则笔正,笔正方能得法。

【乙】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煤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明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咤,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丙】送天台陈庭学序

【明】宋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奋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缘,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工。

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完,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