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苏州园林

下列句子中与“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一句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
A、游览者来到园里,哪一个不是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B、游览者来到园里,谁都是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C、游览者来到园里,谁不是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D、游览者来到园里,每一个都是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吗?
举一反三
阅读仲达明的《父亲的隔年花》,回答相关问题。
       ①母亲的离世,让他变得沉默寡言。
       ②回到教室,他周围的气氛一落千丈。他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欢笑,甚至,他不允许别人在他面前大吵大闹。课堂上,他除了睡觉就是打盹。老师关心地把他叫起来回答问题,他就面条一样地耷拉着头站着,不说会,也不说不会。有一次课间,因为同桌和别人大声讨论问题,他红着眼站起来要和同桌打架,理由是打扰了他趴在桌子上睡觉。
        ③班主任带着他,坐到香气四溢的紫藤长廊下面。两个人就那么静静地坐着,一直坐到一节课下课,彼此什么话也不说。到另一节课上到一半的时候,他再也忍不住了,趴在班主任的肩膀上,一直哭到下课。
        ④好多天,他的眼泪一直窝在心里。在家里,看到原本滴酒不沾的父亲每天喝得酩酊大醉,看到从不抽烟的父亲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好几次,他都差一点和父亲发生冲突。夜晚,他一个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知道,这个残缺的家,也许再也没有以前的温暖了,而他,必将从这里走出去,走出这个曾经给他无限幸福如今却又给他无尽痛苦的家园。
        ⑤离家的前一天,父亲拿出母亲在世时准备春天播种的那半盆花种,放到夕阳下的磨盘上散潮,然后又一个人出去找酒喝了。他气极了。在那半盆花种上做了手脚之后,他收拾收拾行李,回学校去了。
        ⑥两个星期以后,当班主任陪他再回到家的时候,看到的却是紧闭的家门。邻居把他父亲留下的几百元钱塞到他的手里,告诉他,父亲种下一亩多地的花种,竟没有发出一个芽,一气之下,出去打工了。
        ⑦接下来的几个月,在班主任的照顾下,他情绪好多了。放假前的一天,窗口的同学告诉他有人找他,出去一看,竟是几个月不见的父亲。那一刻,他想告诉父亲所有的真相,但在父亲面前,他却说不出半句话。父亲只是用力地搂着他。
        ⑧寒假,他和父亲聊起外出的原因,父亲再次提到那些没有发芽的种子。他安慰道,也许那些种子太过悲伤了,要等悲伤消尽才能长出芽来。
       ⑨父亲 “嘿嘿”地笑了一阵,说也许是吧。人也一样,你看前一阵子我不是又喝酒又抽烟嘛。
       ⑩春节过后,他说服父亲,不要出去打工,和邻居们一起种花,这两年花的行情看好。他再三提醒父亲,那块没有出芽的花地不要动,再给它一次机会,如果还不出芽,到秋天再从其他地里移小苗栽上。
        ⑪父亲听从了他的建议,没有出去打工,也没有动那块没有发芽的田地。
        ⑫几场春雨过后,那块空了一年的地上,竟长出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意。父亲在一个雨天,挽着裤管,披一件白色塑料雨衣,骑着一辆半旧的自行车,到学校里找到儿子,欣喜地告诉他,那块地,终于发芽了。
       ⑬他看着激动不已的父亲说,那是隔年花。
       ⑭父亲根本不知道那块地里种子隔年发芽的原因其实是……
       ⑮他在一篇作文里说,自己就是一朵隔年花。作为语文老师的班主任,为他的作文打了最高分。因为,一朵隔年花盛开,一定要经历一个严寒的冬天。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享受高考
