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刻舟求剑》同步练习

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楚人有江者     涉:搭船渡过 B、沧州南一寺河干     临:靠近 C、是再啮     如:如果 D、可据理臆断欤     臆断:主观推断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蔡襄传

《宋史》

范仲淹以言事去国,余靖论教之,尹洙请与同贬,欧阳修移书责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人者皆坐谴。襄作《四贤一不肖诗》 , 都人士争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君有过失不救之于未然传之天下后世其事愈不可掩。此之谓彰君过,愿陛下察之,毋使有好谏之名而无其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

祭蔡端明文

[宋]欧阳修

    自公之奋起徒步而名动京师,遂登朝廷,列侍从。其年壮志锐而意气横出,材宏业茂而誉望伟然。使天下为子者,莫不欲其亲如公之亲;为父母者,莫不欲其子如公之为子也。其荣且乐,可谓盛哉!及其衰也,母夫人丧犹在殡,而公已卧病于苫块之间,而爱子长而贤者遽又卒于其前,遂以奄然而瞑目。一孤藐然,以为二丧之主。呜呼,又何其不幸也!此行路之人闻之,皆为之出涕,况于亲戚朋友乎!况如修者,与公之游最久,而相知之最深者乎!

【注】①蔡襄:北宋名臣,曾任端明殿学士,故欧阳修称其为蔡端明。②《四贤一不肖诗》:因范仲淹被贬而作,颂扬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四人,抨击时任朝廷副相的高若讷。③鬻:卖。④苫块:苫,草席。块,土块。古礼,居父母之丧,孝子以草荐为席,土块为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家圃,有卖油翁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遣之。

(《卖油翁》欧阳修)

[乙]钱氏两浙时,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 , 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 , 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梵天寺木塔》沈括)

[注释] ①钱氏:指五代时吴越国君钱镠,于公元895年建国,至其孙钱弘归降宋朝。 ②据:统治,割据。 ③布:铺排。④贻(yí):赠给。 ⑤讫:完毕。⑥弥束:紧密约束。⑦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面。 ⑧胠箧(qūqiè):打开的箱子。⑨伏:通“服”,佩服。

经典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班级举办了“悦读经典散文·体悟文人志趣”的专题学习活动。

【甲】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 ,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丙】独游狼山记

【宋】刘弇①

白狼五山②,距通州城南十里。五山者,有以仙蜕其上者曰女仙山,有以阖庐曩军其傍者曰军山,有以形锐且中罅者,曰剑脊、曰马鞍。至临以庙宇,则号宝塔山,有好事者,谓狼尝扰而居也。

元丰四年冬,弇巡田于山旁,至则求观所谓五山者。至狼山,自堂折而少北,道左阁曰栖云,庵曰海桐,亭曰半山、曰望江,皆森然谽③豁,可荫以休。方是时,    朝日初上,瞳昽如跃金。    排天决云, 吞嚼淮吴。    稻畦葭泽, 潮汐上下, 疏篁茂木……皆得于转瞬之顷。    于是忽疑从樊笼⑤出,而思古人之所谓登泰山而小天下者,亦宜有是。

剑脊、马鞍二山,游者罕至。军山宜山茶花,号多蕨薇。女仙山最外峙,有穴通中。或曰妪有自龙舒来者,年七十余,独食息其中,似得道者。山有拇指、鞭痕,皆著石。或云秦始皇履是山,且鞭之以投海中。

有僧语余曰:“今之山跗⑥,虽皆平陆,然前五十载,海也。其深盖碇⑦丝千寻莫能测。”余闻而焉。然五山当潮波撼一方,临高而觉宇宙之博大,指陆而骇溟海之变化。

故揽其胜,作《独游狼山记》。

(选自《名山胜概记》,有删改)

【注释】①刘弇(yǎn):宋代元丰年间进士。1081年途经狼山,写下我国历史上第一篇记狼五山之胜的游记。②白狼五山:即女仙山、军山、剑脊山、马鞍山和宝塔山。③谽(hān):指山谷空而大。④瞳昽(lónɡ):形容太阳初升由暗而明。⑤樊笼:比喻受束缚而不自由的境地。⑥山跗(fū):山脚。⑦碇(dìng):船停泊时沉在水中以固定船身的石墩。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