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豫不决,事又寝。(《新百喻经》)
      【注释】①颠踬(diān zhì):跌倒、摔跤。 ②下房:仆人住的房子。③寝:息,止。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①公之(        )           ②下房不(       )

(2)、下列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修路径直通向山,安放栏杆保护他们,又有什么担忧呢? B、修路让他们通过,设计栏杆护住山,又有什么担心的呢? C、开辟一条小路来通行,设置栅栏来保护,又有什么担心的呢? D、开辟一条通人的小路,建设护人的栅栏,又有什么担忧的呢?
(3)、鲁公治园的行为表现可以概括为“         ”。(用文中的词语概括)

(4)、鲁公之父、妻、家人阻止治园的理由各不相同,但他们认识上的局限性是相同的,即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 , 今子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乃西至秦,说惠王,弗用,乃东之赵,赵相奉阳君弗说之。去游燕,岁余而后得见。

(选自《史记·苏秦列传》)

【注】①说:劝说,说服。②少:轻视,贬低。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下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 麦田浅鬣寸许。凡曝沙之鸟 , 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 , 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选自袁宏道《满井游记》)

【注】①偕:一同。②脱笼之鹄: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③冰皮:冰层。④乍:刚刚,开始。⑤匣:镜匣。⑥娟然:美好的样子。⑦如倩女之韻(huì)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像美丽的少女洗好了脸刚梳好髻鬟一样。⑧披风:在风中散开。⑨麦田浅鬣寸许:麦苗高一寸左右。鬣(liè):兽颈上的长毛,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⑩曝沙之鸟: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⑪毛羽鳞鬣:泛指一切动物。⑫未始无春:未尝没有春天。⑬堕事:耽误公事。堕,坏、耽误。

为纪念范文正公逝世972周年,小东同学收集整理了相关资料,对其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协助小东完成相关任务。

范仲淹资料汇总

生平

对应时期的文献

公元 989 年,生于徐州,次年父亲病逝

【资料一】修学时最为贫窭 , 与刘某同在长白山僧舍,日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十数茎,醋汁半盂,少入盐,暖而啖之,如此者三年。

(节选自彭承《墨客挥犀》卷三)

公元 1015年,进士及第,时年 26岁

公元1026 年,任府学主管,时年 37 岁

【资料二】公丁母忧,寓居南都,晏丞相殊请掌府学。公常宿学中,训督有法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夜课诸生,读书寝食,皆立时刻。往往潜至斋词之,见有先寝者诘之,其人给云:“适疲倦,暂就枕耳。”问:“未寝之时观何书?”其人妄对。则取书问之,不能对,罚之。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当用意,亦使学者准以为法。由是,四方从学者辐辏。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也。

(节选自《范仲淹全集》)

公元1034 年,范仲淹任职苏州,治理水患。

【资料三】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江上渔者》)

公元1036年,被贬饶州,时年 47 岁

【资料四】迥与众流殊,发源高更孤。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 势斗蛟龙恶,声吹雨雹粗。晚来云一色,诗句自成图。

(范仲淹《瀑布》)

公元 1046 年,被贬邓州,时年 57 岁

【资料五】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注释】①贫窭(jù):贫乏,贫穷。②齑(jī):腌菜或酱菜。③诇(xiòng):侦察,查看。④绐(dài):欺骗。⑤辐辏:人或物聚集,像车辐集中于轮轴一样。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