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诗意山水
佚 名
①我一向固执地认为,是峻秀神奇的中国山水哺育了唐诗、宋词、元曲空前绝后的绚丽和辉煌,成就了王维、吴道子、米芾、张旭等震烁古今中外的丹青宗师和绘画巨匠。而中国的山水自然,又是拥裹着风花雪月,夹缠着离愁别绪,浸渍着爱恨怨忧的历史境况和人生体验,在平平仄仄的诗赋歌咏中,醉人身心;在追求形意神韵的丹青绘画中,张扬魅力。
  ②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偏爱。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驾一叶扁舟,荡桨西湖,赏湖光山色,夏荷秋桂,听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扑面都是宋唐的遗风余韵;泊舟枫桥,在疏疏的江枫和寥落的渔火中,静候残月下的寒山寺钟声,于千年后再度敲乱一个游子的愁怀;竹杖芒鞋,踏上秀甲天下的峨嵋,看看曾经照亮诗仙宽大青衫的那半轮秋月,今霄是否依旧还斜挂在婆娑的树梢;穿越漫漫黄沙,在大漠深处如柱的炊烟和长河尽头浑圆的落日里,倾听那些醉卧沙场长眠不醒的远古将士们的鼾声……南国山水的   , 北疆山水的    , 西域山水的     , 巴蜀山水的峻美与清寒,莫不令人心旷神怡。“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还有什么能令人如此刻骨铭心的呢?
  ③行走山水间,凝眸处,都是漂泊者载酒江湖的萍踪浪迹。这些官场失势、情场失意、商场失利的文人,经过一番红尘的折腾后,身心俱疲,志坠青云,愤世伤心之余,一脚踏进江湖,寄情山水,托志万象,逍遥去也。“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那是何等的桀傲放荡,自在快活!山的伟岸强劲,山的独立异世,山的傲笑天地风云,水的   , 水的   , 水的   , 又恰恰迎合了文人的秉性,响应了他们内在的精神理想,使之思想情怀找到了可供寄托、归依和宣泄的家园,山水成为他们驰骋个性精神、张扬生命理想最自由的场所和最广阔的天地。他们临风弄月的古韵行呤,飞龙舞凤的斑驳陈迹,为自然的山水附丽了浓郁得化不开的人文色彩,一山一水、一园一亭、一花一草、一石一木,因此都具有了强烈的生命激情、历史印迹、文化渊源和传奇色彩。安徽宣城外的那座不起眼的小山丘,因李白偶尔一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而成为名胜;而绍兴城南一处普通的私家园林,因陆游遗恨千载的《钗头凤》和《沈园诗》,令古往今来多少性情中人不顾山迢水遥,争相一睹为快;最典型莫过于岳阳楼,一楼何奇?却因“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腾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而声名大噪。人文精神对山水的浸淫和提升,给中国山水罩上了玄奥的文化青衫,弥漫了宗教般的神秘气氛,让崇尚自然,在自然中寻找生命价值和追求生命真谛的西方人,拍痛了脑袋也解读不透其中的奥秘。
④“文章乃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一座好山或一川水,               。畅游好山好水,              。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那样的赏心乐事,是粗鄙者不会为之的。山水入诗,更增诗情,山水入画,更添画意,山水乃诗画之源。山水有钟灵秀气而生才子佳人,这大概属于中国古老的风水学说了。
  ⑤好山好水是我们的物质财富,更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很欣赏“一生好入名山游”的那份潇洒与浪漫,憧憬着有朝一日,能实现儿时的梦想,游遍普天之下的名山大川。

(1)、请根据各地山水的特点,将下列词语恰当地填充到第②段的横线上。

南国山水的 ,北疆山水的 ,西域山水的 ,

(2)、请仿照第③段中写“山”的句式,续写有关“水”的句子。
山的伟岸强劲,山的独立异世,山的傲笑天地风云,水的 , 水的 ,水的 ,

(3)、第③段诗句中写道“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其中范希文即范仲淹,请你结合《岳阳楼记》,说说所谓“两字关情”应该是指哪两个字?

(4)、请根据你自己的文化积累,为第③段加波浪线的部分补写一个实例。

(5)、请根据文意将下面两句话分别还原到第④段中的空白处,“文章乃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一座好山或一川水, 。畅游好山好水,

