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解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温州市温中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月考试卷
实验步骤:
①取6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标上A1、A2、A3和B1、B2、B3 , 在试管中分别倒入等量的同种高锰酸钾溶液
②用胶头滴管把已经榨取好的白菜汁分别滴到A1、A2、A3试管中。在往A1试管中滴加白菜汁时,待滴入5滴白菜汁后,小雪才想起,没有一边滴加一边摇晃一边观察。于是她立即摇晃试管,发现红色未褪去。继续滴加,并按规范操作,滴到第9滴时红色刚好褪去。A2、A3试管都是刚好滴到第8滴时红色褪去。
③为了防止用过的滴管中粘有白菜汁而影响实验。小雪取了另一支洁净的胶头滴管吸取菠菜汁,分别滴加到B1、B2、B3试管中(操作规范),发现都是滴到第5滴时,红色褪去。
实验人 | 实验方案 |
小敏 | 第一天手背涂上防晒霜,第二天不涂。比较这二天被灼伤的程度。 |
小英 | 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手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的灼伤程度。 |
小玲 | 在同学的手背上涂上防晒霜,自己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手背与同穴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
小红 | 手心上涂上防晒霜,手背上不涂。一天后,比较手心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
你认为最为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
长轴长度(mm) | 18 | 20 | 22 | 24 | 26 | 28 | 30 | 32 | 34 | 36 |
甲的数量(个) | 0 | 0 | 1 | 3 | 6 | 10 | 10 | 5 | 3 | 2 |
乙的数量(个) | 3 | 7 | 10 | 10 | 5 | 2 | 2 | 1 | 0 | 0 |
资料:碘酒为碘(I2)的酒精溶液;淀粉遇I2变蓝,在本实验中作为指示剂,指示I2是否存在。
【进行实验】分别向烧杯A、B中加入相应溶液,然后将两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记录混合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
序号 | 烧杯 A | 烧杯B | 变色时间/s | ||||
3%H2O2溶液体积/mL | 水的体积/mL | 1%淀粉溶液体积/mL | 2%碘酒体积/mL | 水的体积/mL | 维生素C片/粒 | ||
① | 10 | 20 | 2 | 2 | 23 | 2 | 595 |
② | 10 | 20 | 2 | 5 | 20 | 2 | 193 |
③ | 10 | 20 | 2 | 10 | 15 | 2 | 39 |
④ | 5 | 25 | 2 | 5 | 20 | 2 | 399 |
⑤ | 20 | 10 | 2 | 5 | 20 | 2 | 78 |
说明:本实验中,溶液总体积可看作是各液体的体积之和,A烧杯控制溶液总体积为32mL,B烧杯控制溶液总体积为25mL。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