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7课《可贵的沉默》同步练习

发展练习。

母爱,是那么伟大。

       那一天,我真正懂得了母爱

      记得那天夜里,北风呼呼地刮着,我感觉特别难受。妈妈赶紧给我量体温:38度,我发烧了。妈妈急忙用凉水沾湿了毛巾,轻轻地放在我的额头上,给我降温。过了一会,妈妈又给我量了一次,发现体温不但没降下来,反而升高到了40度。妈妈急了,立刻给我穿上厚厚的羽绒服,抱起我就向医院跑去。到了医院,医生为我开了药,打了针。

      夜深了,北风仍旧刮着。妈妈抱着我,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家走。寒冷的北风吹着妈妈的脸,可妈妈的脸上冒着热气。我紧紧地靠在妈妈温暖的怀里,激动的泪水不住地流下来,润湿了妈妈的衣服。我在妈妈的怀里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甜蜜的梦乡。我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自己的床上,妈妈却靠在椅子上睡着了。看着妈妈疲倦的样子,我不敢翻身,生怕吵醒了妈妈。

      母爱,是那么伟大。

(1)、读一读,辨一辨。

量体温(liáng  liàng )   降温(jiàng  xiáng  )

(2)、填上合适的词语,再读一读。

的北风           的怀抱

的梦乡           的母爱

(3)、从短文中找出能表达“母爱”的句子

(4)、结合你的生活,你认为什么是母爱?说说为什么母爱是伟大的?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帽子和鸟窝

    山坡上有一片青青的草地。一群小男孩在草地上翻哪滚哪.痛痛快快地耍闹着。直到报时鸟叫“不早了,不早了”,他们才想起已经是下午了,于是就一窝蜂地跑下山去。

    突然,翔翔一摸脑袋,惊叫起来:“帽子!我的帽子丢在草地上了 !”

    大家又爬上了山坡,帮翔翔去找帽子。还好,帽子还在草地上。咦!那是什么?蹲在帽子里,朝孩子们一探头,又一探头。孩子们嚷起来:“松鼠!一只大松鼠!”

    孩子们的叫声太大,把松鼠吓跑了。松鼠跑得太慌张,腰被帽子上的带缠住了。它一跑,帽子也被拖走了。孩子们追呀追呀,一直追到松树林里。松鼠更慌了,急忙爬上一棵松树,帽子也被带到树上去了。

    孩子们望望拖着帽子蹲在树上的松鼠,挠挠脑袋,无可奈何地下山去了。

    第二天,翔翔找了几根又细又长的竹竿,约了他的小伙伴,走进松树林,要把松树上的帽子挑下来。他们走到那棵松树下面一看,松鼠不在了。这回,那只大松鼠可没有再把帽子带走,绸带挂在树枝上,帽子像一个篮子似的吊着。

    翔翔和小伙伴举起又细又长的竹竿,就想去挑帽子。忽然,一只美丽的鸟儿衔着几根干草,飞进帽子里。“这只鸟要干什么?”“它要在帽子里做窝。”“做窝?是要下蛋吗?”“下了蛋,是要孵小鸟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翔翔说:“我不要帽子了!让鸟儿在里面做窝吧!”

    “听翔翔的,我们听翔翔的!”

    孩子们丢下竹竿,又一窝蜂地跑下山去。

阅读下列内容,回答问题。

(二)“紫斑牡丹”的传说

    明末,有位清贫之士,学识渊博,且擅长琴棋书画,只因看破“红尘”,拒官避世,削发为僧,隐居于太白山白云寺,法号“释易寿”。

    此寺依山傍水,景色秀丽,院内广植牡丹花草。易寿在寺院中除了勤于佛事外,闲暇之时,几乎都用来研墨作画。他尤其善画牡丹,所作之画,细腻逼真,宛若天成。凡观者,无不拍手叫绝。

    易寿作画的名声很快传遍方圆百里,求画者络绎不绝。

    一年春日,谷雨前后,牡丹争相竞开,引得八方善男信女前来朝山拜佛现花,以图富贵,吉祥,安康。

    这日午后,易寿正在院中对着牡丹作画,忽听院前人声嘈杂,抬头望去,远处有几个庄丁打扮的人,簇拥一位富贵之相的“胖子”。大摇大摆向这边走来,走到近处,方看清是当地有名恶霸“王大癞”,此人一向横行乡里,欺压百姓。无恶不作。

    “王大癞”走到易寿跟前,见其一手好画,垂涎三尺,急待得到,便唆使庄丁上前索取。易寿何等人格,岂能与“王大癞”为伍,当下拒绝。“王大癞”恼羞成怒,硬逼其交画一幅,易寿毫不示弱,将画撕烂,将毛笔投入砚台中,愤然而去。“王大癞”见围观的人们群情激愤,无可奈何。只得悻悻而去。

    谁知,从那砚台内溅出的笔墨,正好落在附近几棵牡丹的花瓣上,又顺着花辫流至花辫基部。凝结成块块紫斑。

    以后,每年花开时节,人们到此,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花上的紫斑,由是称其为“紫斑牡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