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材料一  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教材

材料二  1887年。日本的军事部门在广泛调查后提出《讨伐清国策案》,要求在5年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待可乘之机,对中国采取突然袭击。

——摘自《大国崛起·日本》

材料三  日本政府在发展经济上注重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大量引进世界先进技术,主要手段是购买技术专利和图纸,然后结合本国特点进行改造提高,在短期内集中了其他国家长期以来开发的成就。日本政府还长期坚持“教育先行”战略,重视人才培养。工程师在所占的人口比例居世界首位,科研人员的人口比例仅次于美国。

请回答:

(1)、材料—是日本在”东方道德,西方技艺”旗帜下进行的一次改革,你知道是哪一次吗?在日本历史上还有一次是在“日本精神,中国知识”的口号下进行的改革,结果怎样?

(2)、材料二所述《讨伐清国策案》首先转化成哪次“讨伐”行动?结果签订的哪一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3)、依据材料三归纳日本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

(4)、《读者》杂志评论说:“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你希望如何发展中日关系?

举一反三
 日本是我国的重要近邻,中日交往绵延两千多年,既有密切的现实利害关系,又有复杂的 历史恩怨。从甲午战争到二战结束,日本军国主义在历时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野蛮侵略中 国,使中华民族蒙受了深重的灾难。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中日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 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

材料二: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义勇军进行曲》

材料三:为悼念在战争或其它灾难中的死难者,许多国家都设立悼念活动日。2014年2月27日,我国将每年 12 月 13 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纪念 30 多万死难同胞。

材料四: 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 军队脱身出来?那些日本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和纳粹德国的大 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 的所有交通线,难道不会这样吗?”

材料五: 阅读下列表格

中国

美国

英国

伤亡

直接经济损失

间接经济损失

死亡

死亡

3500 万人

620 亿美元

5000 多亿美元

40.5 万人

37.5 万人

近代以来,日本多次侵略中国,犯下滔天罪行。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具有侵略性的强国,日本对中国始终包藏着侵吞领土的祸心。19世纪末,作为“中国之巨祸”的那场战争……在某种意义上也决定了此后半个世纪中日两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

材料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曲)

材料三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材料四 近代以来,由于我们一盘散沙,我们的民族总是在斗争中遭到失败。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抵抗力量,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场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习近平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讲话全文》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