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统编版(部编)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童年的馒头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酸楚。那时候,家里穷得丁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小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锅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过得非常清贫。

    有一年“六一”,学校说庆祝儿童节,每人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第二天,我的手里多了一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回家的路上,口水一咽再咽,肚子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有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使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等我回到家时,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有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案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来了!”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带回来了!你看嘛一—”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大馒头!“你看,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响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地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贫困      辛酸    披星戴月

(2)、联系上下文填空。

文中第2自然段写“妹妹笑了”,原因是

“娘也笑了”,是因为

(3)、第3自然段中的“故伎重演”具体指:
(4)、找出短文第3自然段中的两处心理活动描写。
(5)、“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为什么说“我”的童年结束了?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让我们有片栖息之地吧

      大森林依然有着欢快的气氛,我、爸爸妈妈都是鸟儿,住在一棵高大挺拔的白杨树上,每天都过着幸福的生活。

一天晚上,我在家听爸爸妈妈讲森林沦陷的故事。我听得出神,突然,爸爸妈妈提到了一个我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人类。我急着问爸爸妈妈:“人类为什么要把我们的家夺走呢?”“是钱财,是贪婪,它们使人类泯灭了良知,失去了同情心。”爸爸说。听着听着,我睡着了。

    “嗞----嗞”一阵刺耳的噪音把我吵醒。怎么回事?我揉了揉朦胧的睡眼,啊,我的爸爸妈妈不见了?!环顾四周,人们正用电锯砍树,我的家摇摇欲坠,我害怕极了,惊慌失措地飞出了森林,一路上眼泪不断,打湿了小草,每一滴都藏着说不清的痛苦。啊,聪明的人类,这就是你们干的好事?!你们把我们弄得妻离子散,让我们没有圆满的家庭,这样你们会高兴吗?

      我疯狂地扑扇着翅膀,心里的愤怒与怨言一时涌上心头,终于,我对着天空长啸一声,便栽倒在地……

      一会儿,我醒了,已经没了力气。这时,我多么希望人类能觉悟。森林可以蓄水可以冬暖夏凉,可以挡住风沙洪水……我们小鸟也可以吃害虫,保持生态平衡,多少好处啊。现在,你们只知道用树木来做一次性的木制品,这样多么浪费资源啊!难道只有在资源严重缺乏的时候,你们人类才会反省己的愚蠢举动吗?人类啊,快觉悟吧,我们是多么渴望有一个温暖的小家呀!让我们有一片栖息之地,还大家一个美丽的大自然吧!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留下的书香

    我们这个寻常百姓家,收入不高,住房又小,挤挤巴巴的,连一个书橱也放不下。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以从家里的桌上、凳上、床头枕边到处堆放着的书本看出,更能从我和妻子、儿子饭后(xiá)余常常是各人手执一卷昭然可见……这可从我全家人喜欢读书看出来。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母传留下来的哩。

    我父亲别无(shì)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陶醉于其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这,说来就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忧心忡忡。这时出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shì)手。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作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降临了,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居然、突然、忽然)下床了!母亲慷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她享寿到古稀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

    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