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小说,回答问题。                            
                                                                                                                                                  绝不回头
                                                                                                                                                    尹全生
        ①这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长大、刚刚成年的一匹公狼,它承袭了祖辈在大漠里奔袭捕杀养成的桀骜不屈的野性,两眼闪着生机蓬勃、特立独行的气息和气吞万里的寒光。
  ②狼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很少在白天出窝。可公狼不然,光天化日之下照样在荒漠上游荡。它矫健、敏捷、凶悍,那森冷凛然的目光不是在沙漠里寻找猎物,而是在扫视天空,好像它的猎物潜藏在天空哪片云朵后面,潜藏在蔚蓝色的深处。
  ③它在等待和寻找一只鹰。
  ④那是一只曾经捕杀了它的父亲,又捕杀了它的母亲的一只食狼鹰。当时公狼还在哺乳期,父母太饥饿了,光天化日之下到荒漠上觅食,它跟随在后面撒欢。突然,飞过来一只巨鹰,就是凶猛强悍、以狼和黄羊为食的食狼鹰。乌孜别里山本来没有形体巨大的猛禽,这只食狼鹰不知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落户到这里,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狼的天敌。
  ⑤那时,公狼还不知道食狼鹰对于狼意味着什么,站着看稀奇。
  ⑥食狼鹰从高空俯冲而下,箭簇般迅猛。当它意识到危险,拼命逃跑时,食狼鹰已经逼近,巨翅扇起的风飞沙走石。父亲见状猛扑过来,用身体阻挡食狼鹰的攻击。近在咫尺的食狼鹰随即改变了攻击目标,一只钢钩般的爪子抓住了父亲的后腰。父亲嚎叫着转过头,欲同天敌拼一死活。不料食狼鹰老练而迅速地伸出另一只爪子,准确无误地钩进了父亲的双眼。
  ⑦那一刻,公狼目睹了食狼鹰的凶猛,凶猛到没有可能抵挡。对于相对弱小的狼来说,除了被捕杀似乎再无其他选择。不久,母亲同样丧命于食狼鹰的利爪。
  ⑧公狼是在对食狼鹰的仇恨和恐惧中长大的,是在对父母痛苦的思念中长大的。仇恨、恐惧和思念,最终熔铸成了讨还血债的欲望。它走上了光天化日之下的荒漠,向仇敌挑战……
  ⑨食狼鹰终于出现了,悠闲、高傲地在天际盘旋,如同在巡视自己的领地。公狼冲着仇敌仰天发出一声宣战般的长啸,而后不紧不慢地小跑。食狼鹰一阵回旋作势后,敛翅俯冲而下,像一道黑色的闪电射向公狼。
  ⑩公狼开始加速,撒开四蹄向一片灌木丛狂奔,那是展示公狼全部野性和活力的狂奔。从天而降的食狼鹰还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逼近了公狼,一只钢钩般的爪子抓住了它的后腰。公狼感到钻心的疼痛,但它没有停止狂奔,更没有像父辈那样掉转头与食狼鹰相搏。
  ⑪其实,对狼的攻击,食狼鹰的第一爪不是杀手,而是激发狼回头反击;当狼回头欲以死相拼时,食狼鹰才使出撒手锏——迅雷不及掩耳地将备用的利爪钩进狼的双眼。
  ⑫从对父母被捕杀惨痛景象的记忆中,从一次又一次同类遭捕杀血淋淋的场面中,公狼掌握了食狼鹰的伎俩。因此它克制、遏止住了自己的本能和天性,绝不回头,继续狂奔。而食狼鹰这时完全不必等待狼的回头,它完全可以用另一只爪子,抓住狼的脖颈或脑门,腾空而去。但食狼鹰墨守惯用的章法套路,固执地、坚定不移地在等待狼的回头,被狂奔的公狼拖着朝前飞。
  ⑬公狼已经狂奔到了灌木丛的边缘,食狼鹰还抱着胜券在握的信心在等待。公狼拖着张开翅膀的食狼鹰,狂奔进了灌木丛,食狼鹰被灌木丛撕扯成了碎片。
        ⑭痊愈后的公狼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狼王。
                                                                                                                                                                                                 (选自《微型小说名作选》,有删节)

(1)、阅读全文,梳理情节,完成填空。
等待寻找仇敌—— (插叙)                             ——                               ——最终获胜称王

(2)、赏析品味划线词语。
①文章第⑫节中划线的“伎俩”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②赏析第⑨节中画线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公狼冲着仇敌仰天发出一声宣战般的长啸,而后不紧不慢地小跑。

