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西桂林市2018-2019年中考语文5月适应性训练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秦始皇奇遇UFO探秘

    ①中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度之一。古代中国在数学和天文学上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果说外星人和他们的“飞碟”真的曾经访问过我们这个星球,那么,古代的中国必然也是他们访问的对象之一。这样,古代的中国人必然也看到UFO或其蛛丝马迹。

    ②除我国古籍中原有记载的UFO和近代UFO事件外,难以解释的图饰文物和古岩画均有大量发现。如西安半坡氏族的“飞头”图饰文物之谜,内蒙狼山的奇特岩画之谜等。这些实物是否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外星人曾涉足中华大地呢?

    ③信安郡(今衢州市)石宝山上,有一个天然石洞,高、宽、长各20多米,天生石梁和游龙凌空。梁上有一条石缝,号称“一线天”,鬼斧神工,妙手天成。晋代时,有个名叫王质的人上山砍柴,无意中发现了这个石室,看见两个童子正在洞中边下棋边唱歌,怡然自乐。王质大为惊异,想看个究竟,就站在一旁边听歌、边观棋。两个童子的棋路古怪精妙,王质看得津津有味,情不自禁地点评感叹起来。走了几局,童子忽然对王质说:“怎么还不回去?”王质这才记起误了砍柴,忙举起手中的斧头,谁知斧柄已经烂尽。他顾不得砍柴,急忙寻路下山,可来时的路再也找不到了。他好不容易才回到村里。但熟人一个也没见到,只凭自家屋旁的太白井方依稀辨认出自己的家。他问了许多老人,都说有个老祖宗进山砍柴,一去不复返。王质方知人间已换了好几个朝代,真可谓“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④其实这神奇的故事并非荒诞不经。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就曾做过这样的阐述:速度达到光速时,时间就会变慢。也就是说,如果有人乘坐速度达到光速的航天工具遨游世界,等他重返地球时,他的妻子早已变老,石宝山的故事就将重演。

    ⑤这个故事是否可以说明,早在13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与外星人接触过了呢?《拾遗记》卷四记载这样一件奇事:“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论波舟’。其国人长十丈,编鸟兽之毛以蔽形。始皇与之语及天地初开之时,了如亲睹。”而且此宛渠民能“日游万里”。他们还掌握着惊人的高效能源,若用于夜间照明,只需“状如栗”的一粒,便能“辉映一堂”,倘丢小河溪之中,则“沸沫流于数十里”。

    ⑥这件事倘若真有,使人顿生奇想,用外星来客的观点给予解释便顺理成章了:一群具有高度文明的外星人很早就来到了地球并建下了基地,称之为宛渠国,他们对地球进行详细的观察研究。这群外星人掌握着对现代地球人来说也是异常发达的科学技术,他们大多活动于占地球表面积2/3的海洋之中,他们的交通工具是被称为“论波舟”的潜水船,这船“形似螺”,与今天所讲的飞碟很相像。对于蛮荒时代的地球,他们“了如亲睹”。对于人类社会的重大进步和生产活动,比如“少典之子采首山之铜,铸为大鼎”之类事情,他们甚为关心。他们曾赶到现场考察,结果看见“三鼎已成”。他们对当时中国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生产的重大成果,也都“走而往视”。

    ⑦外星人在古代光临过地球的传说,中外都有。而《拾遗记》所记这件事的独特之处在于:这些外星人与当时称雄一方的秦始皇发生了十分友好的接触,并且谈古说今,介绍来历。那么这群外星人为什么不帮助地球人呢?看来,他们大约始终恪守着“不介入”的立场吧。当然,这仅是一种推测而已。

(选自《世界UFO未解之谜》有删改)

