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 , 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 , 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 (选自白居易《与元微之书》
【注释】①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②墙援:篱笆墙。③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④泰:安适。⑤忧望:挂念,盼望。⑥微之即元稹,白居易的好友。⑦瞥然:形容时间短暂。⑧此信写于白居易在唐代元和年间被贬江州(今九江市)时期。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窥谷忘       ②流水于舍下 ③不能       ④手把笔 

(2)、选出下列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尽在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B、飞泉落檐间余将告莅事者(《捕蛇者说》) C、今故录三泰先奉报幽阴深邃奇(《于园》) D、封题时 燕雀安知鸿鹄志也哉 (《陈涉世家》)
(3)、翻译两篇文章中的画线句子。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
③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

(4)、根据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
①甲、乙两文最能概括所描写的山水之景共同特点的一个字是 。
②甲、乙两文都是情景交融的山水小品文,都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水的热爱之情。除此以外,甲文还表达了 情感;乙文还表达了 的情感。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受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阅读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盖孙武之后也。少为县吏。年十七,与父共载船至钱唐,会海贼胡玉等从匏(páo)里①上掠取贾人财物,方于岸上分之,行旅皆住,船不敢进。坚谓父曰:此贼可击,请讨之。父曰:非尔所也。坚操刀上岸,以手东西指麾,若分部人兵以罗遮贼状。贼望见,以为官兵捕之,即财物散走。坚追,斩得一级以还,父大惊。由是显闻,府召署假尉。

中平元年,黄巾贼帅张角起于魏郡,天下响应,燔烧郡县,杀害长吏。汉遣车骑将军皇甫嵩、中郎将朱儁(jùn)将兵讨击之。儁表请坚为佐军司马,乡里少年随在下邳者皆愿从。坚又募诸商旅及淮、泗精兵,合千许人,与儁并力奋击,所向无前。汝、颍贼困迫,走保宛城。坚身当一面,登城先入,众乃蚁附,遂大破之。儁具以状上,拜坚别部司马。

灵帝崩,卓擅朝政,横恣京城。诸州郡并兴义兵,欲以讨卓。坚亦举兵。袁术表坚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吏。遂治兵于鲁阳城。卓兵见坚士众甚整,不敢攻城,乃引还。卓惮坚猛壮,乃遣将军李傕(jué)等来求和亲。坚曰: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县示②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复进军大谷,拒雒(luò)九十里。卓徙都西入关,焚烧雒邑。

 (节选自《三国志卷四十六吴书一》)

【注】①匏(páo)里:地名。②县示:悬挂昭示。

【展板三:探松之旅】

松树的芳香

刘白羽

①我住在一家旅馆高楼上,透过玻璃窗望下去,只见后园里一片碧绿浓荫。【甲】

    ②我起得还是像往常一样早。因为我爱黎明,——晨曦像一首美的诗章。A.曙光像一支情的乐曲,我愿做一个迎接黎明的使者,从楼上走向丛林。我的心灵舒畅得像一只鸥鸟在缓缓飞翔,我要摘一颗凝在碧叶上的露珠,吸一口甘泉般清冽的朝气。我知道这是多么珍贵的时间,当火红的太阳一下把炎天的热气熏满人间,这清新而柔美的黎明,即将逝去。

③于是,我每天清晨到后园去走走,穿过葡萄藤架,看看池中的水浮莲,——不过,引我感情至深的是这凝然一片苍碧……B.有一天,这苍碧却像火一样燃烧起来了。那绿森林的海海中,仿佛有星星点点的火焰在闪 , 在跳荡。我一下仿佛从宁静的梦中惊醒,原来,是密密丛林中,火红的石榴花盛开了,那像繁星一样茂盛的红花呀,如同万千颗红玛瑙在熠熠发亮。不仅如此,有一回当我走过一株大树,一根树枝倾斜下来拂着行人。我忽然闻到一种浓郁的花香,抬头仔细观察,原来是马樱花像一片从天边飞来的红霞……·

④【乙】石榴红似火,马樱飘浓香,不过,这些却使我怅然了,仿佛我心灵中失去了什么?!

⑤失去的是什么?是那朴素无华的一片苍翠。

⑥那是二十七年前的一个初春,我从北京奔到遥远的小兴安岭。那儿是碧绿的森林的世界,生命之树是常青的,那儿就是常青的世界。那威严而磅礴的连绵无际的山峦,给森林涂得碧绿盎然,那晶莹澄澈的潺潺河流呀,也染得那样浓绿。【丙】我住在原木砌的房屋里,透过明亮的大窗,月亮的淡淡的绿光,那样幽娴素雅,我走在大森林中的小径上,我觉得整个人连同我的心灵,都渗透一片水晶般清碧。我愿意一生一世在这大森林里,听林涛阵阵,听露水滴滴,做一个绿色的梦,写一首绿色的诗,随一片绿色的云飘然飞去。

    ⑦从我的性格来说,我欢喜最浓郁的色彩。黄山四月那浓似胭脂的杜鹃,斯里兰卡街头像红彤彤浓云一样的三叶树,广州原野上那红色金盏一样的木棉花,都曾经留下我多少情思,无穷爱意。

    ⑧可这两天,这马樱,这石榴,却使我感到苦恼,我觉得它们破坏了绿的境界,诗的整体。艺术美的完整是最高的要求,无论是雕塑、音乐、诗歌,都把美融合在一种单纯的完整的美的意境之内,难道大自然的美就这样庞杂陆离吗?

    ⑨不,我失去的我终于获得了。今天我到花园去得特别早,晨曦乍上,晓露未干,当我走到一片密密松林里时,我又为这浓绿所笼罩。【丁】而且令我非常意外、非常欣喜的,是晓露浇出的一种香气,这香气是那样清幽,但又那样浓洌。我四处寻觅,这儿没有鲜艳的花,芬芳的蕊,一下,我恍然大悟了,这就是这松树的芳香。松树不怕严寒,当万木凋零、大雪纷飞,依旧巍然挺立。它只那样默默无闻,不与群芳争艳、奇葩斗丽,它却自有它的高风亮节。如果说这是松树的风格,那么,今天我闻到的沁人肺腑的芳香,正是这有着崇高风格的松树,从它心灵中发出的轻柔的絮语。

    ⑩这一天的晨曦多么美呀!我望着松树,心头充满爱,我发现了大自然中最美的芬香,它如此深湛,如此淳朴。是的,我不只是发现了大自然的奥秘,更重要的是,我发现的也是生活的奥秘,只有朴素无华的树才有朴素无华的香,才香得愈深愈远,愈充满诗意。晨曦渐渐变成朝霞,展风吹拂,松树微语,我十分珍重地望着这碧绿浓荫,我希望露珠永远不干,芳香永远浓冽。

(选自《刘白羽经典散文》,有改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