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内蒙古自治区精英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电影《墨攻》展现了墨家学派的思想主张,下列观点属于墨家思想的是(   )
A、实行“仁政” B、主张“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以法治国
举一反三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的进步始终伴随着人的觉醒和解放。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解释能力是学习历史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概念

历史解释

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为了应对更加剧烈的社会变革,人们大胆思索,相互论辩,形成了众多的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他们之间的思想论争被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文艺复兴

在14世纪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借助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开展以现实为中心,反对教会禁欲主义的文化运动,史称“文艺复兴”。

材料二: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共产党室言》

材料三: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宣言》

材料四:著名的公社将领符卢勃列夫斯基整天和战士们生活在一起,共同为保卫公社而英勇斗争。当战士们特意为他找了一幢原皇帝波拿巴之子的私邸请他去住,他毅然拒绝,说:“将军和战士,只不过是职务上的不同,其他没什么差别……作为一个公社委员……我怎么能同波拿巴的儿子和其他资产阶级分子一样,过着那种享受的生活呢?”

——李景治《巴黎公社委员怎样当“社会公仆”》

中华文明所蕴含的智慧、理念、气度神韵,涵养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与自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代表“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思想流派。

并说明这一时期在同一问题上出现各种不同主张的原因?

材料二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由长安到西域,到中亚,到西亚,再绵延至欧洲。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

——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汉武帝遣使西域的根本目的。并说明丝绸之路功能的转变。

材料三   就文化代表人物而言,陈寅恪经过严密考证,指出李白、白居易、元稹、欧阳询等均有胡人血统,其先祖或为胡人,或为鲜卑。这就有力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从来不是单一的,也不是静止不变的,各少数民族文化均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应称为大中华文化,而这种文化的集大成与高峰,正是在中古时期。当然,传统的儒家文化也并非拒绝吸收外来因素,如屈原的《离骚》,陈寅恪就指出含有道教思想。

—一刘克敌《陈寅恪与中国文化精神》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到中古时期所表现出的特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