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历史试卷
《全球通史》中写道:“
当凡尔赛的调
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举一反三
20世纪后,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中国提出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由此{#blank#}1{#/blank#} 爆发。
(2)1938年召开的慕尼黑会议,签订了《慕尼黑协定》,是{#blank#}2{#/blank#} 达到顶峰的标志。
(3)1945年召开的{#blank#}3{#/blank#} 决议,苏联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的民族运动自从五四运动才渐渐变成近代的民族运动——有组织的群众的反帝国主义与军阀的运动。
——《张太雷文集》
材料二: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
——《中共党史资料选编》
材料三:五四时期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当时妇女的面貌(服饰、发型等)变化较大,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进行了批判,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五四”运动研究综述
材料四“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材料五: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杜威《中国的新文化》
请回答:
(1)依椐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性质, 并依椐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影响的具体表现。
(2)材料三反映的是五四运动哪一方面的变化? 这一变化是新文化运动中哪些思想直接影响的结果?
(3)材料四所说的“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具体指的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哪些“最为坚实的基础”?
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
请回答: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人民经历了多少年的艰苦斗争才最终取得革命胜利?(
)
观察下列两幅图片
请回答: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六、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五、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四、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三、中国古代的科技、建筑与思想文化)
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二、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