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上海市控江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
时间:15,16世纪
时代特征:由中世纪向近代社会演进
发展概括:
A推进资本原始积累:典型途径①。
B政治体制演进:民族国家与②形成。
C推行新的经济思潮:③。
D新航路开辟后,④商圈形成以及早期殖民扩展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17,18,19世纪
时代特征: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社会来临
发展概括:
A政治革命及近代政治体制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确立⑤体制;
B思想革命:霍布斯提出“契约论的专制主义国家学说”,洛克首创⑥学说,论证了君主立宪体制的合理性。
C经济革命与新的经济思潮: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发展成为三个世界中心即⑦、⑧、⑨,推行⑩经济思潮,发展为⑪。
时间:19世纪—20世纪中期
时代特征:战争与危机
发展概括:
A一战后,赢得战争,失去优势:⑫,⑬,⑭。
B1929年,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被美国超过;1931年后⑮放弃世界货币地位。
C二战前,推行⑯政策而自食恶果,二战中参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赢得战争胜利但一蹶不振。二战后,以欧洲中心的国际格局被⑰体制取代,英国退出世界舞台的中心。
结论:走向衰落。
时间:20世纪中期以后
时代特征: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时代
发展概括:
A冷战时期,试图借助美国重振自己大国地位:强调英美特殊关系,追随美国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加入⑱,形成军事集团;接受马歇尔激化;接受⑲体制所确立的美元世界货币地位。
B20世纪70年代,加入⑳,90年代组建欧盟,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但难以实现大国梦。
时间 | 体系 | 简介 |
1880——1914年 | 金本位体系 | 金银是唯一的信用担保 |
1918—1939年 | 国际金本位制度恢复 | 以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或国际本位货币 |
1944—1973年 | 布雷顿森林体系 | 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 |
1973——1976年 | 浮动汇率制度过渡时期 | 汇率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预 |
1976年至今 | 牙买加体系 | 浮动汇率制度改革、黄金非货币化、扩大信贷额度、增强特别取款权等 |
材料一 相比于丝绸和青花瓷,茶叶进入西方的时间较晚,它的全球流动是大航海时代的产物。16世纪开始的欧亚、美洲和非洲间物产大流动,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英国成为欧洲最大的茶消费国。17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崛起,挑战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的贸易霸权,茶价随之大幅下降,茶从开始的贵族饮品,逐渐服务于新兴资产阶级和市民。
——根据宋念申《发现东亚》整理
材料二
大本钟是英国国会大厦的报时钟,1859年完工时是世界上最大、最准确的四面报时钟,根据格林尼治时间,每隔1小时报时一次,方圆数英里之外都能听到钟声。大本钟钟楼被视为伦敦的象征。 | 埃菲尔铁塔于法国大革命爆发一百周年之际落成,其建造的初衷是为了展示法国的工程学知识,象征着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改变和进步,也体现了人类对技术的探索和追求,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