蒋子龙
      1994年夏天漫长而奇热,我想跟社会爆炒高考有关。
      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哪,社会就已经把高考的气氛造得十足了,学校召开家长会,报纸、电视、广播等各种传媒天天是高考、高考,开讲座,设专栏,将学生该怎样复习,怎样应考,怎样调节自己的心理。对考生家长讲的就更多了,要照顾好考生,给他们做好处的,增加营养,又不要让孩子感到是专为他们做的,以免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千万不要给考生施加压力,家长不得老谈高考的事,要劝孩子多休息,多陪他们外出散步,缓解紧张情绪。社会把高考锣鼓敲得惊地动天。
      这一年我们家是“高考户”……
      很快就到了7月7日,真正意义上的高考开始了,考生们必须自己上阵,别人无法替代。老天可怜,从前一天晚上开始变阴,稍微凉快一些了。学校嘱咐过,不能让考试吃得太饱,喝水太多,以免考试中途去厕所。早饭要精致,营养丰富,水分还要少,这并不难做到.
      考场离我的家甚远,骑自相车大约要半小时,我提出要送女儿去考场,在家长会上她的老师也是这样要求家长的,怕自行车万一出点问题,耽误考试。女儿起初不同意,我平时上学比去考场更远,您为什么不送?为什么不担心我的自行车出问题?这就不怕增加我的心理负担?
       我说,你心里无负担,我给增加一点也无妨。她笑了,笑得很甜,很可爱。我检查了她的准考证、文具盒,没有准考证是不准入考场的。
      我和女儿穿好雨衣,用塑料袋把她的准考证和文具盒裹好。刚出家门天上就开始掉雨点,好像我们的脚蹬子连接着播雨机,越往前蹬,雨点越大,越蹬得快,雨点越密。行至中途,已是倾盆一般,许多骑自行车的人都下车躲到商店廊下去避雨。我和女儿仍旧骑在车上,且有点兴致勃勃。
我问她感觉怎么样?
      她说棒极了!
      对,的确棒极了,你属龙,我也属龙,两条龙一起出动奔考场,就该有大雨相随,这叫雨从龙。好兆头, 预示着你的高考必定顺利,旗开得胜。你敢不敢大声说三句:我一定能够考好!
      女儿说这有什么不敢,果然大喊三声。
      我哈哈大笑,周围一片哗哗的雨声。我觉得心里轻松多了,我想女儿也是如此。
      这大雨还真有点专门护送我们爷俩的意思,到了考场雨就变得小些了。我原以为我们来得够早的,想不到考场外已经站满了家长,我估计里面有多少学生,外面就有多少家长。学生进了考场,大部分家长并不离去,还站在雨里等着,他们担心自己的孩子在考试中出问题,比如:晕场了、生病了、忘记带什么东西了。我对女儿有信心,就说,我先回家,两个小时以后再来接你。放心大胆地考,考砸了也没关系!
       上午的考试快结束的时候,我从冰箱里拿了一瓶矿泉水,又回到考场外面等候女儿,在考场的大门外面家长们排成两行长长的厚厚的人墙,等待着自己的孩子从考场内出来。家长们此时的心情格外敏感,看到最前面出来的考生脸色沉重,有位家长禁不住说,看来题够难的,孩子们没有考好。其实每个人心里都在紧张地根据考生的脸色猜测题目的难易程度,猜测自己的孩子能考得怎么样。有个女孩阴沉着脸,来接她的可能是她的姐姐,一出考场她就对姐姐说,你安慰安慰我吧……不等另一个姑娘说出安慰的话,她竟呜呜地哭起来了。
      我的女儿出来了,她也看见了我,远远地向我招了招手,笑了。女儿的笑清纯而灿烂,令我们夫妻百看不厌,她平时的一笑都能解我的心头百愁,此时这一笑,不管她实际考得怎么样,我的心里立刻也阳光灿烂起来。竞争是激烈而残酷的,哭和闹都没有用,就应该咬牙坚持下去。我的女儿在考后能有这样美丽的笑容,即使她考不上大学,我也是满意的。我拧开矿泉水的瓶塞,让 她喝个够,她此时需要补充水分。看着她喝水的样子,我有一种幸福感。
在回家的路上我告诉她,无论上午考好了,还是考得不太理想,都忘记它,不能沉浸在上午考试的兴奋里,赶紧让脑子进入下一门要考的功课。
      就这样我每天往返考场四次,把女儿送进考场,她出考场后把她接回家,她不再拒绝,反而觉得这样很方便,我成了她的同伴,她的管家,她的保镖。平时我们各忙各的,虽然父女关系也算亲密,但不像这样同甘苦共患难,有一种父女加战友的情谊。加上口试三天半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一切又恢复了正常。
      我很怀恋女儿高考的这段时间,因为,我享受了平时享受不到的许多快乐。(有删改)

