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手   帕
      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小的衣服分门别类地叠好。又是5月份了,她照例收拾着衣物。我躺在沙发上翻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栀子花发出浓郁的香。
    “玲珑,你看,这儿有好多条手帕呢!”母亲突然转过身来对我说,似乎很兴奋。
    “手帕?”我喃喃道,心底竟泛出一丝陌生和温馨。我放下杂志,走到母亲身旁,她正在仔细地折着每一方手帕。
    “你还记得这些手帕么?十几年的全在这儿啦。你看,这块蓝色的,还记得么?你才四岁的时候,我常用一个镍别针将它别在你的外套上,给你擦汗,看着你在我前面颠颠地跑,手帕一荡一荡的,真像一只花蝴蝶呢!”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并不看我,完完全全地沉醉在幸福的回忆中。我静静地听着,不敢吱声,我无法应和母亲——因为我什么也不记得了。
   “还有这块白色红边儿的,是你十岁那年特意订制的。看,上面还印着字哩——‘爱女玲珑十岁生日快乐’。唉,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就8年了,一眨眼的功夫。”她轻轻叹息了一下,把脸对着我,可她那慈爱的目光却让我不知所措。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记得这些往事啊,哪怕是模糊的、零碎的也好!我无法想像,为什么母亲如此细心地收藏着过往,如数家珍般道出我的点滴,她不是常常抱怨说人老了,记性坏了吗?
      我承认,我是彻底地将手帕的故事忘了,很随意地扔在了记忆的角落。况且,现在也不时兴手帕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纸巾,薄如纱,白若雪,香似兰,装在一个很精致的塑料口袋中。当我流汗了,取出一张,轻轻一擦,质感很好,且还有一阵隐约的香气,然后随手扔掉,多方便。于是很自然地,手帕便不常被人记得了。我的书包中全是柠檬香型的纸巾,手帕的概念变得淡然了,甚至要忘却。若不是母亲无意中提起,我实在无法忆起这些手帕曾属于我。
      我们这一代,我的思想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而母亲则不同,她是岁月的收藏者,永远地走在我的身后,悄无声息地拾起我遗漏的心情和初始的纯真。
      我感到眼中有些潮湿,低着头,轻声说:“妈,您怎么还记得这么多呢?”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说:“怎么会不记得呢?”她又像是在自言自语。我的泪悄然落下,是啊,怎么会不记得呢?
      因为爱着,所以记得。

(1)、本文以       为叙事线索。

(2)、母亲回忆了哪两件有关手帕的事?

(3)、请从文中找出一处描写母亲的语句,并结合此句谈谈母亲的性格。

(4)、母亲对往事如数家珍,而“我”却不记得了,这样写有何作用?

(5)、你对“我们这一代,思想上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在南极这个最不适合生命存活的地方,却最能感到生命的美丽。
        这份美丽来自顽强。在长城站西边的山麓中,有一个湖,也叫西湖,美丽如同西子,是长城站的水源。一天早晨,我去西湖边散步,下雪了,长在石头上的地衣平时灰蒙蒙的,这时顶着丛丛雪花,煞是好看。我真想采一丛作纪念,但马上为这个念头而自责,因为科考队员告诉过我“它每生长一毫米,需要一百年。这丛地衣高约四五厘米,算来有几千高寿。比起人来是“老祖宗”了,岂敢动它一指!
        这份美丽来自和谐。踏上南极的第一天,在西海岸的礁石上,巧遇渴望己久的企鹅,尽管它是孤身一只,却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欢乐。一位女考察队员“呀、呀”地惊呼着,恨不得把那只小精灵拥在怀里。小企鹅落落大方,穿着黑色的“燕尾服”,恰到好处地“吻”着女队员的手指,一派南极主人的优雅风度。 …… 作为南极的主人,它们与自己的同伴和谐相处,与初来乍到的人类结交朋友,共享天趣。人与动物,共同诠释着一个理念——“生命是平等的。”
        这份美丽来自奉献。我们走进南极那天,从“大力神”运输机上下来的还有一个须发花白的外国老头儿,和我们一起到了长城站。长城站上的中国人都认识他。开始,我并没有十分在意。后来,我们访问捷克站,才对他肃然起敬。他是捷克站站长,一所大学的教授。他的捷克站与众不同,不仅地处海峡深处,交通十分不方便,环境非常严酷,而且经费极短缺,因为它是一个民间考察站,得到的只是政府道义上的支持。他和他的伙伴生活在严寒中,没有电热器,靠风力发电照明,灯光如豆,物质的匮乏,更是捉襟见肘,当家食品是一粒粒黑豆。我们到别的站访问,带的礼物是长城挂毯。到捷克站,长城站的管理员说给老头来点实的,背去了一编织袋洋葱、土豆、苹果。老教授选择的课题,是人类在南极的生存极限,他是用自身来做实验!尽管他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但他是美丽的,因这种精神而美丽。老教授的捷克站,没有电视,没有音乐,没有充足的补给,惟有海风,惟有天簌,惟有纯净。在这样一个苦地方,老教授还不忘用海石垒成路标,路标以内不准践踏,因为那里长满苔藓,要是在这些苔藓上踩一脚,它们会停止生长二十年!
        在纳尔逊冰盖脚下,捷克老教授预支着自己的生命,用来证明人对自然可以减少索取,演算着人对自然索取与给予的正确比例,这是一种真正的科学精神。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雨中的回忆

①又是一个雨季,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眼前的景象笼罩着一层薄雾,朦胧的一片,使我的思绪追溯到我的童年。

②那是一个雨夜,半夜时,高烧不退的我,说着梦话,那是一个可怕的梦。父亲着急地一把抱起我,冒着大雨往医院跑。我依稀记得,当时父亲脸上挂满了水珠,是汗水、是雨水、还是泪水?!然而他用衣服把我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我的脸往他宽大的胸怀里扣,不让一点雨侵袭我。家离医院虽不远,但还是走得很艰难,因为我那时已经是读小学了,所以体重不见得轻。那是我不幸的雨夜,又是我幸福的雨夜

③父亲是个细心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母亲就比较粗心大意一点。从小身体就不好的我,没少让父亲操心,他戒了八年的烟,也是为了照看病中的我,为了不让自己瞌睡而再次吸上的。

④很小的时候我就被外婆村子里的人笑称是父亲的“宝贝”,一直到现在,村子里的老人碰到我还是叫我“张宝贝”(我姓张)。别人虽然这样叫我,但父亲对我没有丝毫的溺爱。他从来都是很严肃的,对我好的方面从来不过分的夸奖,做错了事也从不包庇。他爱读书,偏因种种原因初中未毕业便退了学,所以我知道他把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虽然从来都不曾要求我要做到怎样好。

⑤如今我在异地读书,这便增加了父母对我的牵挂,父亲很少打电话来,每次也没有太多的言语,只要听到我的声音,相安无事足矣。至爱无言啊!

⑥忘不了的雨季,父亲为了我能继续深造,带着沉重的步伐,南下寻找打工机会,望着他上车的背影,我的心不禁一阵酸楚,努力控制自己,眼泪还是禁不住流下来,泪水,雨水混成一块儿。当他因就业无门,无奈返回,他的眼里充满了歉意。我对他说:“爸,只要您身体好,比什么都重要。”

⑦我知道他很苦,我心里也很疼,这雨就像我的泪水,这雨就寄托着我对父亲的思念。

⑧我想,人世间没有什么情感能比亲情更重的了。对我而言,没有什么比父亲对我的爱更重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