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3 愚公移山 同步练习
②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blank#}3{#/blank#} 以军礼见 {#blank#}4{#/blank#}
③见往事耳 {#blank#}5{#/blank#}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lank#}6{#/blank#}
④胡不已乎 {#blank#}7{#/blank#} 吾既已言之王矣 {#blank#}8{#/blank#}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
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①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向贼害② , 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③则同心而共济④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注】①党引:结成宗派,互相援引。②贼害:贼、害是同义词,都是伤害的意思。③事国:为国效力。④共济:共同克服困难,成就事业。
张衡性精微,有巧艺。作地动仪,以精铜铸其器,圆径八尺,形似倾樽;其盖穹隆① , 饰以篆文;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承之。其牙发机,皆隐在樽中,周密无际,如一体焉。地动机发,龙即吐丸,蟾蜍张口受丸,声乃振扬,司者觉知,即省龙机,其馀七首不发,则知地震所从起来也。合契若神,观之莫不服其奇巧。自古所来,未尝有也。
(选自李昉《太平御览》,有删改)
【注】①穹隆:像天空一样中央高高隆起。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扮掌大笑,曰: “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插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 “耕当问奴,织当问诈。”不可改也。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