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 燃烧需要助燃剂 |
B | 手遇到很烫的物体,会立刻缩回 | 人体激素调节的结果 |
C | 长期使用某种农药,效果越来越差 | 农药对害虫进行了选择 |
D | 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设计 | ||||
实验目的 | 探究碘的溶解性是否与溶剂种类有关 | 探究蜡烛燃烧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 探究可燃物燃烧是否需要氧气 | 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 |
实验过程:在图示装置中,点燃蜡烛至熄灭,利用多功能传感器测量有关量,整理得下表。
实验记录表
相对湿度 | 氧气含量 | 二氧化碳含量 | 一氧化碳含量 | |
蜡烛点燃前 | 36.4% | 21.2% | 0.06% | 0 |
蜡烛熄灭后 | 72.6% | 15.6% | 3.84% | 0.02% |
请分析回答:
(1)根据蜡烛燃烧的产物推测石蜡中一定含有{#blank#}1{#/blank#}元素。
(2)甲同学认为密闭容器内蜡烛熄灭是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的,请结合表中数据对该观点进行评价。{#blank#}2{#/blank#}
(3)乙同学发现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于是他们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靠近“白烟”(不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该“白烟”具有{#blank#}3{#/blank#}性。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