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韩愈《马说》(节选)和岳飞《论马》(节选),完成题。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节选自韩愈《马说》)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 , 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节选自岳飞《论马》)
       注:①啖:吃. ②介:披上战甲。③比:等到。④自午至酉:相当于现在从中午11时到晚上7时。⑤褫(chǐ):解除。

(1)、解释加线词语。
①才美不外见(        )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③日啖豆至数斗(      )     ④褫鞍甲而不息、不汗(     )

(2)、与例句中的“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若无事然

A、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B、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C、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D、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3)、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然 非 精 洁 则 宁 饿 死 不 受 。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5)、在第二段文字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                    

(6)、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选段一】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段二】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闻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縻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选自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①庞安常:名安时,字安常,宋代薪水人。世代从医,颇有名气。②王逸少: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③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因为年老就唱起“黄鸡催晓”、朱颜已逝那种消极悲观的歌曲。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