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容易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等级考试试卷(模拟卷)

战国时期,选贤任能是思想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荀子)

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君。(慎子)

材料二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墨子)

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李悝)

(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对“贤”的不同态度,并说明他们目的上的相同之处。
(2)、结合商鞅变法,说明材料二反映的选贤任能主张有何意义。
举一反三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背法而治,此任重道远而无马、牛,济大川而无舡、揖也。今夫人众兵强,此帝王之大资也,苟非明法以守之也,与危亡为邻。故明主察法,境内之民无辟淫之心,游处之士迫于战阵,万民疾于耕战。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  1896年,我国向日本派遣了首批13名留日学生。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留日教育达到了高潮。不仅各地官府竞相派送,且民间自费者也接踵前往,既有豪富贵胄,更多的是一般平民子弟。据统计,到1902年,留日学生增至500余人,1903年为1300余人,到1906年则达到8000多人。……1919年至1920年间,先后有20批约1600名勤工俭学生到达法国,他们来自全国18个省;从学历上看,大多是中学生,一部分还是大、小学生;从出国前所从事的职业看,工农商学界都有,且年龄间的跨度很大。1922年,赴欧洲勤工俭学的18名代表在巴黎郊区举行会议,成立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选举周恩来等为领导人。邓小平也加入了这个组织。      

                              ——摘自黄新宪《中国留学教育的历史反思》

材料三  在清末新政全面开展的过程中,法制改革也被提上议事日程。1902年3月,清廷发布了修订法律的谕旨:“中国律例自汉唐以来,代有增改。……惟是为治之道,尤贵因时制宜,今昔情势不同,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况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                  

 ——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