阅读以下短文,回答下列小题。

菊花

      ①菊花原产地是中国。菊花又名鞠,还有黄花、九华、金蕊、金精、帝王花等三四十个称谓。菊花大多开放在秋寒之季,飒飒冷风中,百花凋落,唯有菊花灿然绽放,让人心生敬意。

      ②菊花分类的标准多种多样。依花径可将菊花分为大菊和小菊;依花期可分为春菊、夏菊、秋菊、冬菊(寒菊)和四季菊;依花色可分为黄、白、粉、紫、橙、褐、绿以及间色和复色等。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菊花都是黄色的。实际上是一种错误认识。

      ③菊花的适应性强。它喜爱阳光也耐寒冷。光照充足的地方,菊花长得更健康、更茁壮,而在少光、寒冷的地方菊花也能生长。与郁金香等花卉相比,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它更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但潮湿的环境中也能寻觅到它的芳容。播种或扦插的方式菊花都可成活。菊花良好的适应性,使其在中国自华南至东北地区均能栽植。菊花是很多城市绿化的首选花卉。

      ④菊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菊花端庄素雅,晚香凝秀,花姿飘逸,淡意疏容,是著名的观赏植物。“重阳日赏菊”始于晋代陶渊明,现在已成为我国的一种文化传统。秋季,我国许多城市常常举办规模不等的“菊展”供市民欣赏。

      ⑤菊花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菊花作为药材使用,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中医学认为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它的这一功效,历来为广大民众所认可。例如,有人经常饮用菊花茶,就是为了达到明目润咽的目的。

      ⑥菊花自古受人喜爱,国人爱其质朴的形象更爱其高洁的品格。菊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之一,后来也风靡世界,是中国送给世界的一份美丽礼物。

                                                                                                                                                                (选文有改动)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小题。

笑的遗产

韩少功

    ①我女儿数她的亲人时,总要提到游,一位曾经带过她的保姆。

    ②那一年,我家搬到河西。妈妈体弱,我和妻都要上班,孩子白天需要托给一位保姆。经熟人介绍,我们认识了游,她就住在我家附近。

    ③游其实还没到湖南人可称奶奶的年龄,五十岁左右,只是看着儿子打临工挑土太辛苦,为了让他顶职进厂,自己就提前退休了。她心直口快、心宽体胖,笑的时候脸上隆起两个肉球,挤得连眼睛都不见了。她的哈哈大笑是这个居民区的公共资源。茶余饭后,常能听到这熟悉的笑声远远传来,碎碎地跳入窗户,落在杜鹃的花瓣上或者你展开的报纸上,为你的心境增添亮色。

    ④孩子开始畏生,哭着不要她。不过没多久,孩子就平静下来,喜欢上她的笑声了。孩子试着用手去摸她的胖脸。她笑得张大嘴巴,把脸别过去,又突然“呷”一声转回来,还做出一个鬼脸,让孩子觉得刺激有趣。她可以把这个简单的游戏认真地重复无数次,每次都与孩子笑成一团。

