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汉字真有趣 同步练习题

课外阅读。

耳朵在此

    新上任的知县是山东人,因为要挂帐子(蚊帐),他对师爷说:“你给我去买两根竹竿来。”

    师爷把山东腔的“竹竿”听成了“猪肝”,连忙答应着,急急地跑到肉店去,对店主说:“新来的县太爷要买两个猪肝,你是明白人,心里该有数吧!”

    店主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懂了,马上割了两个猪肝,另外奉送了一副猪耳朵。

    离开肉铺后,师爷心想:“老爷叫我买的是猪肝,这猪耳朵当然是我的了……”于是便将猪耳包好,塞进口袋里。回到县衙,向知县禀道:“回禀太爷,猪肝买来了!”

    知县见师爷买回的是猪肝,生气道:“耳朵哪里去了!”师爷一听,吓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耳……耳朵……在……在我……我的口袋里!”

(1)、知县真正需要的是,而不是。师爷把听成了 ,也就买成了
(2)、知县要买竹竿的原因是
(3)、知县看到师爷买的是,很生气,问“耳朵哪里去了?”这是知县问的“耳朵”指的是,师爷听成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蛙声十里出山泉

    有一次,大作家老舍先生给国画大师齐白石出了这样一句诗:“蛙声十里出山泉。”他希望齐白石根据这句诗画出一幅画来。

    在一般人看来,这句诗是个很难画的题目。因为在一幅画上,既要表现出蛙声,又要表现出十里山泉的景象;不仅要有声响效果,而且要有空间的距离。究竟怎样才能画出这样的画呢?老舍先生岂(qǐ)不是在难为这位老画家吗?然而经过几天的构思,齐白石竟按照老舍出的题目把画完成了。当这幅画展现在老舍先生面前的时候,老舍一边欣赏着画面,一边连连称赞。从此,这幅画就成为齐白石绘画中的一张名作了。

    这幅画究竟是如何描绘这一句诗的呢?我们只要欣赏一下画面就知道了:画面上,画有长满青苔的乱石山。一道清泉自乱石山中飞流而下,几只活灵活现的小蝌蚪顺着清清的泉水,摇摆着小尾巴被冲了下来,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 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图画啊!画面上虽然没有画青蛙,但是这些小蝌蚪却给人以暗示,使人感到,在山泉的深处仿佛听到了一片朗朗的蛙声。当我们看着飞流的泉水,就会联想到十里之外的优美景色……蛙声伴着泉水的声音,仿佛奏着迷人、动听的交响乐。

    这幅画以形写神,通过蝌蚪和泉水让观者体会到无法听到的水声和蛙声。此外,这幅画还能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看画的人虽身在画前,思路却早已在十里山泉之外了。难怪老舍先生看到这幅画时,连声称赞齐白石老先生构思巧妙呢!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爱深深

    ①“很抱歉,儿子,我们没钱。”这句话真是字字如雷,似要敲碎我的心灵。那是1964年,我13岁,正值崇拜偶像的年纪。我迷恋甲壳虫乐队,剪了同样的发型,拥有一把挺好的吉他,独缺音箱。而我必须有一个音箱,否则不能组织自己的乐队。所以爸爸的话刚出口,我觉得甲壳虫乐队的《失落者》仿佛专为此而唱。

    ②但同往常一样,爸爸总有办法实现我的愿望。“咱们自己做!”他说。

    ③自己做?我满心怀疑,但别无选择。从此,日复一日,爸爸牺牲所有的闲暇时光,和我一起为做“咱们自己的音箱”挑选木材、喇叭、蒙在音箱上的编织布料,甚至毫不足道的(nián)(jiāo)。终于,我们完工了,我也将组队参加学校的比赛。但我心底始终有个疑惑挥之不去:花在材料上的钱几乎可以直接买一个音箱,我们为什么自己做呢?

    ④比赛的日子到了。当我去后台时,竞争者们陆续来查看我的家当。最后自制的音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有人问:“什么牌子的?自己做的吗?”我窘得无言以对,只能坦白“招认”:“是的,我爸爸和我一起做的。”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由不屑变得十分羡慕,甚至有些妒忌:“唉,我爸爸从来不和我一起做这些事。”

    ⑤羞愧顿时烟消云散,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我有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爸爸!”他可以无私地奉献他的时间和精力,只是为了陪我美梦成真。这时,我看到爸爸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正对我微笑。

    ⑥我的乐队最终没能获奖,因为自制音箱的音乐不够流畅、华美。但我没有感到太多的沮丧,我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