(1)、选出理解与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两个“之一”从范围上加以限制说明,用语很有分寸。 B、第③段叙述王质的故事,说明神话传说并非全是荒诞之言。 C、近代UFO事件给科学家很多启发,由此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D、从《拾遗记》记载秦始皇与外星人交住的事例来看,外星人也许光临过地球。
(2)、对下面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信安郡(今衢州市)石宝山上,有一个天然石洞,高、宽、长各20多米。(列数字) B、《拾遗记》卷四记载这样一件奇事:“有宛渠之民……了如亲睹。”(引资料) C、对于人类社会的重大进步和生产活动,比如“少典之子采首山之铜,铸为大鼎”之类事情,他们甚为关心。(举例子) D、他们的交通工具是被称为“论波舟”的潜水船,这船“形似螺”,与今天所讲的飞碟很相像。(打比方)
(3)、下列诗句所用典故与选文中石宝山传说一致的是(    )
A、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B、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蓬山此云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远离自然,才能保护自然

(美)利努斯·布罗姆奎斯特等

      ①对于这位只肯让我们称她为贝尔纳黛特的村民而言,生活就是一场无休止的战斗。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维龙加国家公园旁,有几小块种植着玉米、小米和红薯的田地,贝尔纳黛特和她的邻居们,就是靠这些田地勉强维持着自己与子女的生活。她在去年告诉我们说,从国家公园内走失的狒狒和大象为了觅食,不断侵袭她的红薯地。农民的极度贫困也为自然环境带来了恶劣影响。世界上仅存的不到900只山地大猩猩中,有大半数都以维龙加国家公园为家,这里也生存着一些濒临灭绝的大象和羚羊。公园内的森林,正在承受着来自木炭贸易的压力,2007年,当地的木炭黑帮杀害了公园内的7头大猩猩,以此报复公园对非法砍伐的打击行动。近年来,维龙加国家公园内的300只大象中,先后有250只遭到了偷猎者的猎杀,这可能也得到了当地那些不堪园内动物之扰的居民的默许。

      ②过去几百年里人类不断增长的财富,在整体上,都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但是在自然保护的最前线,人们与原始森林、生物多样性热点以及濒危生物亲密共处的地方,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的,却往往是极度的贫困。

③而生产力的提高,或许可以掌握21世纪自然保护的关键,就像日本的呜村茂治农场所展示的那样。嶋村在一处原为索尼芯片工厂的地方,监管着一座面积2.5万平方英尺的农场。所有作物都在室内环境中安全地生长。他将水、肥料和17,500盏LED照明设备结合在一起,每天可收获多达1万棵生菜——是普通农场每平方英尺产量的100倍还多,而用水量仅有普通农场的10%,生产的垃圾也仅有普通农场的20%。人类占用了全世界约半数的无冰陆地表面,大部分都用于生产食物。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人口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很可能会在今后几十年里达到顶峰并开始衰减。

      ④这种现象就叫做解耦,将人类的贫困同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而恶化分离开来,忽略它们之间的联系,阻止人与自然环境恶性关系的循环,并采取措施解决人类需求这个主导性问题。而这就意味着人们可以在提高自身生活水平的同时,减轻对环境的破坏。人类对食物、资源和能源的需求在不断升级,在这种情况保护残存野生环境,将需要加速解耦。就目前看,人类应该而且能够做的是,加快城市化步伐,并运用科学技术加强现代集约化农业建设。这个想法或许听上去有悖常理,但是,在一些国家,特别是那些发达国家里,人们对土地的大部分破坏活动,均已开始趋缓,甚至有所减少。举个例子,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效能的提高,现在人均需要的耕地面积,只相当于50年前的一半。于是,在美国和欧洲的大部分地方,边边角角的耕地均在逐渐恢复成森林。

      ⑤社会变迁将会进一步扩大这些趋势。目前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城市里,到本世纪中叶,该比例将达到70%。随着农村人口不断迁入城市,出生率将会出现急剧下降。因此许多人口统计学家认为,在2100年之前全世界人口就会达到峰值并开始下降。农村人口的外流,也会带动其他可相互促进的方面提高效率,从而同时促进了经济与资源生产力的增长。