    ⑤孩子从此多了一位奶奶。

    ⑥南方的夏天很热。到深夜了,屋里还如烤箱一般,所有家具都热烘烘的,把凉水抹上去,暗色水渍飞快地被分割,然后一块块竞相缩小,蒸发至无。人热得大口出粗气,都怀疑自己身上有熟肉气息。在这种夜晚连蚊子也少多了,大概已被烤灼得气息奄奄、锐气尽失。孩子在这样的夜晚当然睡不安稳,刚闭一会儿眼又“哇哇”热醒。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听到楼下有人叫唤,到阳台上细细辨听,才知有人在叫孩子的名字,是游奶奶来了。她驮着沉沉的一身肉,气喘吁吁地爬上楼梯,被我们迎进家门。她说在家里就听到远处的哭声,怎么也睡不着。她听得出是孩子在哭,便说什么也要把孩子抱到她那儿去。

    ⑦她并没有特别的降温妙方,只可能是彻夜给孩子打扇,或者抱着孩子出门夜游,寻找有风的去处。

    ⑧日托差不多成了全托。我们要给她加工钱,她坚决不收,推来推去像要同你打架。

    ⑨后来,游奶奶的身体渐不如前,医生说她心脏有毛病。正好这时候孩子也该上幼儿园了,我们便把她送往外婆家——那里有一所不错的幼儿园。那儿离我家比较远,孩子每个星期只能在周末回来。

    ⑩孩子刚去的那几天,游奶奶失魂落魄,不时来我家打听孩子的近况。

    ⑪1988年,我家迁居海南岛。女儿每吃到一种新奇的热带水果,都会说:“游奶奶来了,要让她尝尝这个。”她给游奶奶写过一些信。游不识多少字,回信大多是请人代笔的。

    ⑫我担心游的心脏病。我没有把这份担心告诉女儿,怕她接受不了一个没有游奶奶的世界。

    ⑬她还是经常给游奶奶写信,也经常收到游奶奶的回信。每次看信,她都捧着信纸一次次仰天大笑。令我有点吃惊的是,她笑时的神情特别像游奶奶。她的脸,上半截像我,下半截像她妈,但她的笑毫无疑问来自游家:笑得那样毫无保留、毫无顾忌,尽情而忘形。我记得经常在游家出入的那群邻居小孩,个个都带有这种笑,真是习性相传、音容相染。

    ⑭游奶奶不论罹患多少疾病,也不会离开人世。这不在于她会留下存折上五位或六位的数字,也无关官阶或学衔,她的破旧家具和老式木烘笼也终会被后人扔掉。但她在孩子们的脸上留下了欢乐,让他们的笑容如花般四处绽放。

    ⑮秋雨连绵,又是秋雨连绵。我即便远在千里之外的海岛,也会以空空信箱等候她远来的笑声。

(选自《读者》2018年13期,有删改)

阅读回答问题。

苏醒的庄稼

孙守名

①我觉得自己越来越像田地里的庄稼,从长相到脾性。后来想想,这没什么不好。庄稼人要有庄稼人的样子,庄稼人要出落得像麦穗一样丰满,像高粱一般挺拔,像玉米似的金黄,这应该是修来的福分。我喜欢看庄稼苏醒着的笑脸,喜欢与它们互诉衷肠。

②种子落地生根,禾苗冲破泥土,迎风就那么一立,不久就变得体态柔韧,感情充沛,才华横溢的庄稼逃掩不住青春的魅力,一排排一行行、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地延伸向远方,一直走,走着走着就远离了你的视线。满山遍野全是各式庄稼娇美的身影,月光下似乎听得见它们清脆悦耳的笑声。无论是蛮荒的远古时代,还是日光倾城的今天。这身影和笑声都让人感到温暖与美丽。

庄稼的成长是一个浴火重生的过程。它们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一起在生活中相互鼓励和支持,在一种甜蜜的迷茫中热烈而执着地生长。有些庄稼从小生长在优裕的环境里,没有经历过什么磨难,对于它们来说,危险是随时都可能降临的。一阵秋风秋雨过后,那些美丽动人的面庞就会被风吹得黝黑粗糙起来,从此以后,它们逐渐成熟稳重,突如其来的生命之痛再也不会使它们退缩,风吹日晒的蹂躏更会使它们变得顽强。

