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北京市西城区第十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集贤校理丁君墓表(节选)

欧阳修

    君讳宝臣,字元珍,姓丁氏,常州晋陵人也。其为人外和怡而内谨立,望其容貌进趋,知其君子人也。居乡里,以文行称。少孤,与其兄笃于友悌。兄亡,服丧三年,曰:“吾不幸幼失其亲,兄,吾父也。”

    君治州县,听决精明,赋役有法 , 民畏信而便安之。其始治剡也如此,后治诸暨,剡邻邑也,其民闻其来,欢曰:“此剡人爱而思之,谓不可复得者也。今吾民乃幸而得之。”而君亦以治剡者治之。由是所至有声。及居阁下,淡然不以势利动其心,未尝走谒公卿;与诸学士群居恂恂,人皆爱亲之。

    国家自削除僭伪,东南遂无事 , 偃兵弛备者六十余年矣,而岭外尤甚。其山海荒阔,列郡数十,皆为下州,朝廷命吏,常以一县视之,故其守无城,其戍无兵。一日智高①乘不备,陷邕州,杀将吏,有众万余人,顺流而下,浔、梧、封、康诸小州所过如破竹。吏民皆望而散走,独君犹率羸卒百余拒战,杀六七十人,既败,亦走。

    初,贼未至,君语其下曰:“幸得兵数千人,伏小湘峡,扼至险,以击骄兵,可必胜也。”乃请兵于广州,凡九请,不报。又尝得贼觇者一人,斩之。

    贼既平,天子以君尝请兵不得,又能拒战杀贼,故他失守者皆夺两官,而君夺一官。已而知其贤,复召用。以治平四年四月某甲子,暴中风眩,一夕卒,享年五十有八。

    君之平生,履忧患而遭困厄,处之安然,未尝见戚戚之色。其于穷达寿夭,知有命,固无憾于其心,然知君之贤,哀其志而惜其命止于斯者,不能无恨也。于是相与论著君之大节,伐石纪辞,以表见于后世,庶几以慰其思焉。

    熙宁元年六月十四日,庐陵欧阳修述。

【注释】①智高,指北宋中期广西的少数民族起义军首领侬智高。

(1)、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尝走公卿                     谒:拜见 B、兵弛备者六十余年矣             偃:训练 C、九请,不报                     凡:一共 D、又尝得贼者一人                 觇:窥探
(2)、下列加下划线虚词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为人外和怡内谨立     履忧患遭困厄 B、淡然不势利动其心       天子君尝请兵不得 C、处之安                 然知君之贤 D、未尝见戚戚色           于是相与论著君大节
(3)、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听决精明,赋役有法 审理断案精明,(分派)赋税徭役很得法度 B、而君亦以治剡者治之 而丁君也用治理剡县的方法来治理诸暨 C、国家自削除僭伪,东南遂无事 自从朝廷削除了地方割据的政权,国家东南也就没有什么叛乱发生了 D、故其守无城,其戍无兵 因此这些州郡的守备并不需要城墙,这些地区的戍卫也不需要士兵
(4)、下列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君早年丧父,他对兄长的感情如同对父亲的感情。 B、无论是剡县还是诸暨,百姓对丁君都既敬畏又信服。 C、丁君对智高的反叛早有预见,只因援军不得而未果。 D、平叛之后,天子因赞许丁君的表现,对他处罚较轻。
(5)、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剡人爱而思之,谓不可复得者也。今吾民乃幸而得之。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程千里列传

    程千里,京兆人。身长七尺,骨相魁岸,有勇力。本碛西募人,累以戎勋,官至安西副都护。天宝十一载,授御史中丞。十二载,兼北庭都护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后有诏移献忠部落隶幽州,献忠素与禄山有隙,惧不奉诏,乃叛归碛北,数为边患。玄宗愤之,命千里将兵讨之。

    十二载十一月,千里兵至碛西,以书喻葛禄,令其相应。献忠势穷,归葛禄部。葛禄缚献忠并其妻子及帐下数千人,送之千里,飞表献捷,天子壮之。十三载三月,千里献俘于勤政楼,斩之于朱雀街,以功授右金吾卫大将军同正,仍留佐羽林军。禄山之乱,千里于河东召募,充河东节度副使、云中太守。

    十五载正月,上党郡长史、特进,摄御史中丞,以兵守上党。贼来攻城,屡为千里所败,以功累加开府仪同三司、礼部尚书、兼御史大夫。

    至德二年九月,贼将蔡希德围城,数以轻骑挑战。千里恃其骁果,开悬门,率百骑,欲生擒希德。劲骑搏之,垂将擒而希德救兵至,千里敛骑而退,桥坏坠坑,反为希德所执。仰首告诸骑曰:“非吾战之过,此天也!为我报诸将士,乍可失帅,不可失城。”军人闻之泣下,昼夜严兵城守,贼竟不能拔。千里至东都。安庆绪舍之,伪署特进,囚之客省。及庆绪败走,为严庄所害。