(3)、联系全文,说说“公狼最终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狼王”的原因。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微型小说,虽然篇章短小,但情节相对完整,情节设计可谓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B、小说在写公狼与食狼鹰决斗时,将公狼的狂奔与食狼鹰的从天而降写得 惊心动魄,公狼的狡猾本性一览无遗。 C、塔克拉玛干沙漠、乌孜别里山山麓、丛生的灌木、漫漫的风沙……作者为故事的发展设置了一个苍凉劲美的环境,很好地 突显公狼的形象。 D、微型小说必须“以小见大”,即通过短篇幅展示大主题。本文明写公狼与食狼鹰之间的决斗,实则是站在人类的视角去揭示社会生活的内在意 义。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有一次,由村子里人发起,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他本地好听曲子。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来会的妇女占多数,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使人不敢认识。我以一个客人身份挨桌看去,很多人都像面善,可叫不出名字。随后才想起这里是村子口摆小摊卖酸泡梨的,那里有城门边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更多的自然是赶马女孩子、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原来熟人真不少!集会表面说是避疫免灾,主要作用还是传歌。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反复唱下去,到大家熟习为止。因此在场年老人格外兴奋活跃,经常每桌轮流走动。主要作用既然是在照规矩传歌,那么不问唱什么都不犯忌讳。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除爱情故事,此外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真像是一个“歌库”(这种人在我们家乡则叫做歌师傅)。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那些卑微的母亲
①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她弓着身,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彼时,朋友正讲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她于是将身体弓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
②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的说笑声遮住。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慢慢退回去,奔向下一桌。
③每一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檫着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檫过的地,马上就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弄得一塌糊涂。她马上回过头来,重新檫一遍。
④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她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的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血丝。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那人语气凛凛地训斥:“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块呢,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拉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她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求了。
⑤逛街回来,遇上红灯。我们被交通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外,等待车辆通过。这时,马路中间正在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只绿茶瓶子。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辗上。忽然,就在我身旁一个女人猛地冲过去,几步跳到马路中间,探手捡起那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她的身后,响起一大片汽车尖厉的刹车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
⑥她一边陪笑着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瓶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我明白了,她是一个贫穷的母亲。那个瓶子,不过一两毛钱,可对她而言,可能是一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
⑦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垃圾工,摇着拨浪鼓收破烂的师傅,被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高尚,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
⑧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橘颂

郭沫若

    清晨的橘园,暮春,尚有若干残橘,剩在枝头。园后为篱栅,有门在正中偏右,园外一片田畴。左前别有园门一道通内室。园中右侧有凉亭一,离园地可高数段。亭中有琴桌石凳之类。亭之阶段,正向左,阶上各陈兰草一盆。阶下置一竹帚。园中除橘树外,可任意配置其他竹木。

    屈原年四十左右,着白色便衣,巾帻,亦由左首出场。左手执帛书一卷,在橘林中略作逍遥,时复攀弄残橘,闻其香韵。最后于不经意之间摘其一枚置于右手掌上把玩。徐徐步上亭阶,坐在阶之最上段。一时闻橘香韵,一时复举首四望。有间置橘于阶上,展开帛书,乃用古体篆字所写之《橘颂》。字系红色。用朱写成。

屈原:(徐徐地放声朗诵。读时两手须一舒一卷)

辉煌的橘树呵,枝叶纷披。

生长在这南方,独立不移。

绿的叶,白的花,尖锐的刺。

多么可爱呵,圆满的果子!

由青而黄,色彩多么美丽!

内容洁白,芬芳无可比拟。

植根深固,不怕冰雪雾霜。

赋性贞坚,类似仁人志士。

    你看那些橘子树吧,那真是多好的教训呀!它们一点也不骄矜,一点也不怯懦,一点也不懈怠,而且一点也不迁就。(稍停)是的,它们喜欢太阳,它们不怕霜雪。它们那碧绿的叶子,就跟翡翠一样,太阳光愈强愈使它们高兴,霜雪愈猛烈,它们也丝毫不现些儿愁容。时候到了便开花,那花是多么的香,多么的洁白呀。时候到了便结实,它们的果实是多么的圆满,多么的富于色彩的变换呀。由青而黄,由黄而红,而它们的内部——你看却是这样的有条理,又纯粹而又清白呀。(随手将劈开了的橘子分示其内部)它们开了花,结了实,任随你什么人都可以欣赏,香味又是怎样的适口而甜蜜呀。有人欣赏,它们并不叫苦,没有人欣赏,它们也不埋怨,完全是一片的大公无私。但你要说它们是——万事随人意,丝毫也没有一点骨鲠之气的吗?那你是错了。它们不是那样的。你先看它们的周身,那周身不都是有刺的吗?(又向橘树指示)它们是不容许你任意侵犯的。它们生长在这南方,也就爱这南方,你要迁移它们,不是很容易的事。这是一种多么独立难犯的精神!你看这是不是一种很好的榜样呢?