      ⑥对于21世纪的自然保护工作来说,意义应该十分明确了。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仍然是解决措施之一。但是,若不解决这个供需等式的需求端,真正的栖息地保护即便有实现的可能,也会相当困难。要在这方面取得成功,就需要用人类技术取代自然资源,开发和加入现代能源,这样做已是势在必行。可以期待,野生动植物会从“万劫不复”的处境中幸免于难。同时,大家都很清楚,人类对自然的索取甚或掠夺是“竭泽而渔”“杀鸡取蛋”式的,也是毁灭式的,65%以上的自然资源、能源是非再生的,如果不能通过科学技术创造资源和能源,必然会有走到“山穷水尽”末路的那一天。当今世界有20亿人口依然依赖着木柴和牲畜粪便等固体燃料。让所有人都改用便宜、清洁而且充足的能源技术,是在不伤害环境的前提下,改善人们生活的关键所在。

      ⑦什么工具可以减少我们的环境足迹,已经显而易见。要抓住这些机会,就需要环保主义者将重点放在基础设施与技术政策上,这些在以往并不在他们的关注范围之内。若不实现加速解耦,保护区就无法抵抗人类对食物与能源不断增长的需求,而维龙加国家公园里的大象和猩猩们也将面临厄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能弯曲的屏幕将怎样改变生活

雷册渊

    ①电视变成挂在墙上的一个画轴,电脑能一键自动收卷成钢笔大小随身携带,手环摘下来铺平就成了智能手机……未来生活中,显示将无处不在,而柔性显示或许就能让这些畅想变为现实。那么,备受终端厂商青睐和大众期待的柔性屏是什么?我们的生活又将因此产生怎样的改变?

    ②柔性屏就是柔性显示屏幕的简称。它主要采用OLED技术(有机发光二极管)以实现创新突破。

    ③众所周知,玻璃是很难弯曲、折叠的,而塑料则可以任意弯曲。传统的显示屏都是以玻璃作为基板材料;而柔性屏则是以塑料作为基板材料,再加上各种功能层和部件构成的显示屏。因此柔性与刚性相对,主要是基板材料不同。

    ④目前,人们常用的电脑、电视、手机显示屏大多采用的是液晶显示技术(LCD)。液晶自身不能发光,因此需要背光源、偏光片、彩色滤光膜等繁复的组件,屏幕的厚度很难降下来。常见的LCD显示屏就像三明治一样,由两片玻璃夹着液晶材料,主要靠后面的发光部件提供光源,从而显示出缤纷的颜色。

    ⑤与液晶显示技术不同,OLED显示技术主要依靠材料自发光。它不再需要背光源、彩色滤光片等部件,只需要一片充当底层的基板材料,通过蒸镀到基板上的显示材料就能使屏幕发光。这些显示材料本身就很轻薄,因此OLED显示屏要比LCD显示屏轻薄不少。

    ⑥进一步说,由于基板材料已经从玻璃换成了塑料薄膜,屏幕变得可弯可折、能屈能伸。因此,柔性屏的概念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

    ⑦可弯曲、可折叠、低耗能的屏幕,给了终端厂商巨大的想象空间,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各种崭新的变化。这不仅体现在手机领域,还有家用电视、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器、可穿戴设备等等。

    ⑧未来汽车的中控区域或许会“消失不见”,更大更宽的车内空间不是梦。柔性显示屏幕更适合汽车内部的复杂空间,汽车中控区域将会集显示、按键等交互设计于一体。想象一下,当汽车里厚重的中控台变薄了,甚至可以收卷安置在后视镜上,车内空间必然会增加不少。未来我们的家居生活可能会更智能。柔性屏幕让显示无处不在,当屏幕贴在水杯上,每天喝水时联网的显示屏会报出你当天的健康数据;当屏幕贴在冰箱上,不用打开冰箱门,显示屏就会告诉你今天该做什么饭……

    ⑨目前,相比于大屏的领域,OLED在柔性领域的发展有一些滞后,这是因为柔性显示要求的技术条件更高。

    ⑩首先,柔性显示需要一个柔性的基板,而目前的玻璃基本无法完成这样的设计。很多液晶电视也能做到弯曲的效果,但这是硬性将玻璃基板烤弯达成的,对于显示效果不能做到完全没有影响,并且烤弯也仅仅是达到曲度的要求,远远未达到所谓的“柔性”。此外,柔性屏幕也需要新的生产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与柔性屏幕的生产需求并不契合,其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⑪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东亚已经成为全球显示技术的中心,目前中国的显示产业规模扶摇直上,中国成为显示行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我国的显示产业不仅市场份额有所上升,技术差距也在逐渐缩小,有些领域甚至实现了赶超,显示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也逐渐建立。或许,未来我们可以成为引领柔性屏幕发展的先锋。