    其年十二月,上御丹凤楼大赦 , 节文曰:“忠臣事君,有死无贰;烈士徇义,虽殁如存。其李橙、卢奕、袁履谦、张巡、许远、张介然、蒋清、庞坚等,即与追赠,访其子孙,厚其官爵,家口深加优恤。”自是赦恩,无不该于节义,而程千里终以生执贼庭,不沾褒赠。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七下列传第一百三十七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曾樱,字仲含,峡江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历郎中。天启二年,稍迁常州知府。樱持身廉,为政恺悌公平,不畏强御。屯田御史索属吏应劾者姓名,樱不应。御史危言恐之,答曰:“僚属已尽,无可纠,止知府无状。”因自署下考,杜门待罪。抚按亟慰留,乃起视事。织造中官李实迫知府行属礼,樱不从。实移檄以尔汝侮之,樱亦报以尔汝,卒不屈。无锡高攀龙,江阴缪昌期、李应升被逮,樱助昌期、应升赀,而经纪攀龙死后事,为文祭之,出其子及僮仆于狱。宜兴毛士龙坐忤魏忠贤遣戍,樱讽士龙逃去。上官捕其家人,赖樱以免。武进孙慎行忤忠贤,当戍,樱缓其行。忠贤败,事遂解。崇祯元年以右参政分守漳南。九莲山贼犯上杭,樱募壮士击退之,夜捣其巢,歼馘殆尽。士民为樱建祠。母忧归。服阕 , 起故官,进按察使,分巡福宁。红夷寇兴泉樱请巡抚邹维琏用副总兵郑芝龙为军锋果奏捷及刘香寇广东总督熊文灿欲得芝龙为援维琏等以香与芝龙有旧疑不遣。樱以百口保芝龙,遂讨灭香,芝龙感樱甚。十年冬,帝信东厂言,以樱行贿谋擢官,命械赴京。士民以樱贫,为醵金办装,耆老数千人随至阙下,击登闻鼓讼冤。帝命毋入狱,俟命京邸。

    寻以衡、永多寇,改樱湖广按察使,分守湖南,给以敕。时贼已残十余州县,而永州知府推官咸不任职。樱荐苏州同知晏日曙、归德推官万元吉才。两人方坐事罢官,以樱言并起用。其后唐王称号于福州。令掌使部,寻进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文渊阁。王驻延平,令樱留守福州。清兵破福州,樱挈家避海外中左卫。越五年,其地被兵,遂自缢死。

(节选自《明史·曾樱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也。以豪杰役使徒云陵。霸少学律令,喜为吏,武帝末以待诏入钱赏官,补侍郎谒者,坐同产有罪劾免。后复入谷沈黎郡,补左冯翊二百石卒史。自武帝末,用法深。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尚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会宣帝即位,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庭中称平。三岁,宣帝下诏以霸为颍川太守。时上垂意于治,数下恩泽诏书,吏不奉宣。太守霸为选择良吏,分部宣布诏令,令民咸知上意。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然后为条教,置父老、师帅、伍长,颁行之于民间,劝以为善防奸之意,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畜养,去食谷马。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务在成就全安长吏。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或问其故,霸曰:“数易长吏,送故迎新之费及奸吏缘绝簿书盗财物,公私费耗甚多,皆当出于民,所易新吏又未必贤,或不如其故,徒相益为乱。凡治道,去其太甚者耳。”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征守京兆尹秩二千石坐发民治驰道不先以闻又发骑士诣北军马不适士劾乏军兴连贬秩有诏归颍川太守官以八百石居治如其前前后八年,郡中愈治。……后数月,征霸为太子太傅,迁御史大夫。五凤三年,代丙吉为丞相,封建成侯,食邑六百户。为丞相五岁,甘露三年 , 谥曰定侯。

(节选自《汉书·循吏传》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古之相其君而成不世之业者,其皆与天下共焉而不以己与者乎? 未尝无所立,而泊然其不敢居;不能无所长,而谦然其不敢恃。守此而犹有意外不可尽睹之情挽乎其间,则虽有不韪之名,犹受而甘之。君子之道,合天地万物为一体,以己与焉,则阻隘闺隔,不联不贯,而况相天下者,其物情国经,珠才积势,取给于赞决,有非以一己能遍察而独承者 , 其不敢居且恃,道固然也。

操瑰玮孤特之行,竣于矜己收其声;持专决督厉之用,必于责人以速其效,是卑处敢地效一官者则可尔。据宰相之尊,将奉其君以厘新大业,天下方习其旧而不吾信,而欲以是道行之,纵能行雅度于外,亦难掩杂念于心。姑而 , 中而胜,终而固争,迨夫情愤惋而词乖激 , 天下始不胜其弊矣。矜己而卒于谤责人而卒于叛背于道而求济宜其难矣

宋荆国王文公尝相神宗,悯日弱之势,睹积弊之时,方欲变法更制,举其主于尧、舜。而公以平生卓绝之行,精博之学,处得君之地。观其注意排手,规局旨趣,三代以来,一人而已。然其时,每一法出,则天下皆骇而争,攻击疏分,曾无虚日。公不安而去,虽其所尝荐引者,皆起而攻之,至谓为邪,而靖康之祸,或归其于公。庸常守成,苟以自度,犹得辞其过于后,而公以尧、舜、伊、周之心,卒用为罪,其亦宜公之不服。嗟夫,如公者,岂非所谓瑰玮孤特之行,欲胜天下以长,而专决督厉之用,欲暴天下以所立者与? 公既以其高自处,而视天下莫并己,才智老成威背而去,去而莫与共事者,斯奸人乘间入。反复排击之余,法制数易,民眩于听,官易其常,始累然失其平和敦庞之气。归基祸之过于公,于情未称,亦抑有由也。然公文章根柢六经,贯彻三才,其体简劲精洁,宜为后学效法而传诸久远。

德安吉阳何先生巡抚江西,悉厘百工,表章往哲,刻公集于抚州,而命沐为序。沐尝从先生得闻天地万物一休之学,辄以此公文,且用以告后之相天下者

(取材于王宗沐《临川先生文集序》)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