④麦苗喜雨。在柔静润和的细雨中,麦苗们再也管不住自己的身心,它们争着劲儿痰长,无限的绿色在天地之间铺展开来,浪漫而又激情满怀。麦子是自然的造化,它们钟情于大地,执着于一生,一任自己饱满、充实,而后快意地化作面粉,走上如锦似绣的餐桌。无意被人颂念的麦子做着五彩缤纷的梦想,盼望在春雨的洗礼中再次化作无数粒种子,来年扎根大地,茁壮生长,以此来完成梦寐以求的夙愿。

豆粒儿裹入荚膜,高粱儿把穗儿扬起,地瓜结成块状,花生麻麻点点,谷穗低头不语,苞末横生枝节……大千世界,式样繁多的庄稼各有千秋,它们张扬个性,怡然自得。书写出一部部辉煌灿烂的成长史。一年四季,庄稼都是苏醒着的,就连那些被我们弃置在墙边的玉米秸秆,时日久了,风吹雨淋,化为腐朽,也会变成无数岁月的组成部分。苏醒着的庄稼令人感动,它们将大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人们,走过平平淡淡的一生,不浮躁,不气馁,只为他人生活得美好和幸福。

⑥“庄”是无边的土地,“稼”是付出汗水的耕种。每一株庄稼的背后,都浸润着农人无数的心血,都承载着一个古老民族的文化深蕴,耕耘,播种,灌溉,施肥,收割,千万道的工序,只为丰收后的那一抹灿烂的微笑。播种后焦急的期盼,干旱中望眼欲穿的苦等,狂风骤雨时手足无措的心颤,一裸苗,八瓣汗,绿豆感动得在晨风中摇曳,甘蔗流着眼泪一节节拔高,芝麻拼劲结成饱足的梭子,棉花吐出白色的云朵。庄稼苏醒着,吟唱出动人的歌谣,歌颂着那些为它们创造美好生活的辛苦人。

⑦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浸过种,扶过犁,把过地,割过麦,扬过场。坐在地头,流着汗水,看着庄稼喜人的长势,我的内心像无边无际的大海波澜起伏。走在田垄间,拔掉一棵棵稗草,解脱一圈圈黄螺丝,撵走一群群鸟鹅,我感觉到说不清道不明的自豪。庄稼的喜怒哀乐就是我的悲喜苦忧,庄稼的成长也就是我由岁月青葱到苍颜衰老的蜕变过程。当走过无数的坎坷之路,终于明白,我变得越来越像庄稼。有了庄稼的感觉,我忽然淡定下来,回首向来萧瑟处,看尽天地,自然也无风雨也无晴。

⑧在繁扰芜杂的生活中无路可走,在马不停蹄的焦虑时头破血流,在欲念丛生的岁月里心猿意马,在无所事事的日子中万念俱灰……这时,请你跟我走,沿着幽僻的田间小路,心如止水,淡然融入自然,走近绿油油的田地。亲亲苏醒着的庄稼,你会恢复青春活力,重燃生活的希望之火。请记住,我的朋友,在这个世界上,庄稼永远是我们心灵的归宿,敬畏庄稼,就是敬畏我们的生命。

(选自“中国作家网”2021年5月2日,有删改)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各题。

水缸里的乾坤

曹伟明

①我小时候曾寄养在外婆家,这是一个江南的历史文化古镇。我印象最深的是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的缸缸甏甏。房前屋后的角角落落,大大小小的缸,铺天盖地,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它们装满着清水,盛着稻谷,腌制着咸菜……浸满了水乡人家的酸甜苦辣。

