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分别取5mLH2O2溶液进行实验,测定产生4mLO2所需时间,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
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温度℃ |
MnO2粉末用量 |
反应时间 |
① |
30 |
35 |
0 |
t1 |
② |
30 |
55 |
0 |
t2 |
③ |
5 |
20 |
0.1 |
3s |
④ |
15 |
20 |
0.1 |
1s |
对比①②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越快,则t1t2(填“>”“二”或“<”)。
II.[探究二]探究FerOs是否对过氧化氢分解起催化作用。
操作步骤 |
实验情况记录 |
结论 |
|
① |
| A试管上方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B中出现气泡快,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现象 | Fe2O3(填“不影响”、“减慢”或“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
② | 将B试管中的混合物,把得到固体烘干、称量。 | 固体质量为0.2 g | Fe2O3质量未变 |
③ |
| C试管上方带火星的木条。 | Fe2O3化学性质未变 |
(得出结论)Fe2O3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选项 | 物质 | 目的 | 主要实验操作 |
A | 蔗糖、蛋白质溶液 | 鉴别 | 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观察现象 |
B | KCl(K2CO3)固体 | 除杂 | 加入适量稀盐酸,蒸发 |
C | CaCl2和NaCl的混合物 | 分离 |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 |
D | 空气中NaOH变质程度 | 检验 | 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加酚酞,观察现象 |
序号 |
化学反应事实 |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
A |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
反应物浓度 |
B |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
反应物的燃点 |
C |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
反应物的种类 |
D |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
{#blank#}2{#/blank#} |
写出本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lank#}1{#/blank#}.
Ⅰ.分别取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于锥形瓶中,注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FeCl3溶液,如图观察到{#blank#}2{#/blank#},就可以粗略判断,得出实验结果.
Ⅱ.为进一步判断上述实验结论的准确性,运用图,小刚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方案设计.
[方案一]在不同过氧化氢浓度下,测定收集相同气体体积所需时间.
[方案二]在不同过氧化氢浓度下,测定{#blank#}3{#/blank#};
方案二的实验测量结果:
| 30%H2O2溶液的体积(mL) | 2%FeCl3溶液的体积(mL) | 加入H2O的体积(mL) | 反应的时间(min) | 生成O2的体积(mL) |
1 | 5 | x | 20 | 5 | V1 |
2 | 10 | 3 | 15 | y | V2 |
表中x={#blank#}4{#/blank#},y={#blank#}5{#/blank#}.
实验结论:通过测量,若V1{#blank#}6{#/blank#}V2(填“>”、“=”或“<”),说明{#blank#}7{#/blank#}.
序号 | 实验事实 |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
A |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 反应物浓度 |
B |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 反应温度 |
C | 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 有、无催化剂 |
D | 硫在空气中燃烧呈现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则呈现蓝紫色火焰 | 反应物的种类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