(选自《屈原》第一幕,有删减)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乡村教师

【银河系中心】

    在距地球五万光年的银河系的中心,一场延续了两万年的星际战争已接近尾声。在这场战役中,硅基帝国的最后舰队被碳基联邦舰队赶到银河系最荒凉的区域:第一旋臂的项端。

    现在碳基联邦舰队将完成最后一项使命:在第一旋臂的中部建立隔离带,隔离带中的大部分恒星将被摧毁,以制止硅基帝国的恒星蛙跳。隔离带一旦产生,硅基帝国将再也无法对银河系中心区域的碳基文明构成任何严重威胁。为了银河系中其他大多数的碳基生命,联邦的除星行动冷酷而无慈悲。不过在摧毁隔离带中的恒星前,将对它们进行生命的保护甄别,唯一能逃过这场绝对毁灭的方法就是被发现的生命已经具备足够的文明水平。

【地球上】

    他所在的山区,是这个国家最贫围的地区之一。但穷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那里的人们对现状的麻木。但娃们还是有指望的,那些在冬夜寒冷的教室中,盯着烛光照着的黑板的娃们,而他就是那蜡烛。

    这一次进城,肿瘤医院的医生委婉地告诉他,食道癌,还有半年。他的想法是幸好还有半年,至少能送走这届毕业班了。不管能点多长时间,发出的光有多亮,他总算是从头点到尾了。

    夜深了,烛光中,全班的娃们围在老师的病床前。

    “老师歇着吧,明儿个讲也行的。”一个男娃说。

    他艰难地苦笑了一下:“明儿个有明儿个的课。”

    “今天我们讲初中物理。物理你们以前可能没有听说过,它讲的是物质世界的道理,是一门很深很深的学问。”

    “下面讲第一定律: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就是说,你猛推一下谷场上那个石碳子,它就一直滚下去,滚到天边也不停下来。宝柱你笑什么?是啊,它当然不会那样,这是因为有摩擦力 , 摩擦力让它停下来,这世界上,没有摩擦力的环境可是没有的……”

    是啊,他人生的摩擦力就太大了。他接家挨户拉人家的娃入学,跑到县里,把跟着爹做买卖的娃拉回来上学,抬着胸脯保证垫学费……这一切并没有赢得多少感激。关键在于,他对过日子的看法同周围人太不一样,按周围人的说法,他成天想的说的,都是些不着边际的事,这是最让人讨厌的。在查出病来之前,他曾从教育局跑回一笔维修学校的款子,村子里想拿出一小部分,过节请个戏班子唱两天戏,结果让他搅了。学校倒是修了,但他扫了全村人的兴,以后的日子更难过……这些摩擦力无所不在,让他心力交瘁,让他无法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不得不停下来了。

    他想用手比划一下,但手已抬不起来了,时间不多了……

【碳基联邦舰队】

    四维波束在三维太空中以接近无限的速度到达地球,穿过那所乡村小学校舍的屋顶,很快,孩子们的数字复制体形成了。

    “开始3C级文明测试,试题1号:请叙述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力的关系。”

    孩子们说:“当一个物体对第二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第二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C文明测试试题2号:对于一个物体,请说明它的质量、所受外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孩子们齐声说:“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

    “文明测试通过!确定目标恒星500921473的3号行星上存在3C级文明。”

    “真是不可思议,在这么篇凉的地方竟会存在3C级文明!”舰队统帅感叹说。“这个行星上生命体记忆遗传的等级是多少?”

    “他们没有记忆遗传,所有记忆都是后天取得的。”值勤军官回答。

    “那么,他们的个体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是什么?”

    “极其原始的声波,以每秒1至10比特的超低速率进行交流。”

    “一个没有记忆遗传、用声波进行信息交流的物种,能创造出3C级文明?而且是在没有任何外部高级文明培植的情况下自行进化的?”舰队统帅难以置信。

    “阁下,确实如此。”

    “这个物种根本不可能在每代之间积累和传递知识,而这是文明进化所必需的!”

    “他们有一种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这个种群的各个角落,这类个体充当两代生命体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他们叫教师。”

    “教——师?”

    ……

    最高执政官说:“在银河系联邦时代,独立进化的文明十分罕见,我们应该让这个文明继续不受干扰地进化下去,对它进行观察和研究。”

    “那就把这颗恒星周固一百光年的范围列为禁航区。”舰队统帅说。

    北半球失眠的人,会看到星空突然微微抖动,那抖动从空中的一点发出,呈圆形向整个星空扩展,仿佛星空是一汪静水,有人用手指在水中央点了一下似的……

(刘慈欣/文,选自《乡村教师》,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