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武汉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寻找新的催化剂”课题时,发现将生锈的铁钉放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也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于是,它们对此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什么物质是该反应催化剂?

设猜想与假设:下面是组内两位同学所作的猜想,请你完成小华的猜想。

(假设一)小芳同学:铁钉表面的氧化铁是H2O2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假设二)小华同学:铁钉里的铁是H2O2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1)、实验与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Ⅰ:把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加入到装有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

假设一成立

实验Ⅱ:取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

无现象

假设二

(填“成立”或“不成立”)

(2)、讨论交流: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小芳的“实验I”还不能够确切的说明氧化铁就是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理由是:.
举一反三
为了让同学们掌握酸根的检验方法,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碳酸钠、硫酸钠和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请你与同学们一起探究,通过实验的方法鉴别白色固体的成分: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白色固体的成分?

(实验探究)甲同学:取样品适量配成溶液,再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他认为白色固体的成分一定有硫酸钠。

(反思评价)请你评价甲同学的实验方案及结论:{#blank#}1{#/blank#}。

(反思与实践)乙同学经过思考,将甲同学配制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溶液中产生气泡,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由此证明固体中含有的两种物质是{#blank#}2{#/blank#} 。

(实验与结论)同学们继续对固体中是否存在氯化钠进行了探究,将乙同学所得的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丙同学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到{#blank#}3{#/blank#}现象,证明含有氯化钠,但丁同学质疑丙同学的实验及结论,丁同学质疑的理由是{#blank#}4{#/blank#}。

(反思与实践)最终同学们制定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取配制好的原样品溶液,依次加入{#blank#}5{#/blank#}、{#blank#}6{#/blank#}、{#blank#}7{#/blank#}三种试剂,进行相应的正确操作,观察到相应的实验现象,得出白色固体的成分是碳酸钠、硫酸钠和氯化钠三种物质。

(归纳与总结)通过上述探究活动的失误,我们总结出,在验证物质时,对所加试剂的要求是{#blank#}8{#/blank#},才能验证所要检验的物质存在或不存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