(选自《读者·校园版》2017年10期 有删节)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服“出圈”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穿汉服逐渐发展为一种热门的时尚潮流。近期,一位年近八旬身着汉服的“汉服奶奶”可谓出尽了“风头”,吸引了无数年轻人的目光。“汉服奶奶”的走红,让我们看到基于底蕴自信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魅力。

——《热点时评》

为了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汉服在款式、材质、设计上做出了许多改良。改良后的新汉服深受大众喜爱。作为主力军的年轻人,平均一人每年购买4.8套汉服,每套汉服的平均价格为777.5元。以下两图摘自艾瑞咨询的数字分析。

        

【材料二】汉服溯源

汉服源自黄帝创制衣裳,至清初“剃发易服”政策后消亡。其形制包括衣裳制、深衣制、袍服制、襦裙制四类。汉服是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彰显了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风范,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

汉服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有古代汉服和现代汉服之分。相比古代汉服,现代汉服(新汉服)在保留前者的经典样式和形制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当下大众的多元化穿着情境和时尚美学加以重新设计后,更符合现代日常穿搭习惯。

【材料三】汉服之争

马面裙,明明是中国的汉服服饰之一,如今却被说成是外国某品牌自己的标志性服装,这种文化挪用简直是明偷暗抢。我国马面裙历史悠久,最早能追溯到千年以前宋代旋裙,明代再加以发展。它四个面两两重合,裙门交替,这种独特的围合式结构在世界范围内几乎都找不到类似的。它的色彩尽显中国传统色的美,绣满各色传统纹样,寓意吉祥高雅。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马面裙不仅仅是一件衣服,更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审美工艺集大成的象征性符号。如果说时尚的尽头是传统,那么传统的溯源叫华流。

—— 《有一种潮流,叫中国马面裙》

当我们把马面裙完全作为一件常服去搭配时,这才算将汉服完全真正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只有真正的融入,汉服才能发扬的更快、更好,才能不被他人占领、掠夺 。 ——网友1

真正能流行起来,被人们认可的东西,背后都少不了传统文化的支撑。人们会对融合了传统文化元素与符号的东西产生熟悉感和亲切感,从而不由自主地喜爱它们。——网友2

与传统汉服相比,我更能接受融合了现代元素或二次元元素的改良汉服。——网友3

【材料四】汉服与戏剧

昭君出塞时身着汉代女子常穿的曲裾,外披一身红衣,配着白色毛边斗篷,红白对比的传统服饰造型非常靓丽,一出场令人惊叹。以下为《王昭君》剧幕节选(有删改)。

 

 

第三场《别家》

(昭君身穿曲裾深衣,神情黯然,略有所思。)

昭 君:(白)奴家王昭君。父亲王穰,卧病在床。长兄王豹,远戍边关。

兄弟王龙,尚在童稚,全凭我与母亲,以浣织为生计。

……

昭 君:(唱)妾是庶人甘贫贱,不愿选在君王前。

 

第十场《慨决》

(昭君因得罪小人,入掖庭为宫女多年,衣着简朴。)

萧相国:久闻昭君娴雅端庄。今日一见,果然堪当重任。 

(唱)出塞和亲,为的是千家井灶,万户生灵,百载生息……昭君你长在民间知民意,事到临头要深思。

昭 君:(背供)萧相国一席话如醍醐灌顶,浇散王昭君万斛离情。

 

 

第十二场《出塞》

匈奴左贤王:参见娘娘!单于已在关外恭候,请昭君娘娘启驾。出关,成就嘉礼。

 昭 君:(A)请取琵琶过来,待我弹奏一曲,以写我和亲之愿!

        (唱)胡汉争,有百载,喜今日长城内外风静无埃。但愿得恩义常在,五风十雨常无灾。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