A就是一本好书        B犹如欣赏一部传世名著

举一反三
                                                                                        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
                                                                                                                              梁晓声
       我曾多次被问到“人生有什么意义?”往往,“人生”之后还要加上“究竟”二字。古今中外,解答可谓千般万种,形形色色。我也回答过这一问题,可每次的回答都不尽相同,每次的回答自己都不满意。
      一般而言,儿童和少年不太会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的话,他们倒是很相信人生总归是有些意义的,专等他们长大了去体会。老年人也不会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的话,问谁呢?中年人常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相互问一问,或自说自话一句,一切都似乎不言而明,于是相互获得某种心理的支持和安慰。因为他们是有压力的,压力常常使他们对人生的意义保持格外的清醒。人生的意义在他们那儿的解释是——责任。
      是的,责任即意义。责任几乎成了大多数寻常百姓的中年人之人生的最大意义。对上一辈的责任,对儿女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单位对职业的责任。人只有到了中年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从小盼着快快长大好好地追求和体会一番的人生的意义,除了种种的责任和义务,留给自己的即纯粹属于自己的另外的人生的意义,实在是并不太多了。他们老了以后,甚至会继续以所尽之责任和义务尽得究竟怎样,来掂量自己的人生意义。
      而在一些年轻人眼中,人生的意义就是享受,他们还没有受什么苦,也没有经历大的波折磨难,在他们看来,世界是美好的,人生要享受眼前的美好。如果他们经历了点什么困难,他们更有理由了——人活在这个世界这么苦,不好好享受对不起自己。
      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我有一种结论,所谓“人生的意义”,它至少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纯粹自我的感受;一部分是爱自己和被自己所爱的人的感受;还有一部分是社会和更多——有时甚至是千千万万别人的感受。
      当一个青年听到一个他渴望娶其为妻的姑娘说“我愿意”时,当一个姑娘听到一个她渴望嫁其为夫的青年问道“你愿意嫁给我吗”时,他或她由此顿觉人生饱满、有意义了,那么这是纯粹自我的感受。爱迪生之人生的意义,体现在享受电灯、电话等发明成果的全世界人身上;林肯之人生的意义,体现在当时美国获得解放的黑奴们身上;而我们国家的人民,一定会将温家宝总理之人生的意义,书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
       权力、财富、地位、高贵得无与伦比的生活方式,这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单一地构成人生的意义。而勇于担当的人,即使卑微,对于爱我们也被我们所爱的人而言,其人生意义可谓大矣!因为他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他承担起了属于自己的义务。这样的人,尽管平凡渺小,但值得钦佩。
                                                                                                                                                                                           (文章有改动)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已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③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④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要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⑤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最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因为定位于优秀,装腔作势的表演、阿谀逢迎的丑态、追名逐利的争斗,统统不屑为之。不仅如此,还要敬鬼神而远之。        
        ⑥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优秀的人做了好事总不忘共同工作的同事,总是把主要的功劳归于大家;平庸的人恰恰相反,极力讳言别人的贡献,拼命夸大自己的作用,贪天之功为己有,成绩都是自己的,错误都是别人的,老子是一朵花,别人都是豆腐渣。
        ⑦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转基因食品该强制标识吗

    2016年7月14日,美国众议院以306票对117票通过一部要求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的法案。该法案规定,商家可自主选择标识形式,使用文字、符号或用智能手机读取的二维码都可以,这意味着美国消费者将有权知道他们的食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根据该法案,美国农业部将在两年时间内制定具体的标识方案,并出台相关执法程序等。美国政府此前并不要求强制标识,理由是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实质等同”。

    那么,转基因食品该不该强制标识呢?

    正方:转基因食品至少跟传统食品一样安全。科学家培育转基因作物时,能确切知道转过去的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这样就能知道转基因作物同传统作物在成分上是否有本质区别,有哪些不同的成分。而用传统育种方法将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我们对杂交出来的作物基因信息基本上是茫然无知的,无法预知其可能的风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有更大的把握。目前,被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经过了严格的安全检验,在安全性上是不用担心的。由于检测成本所限,传统食品反而做不到这一点。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有何必要?

    反方:有两种亲本存在,大自然理论上也可以自行产生出它们的杂交品种,人工杂交只是加快了这一进程。但转基因可不一样,在自然演化下,一个物种的基因自行转到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组上,概率接近于零。人类这是在人工制造出新的物种,本身就蕴含着新的风险。一个基因很可能有多个功能,在转到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组时,科学家很可能只了解其部分功能,这意味着不可预知的风险。在这个意义上,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真的实质等同、一样安全吗?能给将来一切可能的转基因食品背书吗?对批准的转基因食品进行强制标识,恰是一种对科学负责、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是尊重消费者知情权的体现。

    正方:转基因作物当然有风险,就像传统作物有风险一样,关键在于,转基因作物的风险是否显著大于传统作物?如果不是,凭什么把转基因食品单独拉出来强制标识?

    由于一些人对转基因技术的妖魔化,部分民众对转基因食品存在没有根据的恐慌与负面评价。如果强制标识,会强化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负面印象。因此必须反对强制标识。还应该把“转基因农业”改名为“精准农业”,以弱化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负面印象,增加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度。

    反方:公众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有疑虑,不是很正常的吗?在某种意义上,转基因作物是新创造出来的物种,人们不随随便便接受一种新物种为食物,恰恰是刻在基因上的自我保护本能在起作用,也是一种合适的慎重态度。以为改称“精准农业”就能消除这种疑虑,太天真了吧?在强制标识之后,认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人,可以选择吃;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有疑虑的人,现在可以选择不吃,将来观念改变了也可以选择吃。两不干扰,有何不可?