②在我的眼中,这些缸甏,是伴随外婆一生的宝贝和功臣,让她的生活有了灵动的烟火气息。一担担水,由外婆从清澈的河埠头,颤悠悠地挑进厨房,倒入缸中,随着水珠的飞溅,将明矾放入其中。不多久,缸底积淀了一些黄白色的渣滓,让缸中的清水愈发澄白透亮。这时,外婆往往喜欢站在水缸边,笑眯眯地探照自己,让明净的缸水倒映出她朴素自然的脸庞,外婆说:照脸更要照心,让自己的心灵如清水般明净。

③米缸,更是盛放着外婆家的希望。那时,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紧张。精打细算的外婆总是担心我的米粥口粮,那盖米缸的木板,被她老人家移来移去,用手摩挲抚摸,精打细算,米缸的沿口更是被她摸得光滑锃亮。外婆用缸甏等器物,抵御了饥饿时代老鼠们疯狂的侵袭。

④每当秋末冬初,外婆总是从菜地里割下了一棵棵雪里蕻和青菜,用水洗净,曝晒在绳子上、竹篱笆上。当水灵灵的蔬菜蔫干了,她就一棵棵地叠放在缸里,让我洗净双脚,抱我进缸,踩在撒满白盐的菜上,用力踩踏,然后放进家中祖传的大石头压好。这时,外婆总是露出笑嘻嘻的期盼神态,虔诚地封存好缸口。外婆还用小缸,放进黄土,拌上盐水,和成黏稠的泥浆,把青青的鸭蛋埋进去。到时候,不管是金黄的雪里蕻,还是土黄色的咸鸭蛋,在缸里收藏之后,都能百变成佳肴,让我尝到舌尖上的快乐。

⑤外婆对家中的缸缸甏甏充分利用,养过黄鳝、鲫鱼和黑鱼等河里的水产品。有时候,她老人家也把洗净的茄子等蔬菜扔进水缸用于保鲜,犹如现时的冰箱。尤为稀罕的是,文化程度并不高的外婆,会在家中天井的七石缸里,养上亭亭如盖的荷花,让家中增添了诗性和美感。后来,我知道外婆生于夏季,喜欢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⑥“穷灶门,富水缸”,“水缸里有水,心就踏实”。水缸犹如江南人家中的一口井,是汩汩流淌的生命源泉,让外婆十分敬畏。外婆是一位亲近水缸的人,日子可以粗茶淡饭,但水缸必须完好,水质必须清澈无尘。她还定期要求清洗水缸,在歪到几近放倒的水缸中,让我将身子探进缸里,仔仔细细地擦洗水缸。

⑦平时,外婆的大水缸里,往往养着几只像我拳头大小的田螺。外婆说,田螺可以吸纳水中的杂质、净化水质。对我来说,水缸里有了田螺,便有了生机,当我看到田螺们伸展身子,沿着缸壁慢慢爬上来时,心中很是兴奋。外婆还给我讲述了美丽的田螺姑娘的故事,那是勤奋善良的化身,做好事不露声色的女神。

⑧爱干净的外婆,常常把水缸盖严严密密地盖好,防止灰尘和飞虫的进入。然而,每当夜色朦胧月圆月缺之际,我总是调皮地把那大水缸的盖子掀开,水中会倒映出月亮影子,时而弯弯,时而圆圆,阴晴圆缺,让我着迷。到了八月半,外婆还会对着天上的月亮仙子、水中的美丽倒影,供拜月亮,让枯燥的生活平添了几分乐趣,忘却了生活的劳累和烦恼。

⑨外婆的一生,总是把日子藏在缸甏里,把艰苦生活的心情浸泡出别样乐趣和光鲜,给我留下了一番不一样的文化记忆。同时,水缸也储藏了她对人间冷暖的感悟。那江南人家的殷实与贫寒,勤俭与期盼,在火与土炼就的缸甏中,在外婆与缸甏打交道的生活中,我感悟到了她老人家温厚质朴、勤劳仁爱的传统人文精神。

⑩外婆家水缸里的乾坤世界,丰富而又多彩。

【注释】①甏(bèng):瓮,坛子。②雪里蕻(hóng):芥菜的一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