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六年级上册 第3课 草虫的村落 同步测试

课外阅读

                                                                                               我听见小提琴的声音

    夜间,月亮已经升得很高很高了。我看见这个月亮从溪边乌桕(jiù)树的枝丫间,把一大片清光洒到溪边那个草丛的村庄里了。

    这时我静静地听着:啊,可是真的,慢慢地,慢慢地,我听见那个草丛的村庄里,传来一阵又一阵小提琴的演奏声。

    ——啊,我听人家说过,那草丛的村庄里,住着一位少年音乐家名叫蟋蟀,他是一位很好的、勤奋的少年,天天晚上演奏小提琴。因此,后来他成为童话世界里一位少年提琴家。这优美的小提琴声,是他演奏的吗?

    啊,真的,真的,一阵又一阵小提琴演奏声,从那草丛的村庄里传来了。

    那小提琴拉得多么好啊,我静静地听着,听着。

    一会儿听来,感到那琴声,好像是泉水从山谷里流到溪中来了。

    有时听来,好像是给一位小姑娘唱的一首儿歌,拉着一支伴奏曲。

    一会儿听来,感到那琴声,好像是一阵细雨打在竹林里的声音传来了。

    我静静地听着,听着。

    感到这提琴的演奏声,是多么好听啊。我一边听着一边想,这小提琴的演奏声,是从那草丛的村庄里,一座露天的音乐厅里传来的吧?那村庄里,今晚真的在那音乐厅里开一个月光音乐会吗?这小提琴真的是那位少年音乐家蟋蟀演奏的吗?一定有好多好多的孩子来听演奏吧?……

    听啊,那草丛的村庄里传来一阵又一阵小提琴的演奏声;看啊,天上一个扁圆的、黄色的月亮,也在悄声地听着,把一大片清光洒到那个草丛的村庄里了。

(1)、在文中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仔细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作者把蟋蟀想象成;把它的叫声想象成;把草丛想象成。因为作者的丰富想象,拟人化的手法,让人觉得“月光下的草丛”

(2)、这是一只怎样的蟋蟀?请阅读短文,找一找相关的语句,再抄写在下面。

(3)、短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举一反三
阅读理解

大拇指(节选)

从前有一对农民夫妻,生下了一个大拇指那么大的小男孩,他们叫他“大拇指”。

有一天,农民打算到树林里去砍柴,临行前自言自语:“我真希望有一个人能帮我把马车赶去,这样我就快多了。”“爸爸,”大拇指高声说,“车我一定赶去,你放心好啦,它会准时驶进树林里的。”农民笑起来,说:“怎么个赶法啊? 你这个小不点儿,连拉马缰都够不着!”“没问题,爸爸,只要妈妈套好马,把我放进马耳朵里,我就告诉它该怎么走。”爸爸答应:“好吧! 咱们就挑战一次。”说完,他自己先去了。

时间到了,妈妈套好马,把大拇指放进马耳朵里,这个小家伙果然吆喝着指挥起马来:“驾! 驾! 吁——吁——”马很听话,就像赶车的是位老把式。

这时,迎面走来两个陌生人。“我的天!”其中一个人说,“这是怎么回事? 竟有这种怪事!车子在走,又听见马夫在吆喝,却看不见人!”“对,有问题!”另一个人说,“咱们跟着车,看它停在什么地方。”

马车一直驶进树林深处,正好在农民砍柴的地方停下来。大拇指见到爸爸,朝他喊:“你瞧,爸爸,我把车赶来了,快抱我下去吧。”

两个陌生人一见到大拇指,惊讶得简直说不出话来。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咱们把这个小东西弄到大城市去展览,去赚门票钱,买下他吧。”

俩人走到农民面前,对他说:“把这个小人儿卖给我们行不行? 他和我们在一块儿会过得很好的。”大拇指的爸爸回答说:“____”

(选自《格林童话》,有改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