    正方:强制标识会抬高转基因食品的价格,对穷人不利。强制标识不仅是标注一行字或一个符号,还需要检测,实施起来成本太大。因为一种食品往往包含多种成分,逐一检测是否转基因,一次检测就是一大笔费用。如果消费者愿意对非转基因食品支付溢价,厂家会主动标识“非转基因”投其所好。

    反方:如果你生产的食品某些成分的原料是转基因作物,你会不知道?标注一下有多大成本?至于检测,也不是那回事。监管机构可以通过抽样检测来确认商家有没有在标注上作假,检测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例是微不足道的。

(选自《南方周末·第一争议》2016年07月26日)

阅读

品读西湖

寇伟

①这是一个雨后初霁的下午,我们跟随导游来到西子湖畔,以最阳光的心情,寻找诗情画意,遍赏山色湖光。

②夏日的西湖花枝招展,水光潋滟,山岭葱茏,充满诱惑。

③水。驻足湖边杨柳岸,看美丽在阶前流淌,听小鸟在枝头欢唱。〔A〕丝绦曼舞纤腰,锦鳞游戏清波。水莲迎风吐艳,荷盖铺展青霞。掬一捧水盛在手里,轻洒在脸上,让水汽从张开的毛孔渗入每一寸肌肤,随血液流遍全身,沁入心脾,让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享受一丝清爽、一份惬意。

④有船靠岸了。我赶紧抖抖手,随大流挤入船身,爬上顶层。船头水花朵朵,四周波光粼粼,一阵清风吹来,撩起衣襟裙带,感觉真的好爽。

⑤湖。湖不大,幽微灵秀,静逸柔美。游船载着我们高歌航行。矗立船头,登高望远,长堤卧波,小岛摇绿。亭台楼阁点缀其间,蓝天碧水相映成趣,薄雾如纱梦迷离。透过这层缥缈的霓裳,你是否瞥见她隐约外泄的春泄光,深湖微澜的美艳?你是否感受到它容纳江流的气度? 无怪乎人们把西湖比作杭州的眼睛,那是因为他们读懂了她的灵动深邃;无怪乎苏轼吟出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那是因为他品出了西湖的绝妙韵味。

⑥山。山不高,却俊朗神秘,脑子里

装满了故事传奇。〔B〕你看,他手臂一弯,就把西湖拢在了怀里,就守住了心灵的绿荫,就坐拥了美丽的人生。相同的生存理念和追求,使他们携手同行,配合默契。秀四季乌龙蚕丝,与来宾共舞细品;酿一坛天堂美酒,与历史文化干杯,让全世界为之陶醉……

⑦极目远眺,我们看到了一座别致的楼宇,倚靠着起伏的山峦。“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诗意若隐若现。楼宇内外,宋高宗一度开心地笑着。西湖歌舞的缠绵旋律,听得他昏昏然不辨荣辱,美景美女的多彩多姿,更使他乐不思蜀。民间疾苦,无暇问,国运衰危,无心顾。殊不知,遗弃了人民的昏君,最终也逃脱不了被人们唾弃的宿命,腐烂在历史的角落里。千百年前的笙歌琴韵,也早已化作警笛长鸣,不断催人警醒。

⑧回眸苏堤白堤交汇处,历史的光芒穿刺迷眼,到处弥漫着英雄的气息,呈现出一派峥嵘气象。近千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亭的点点残血。岳飞,战功赫赫的一代名将,而今安在? 他就安睡在这里。“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侧耳听,“精忠报国”的誓言犹在上空回响;抬望眼,仰天长啸的铁血男儿,穿过漫长的时光隧道,正向我们走来。且不说金戈直捣胡虏巢穴,铁蹄踏遍贺兰山缺,是何等的风雷激荡,令敌人闻风丧胆,单是一首气势磅礴、豪迈悲壮的《满江红》,便可朗照南宋的万里荒原,半壁江山! 心无色,焉能示如此之鲜红? 人无格,何以昭如此之凛然? 碧血丹心苍天可鉴。他用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感召日月的赤胆忠心,筑起了一座神圣的祭坛,站成让后人仰望的高度,向世人诠释生命的要义,让生命在永恒的高贵中不朽。遗憾的是苏白两堤正在修缮当中,岳庙可望而不可即。然而,长长的围栏挡住了我们的身体,却挡不住我们的景仰之情,一股浩然正气在心中油然而生。于是我们面朝岳庙站定,向英雄致敬。

⑨历史在长河中沉浮,时间如丝绸般滑过,转眼间西湖被留在了身后,眼前已是灵隐飞来峰。有句话叫“读史以明志,韬光正气锐气;诵经为修身,静养德行操行”。逝去的是历史,留下的是风景,寄托的是精神,于是我们聆听古刹钟声,贴近空灵,感觉灵魂得到净化,直到暮云合璧,才匆匆踏上归程,脚步里却注满了留恋。

⑩万水千山总关情。总是收不回的目光啊,看不尽的风景,品不完的画意与诗情。

(选自2016年2月3日《廊坊都市报》,有改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