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3月份)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军事、外交等领域出现很多新事物,六部制度陈腐落后,无法应对新的形势。郑观应等人意识到铁路及电报局等为“利国要政”。1906年,清廷设立专门中央机构﹣﹣邮传部,负责铁路、电政、邮政及航运。以铁路为例,邮传部致力于筹措资金创办铁路,发展铁路营运,推动铁路与电报局之间的路电接线,开展路矿联营活动。其成立包含着晚清政府签合数治资源的诉求,“以便把以往各省兴办之事,皆行集中于中央”。邮传部统筹规划,相继默回京汉铁路的创办权,接管外人掌控的邮政,等等。此外,随着新式交通的兴起,“男女杂坐不以为嫌”,“父母在,不运游”的社会心理也发生变化。

﹣﹣榜编自[加]卜正民等《哈佛中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邮传部设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邮传部设立的意义。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法国当时的历史来看,民族主义是在对抗宗教神权和封建专制王权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共同体的情感意识。在大革命之前,法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平等、自由、人权等观念已深入人心,为大革命时期所建立的新的共同体坚持,并体现在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法国民族主义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的民族主义显示出了极强的政治影响力,随着法国大革命逐渐蔓延。

——摘编自崔卫峰《“民族主义”内涵之我见——以法国民族主义的产生和特点为例》

材料二 1908年,刘式训上奏清廷要求制定国籍法,他列举了四点理由:一是主权的问题,认为国籍可以看作是“声张主权的一个要件”;二是与条约的关系,认为海外殖民地的“登录民”(华侨)回到国内置办财产,可能导致“禁止外国人在内地置产”的条约遭到“暗中破坏”;三是应对欧美“出生地主义”国籍法可能对我国“血统主义”传统造成的冲击;四是欲成为近代立宪国家,不论选举或征兵都需要确定国民,“国籍法不可或缺”。该项奏折得到皇帝批准,制定国籍法被提上议事日程。

——摘编自王承庆《中国外交体制的建立与近代化转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中民族主义的内涵,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