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练习试卷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武侯庙

杜甫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乙】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丙】

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 , 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节选自诸葛亮《自表后主》,有删改)

【注释】①伏:下对上(多用于对皇帝)陈述自己的想法时用的敬辞。②寰宇:指国家全境。

(1)、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耕于南阳 

犹闻后主  
仰于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则汉室隆       何陋 B、可计日待也     鸣之不能通其意 C、受任败军之际   能谤讥市朝 D、咨臣当世之事   其境过清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②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4)、乙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请在丙文中找出与之意思相近的语句,写在横线上。
(5)、联系三篇诗文,谈谈诸葛亮身上有哪些可贵品质。
(6)、乙、丙两文与甲诗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区别?
举一反三
请阅读下面的三则古诗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江上渔者》

(乙)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记讽齐王纳谏》

(丙)

       景公之时,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 . 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  ②陛:殿堂的台阶。  ③涂:通“途”,路上。④里:小于乡的行政单位,周代以二十五家为里。   ⑤兼月:两个月。 兼,两倍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