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①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棹(zhào)歌:船歌。

(1)、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主要是通过“               ”一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

(2)、“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

举一反三
小文发现,九年级上册涉及到很多亭台楼阁,准备以此为切入口,探寻“亭”的丰富内涵。

【材料一:生活中的亭】

战国       “秦有小亭临境,吴起欲攻之。《韩非子·内储说》

东汉       “亭,民安所定也。”——《说文解字》

“亭,停也。人所停集也。”——《释名》

明         “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园治》

【材料二:诗词中的亭】

劳劳亭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丰乐亭游春

【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注释:①丰乐亭:在滁城西一里许的大丰山下,欧阳修任滁州(今安徽滁州)知州时所筑,为当时滁州的胜游之地。②长郊:广阔的郊野。

【材料三:古文中的亭】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物,志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 , 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喜雨亭记》(宋·苏轼)

注释:①扶风:凤翔府,地名。②弥:满。③忭:欢乐、喜悦。④荐饥:连年灾荒。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