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7 升华与凝华
对“霜前冷,雪后寒”的解释最恰当的是( )
A、
霜形成之前的气温一定比下雪后的气温低
B、
霜形成的温度比雪形成的温度低
C、
霜后的气温一定比霜形成前高,雪后的气温一定比雪前低
D、
霜是在地面形成的,气温必须在0℃以下;雪熔化要吸热,使地面气温降低
举一反三
下列生活中的“小水珠”属于熔化形成的是( )
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在极寒地区的冬夜,当空气湿度较大时,偶尔会出现绚烂的“寒夜光柱”现象,人们可以看到大气中出现一根根竖直向上拉长的光柱;但在上述地区干燥的冬夜或夏季,往往难以看到该现象。如图所示为“寒夜光柱”的形成示意图,请根据上述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寒夜光柱”现象的形成原因作出合理的解释。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厨房中涉及很多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如图为某手机的微泵液冷壳,内含2亿颗微胶囊的高性能相变材料PCM。手机发热时,固态材料吸热{#blank#}1{#/blank#}成液态(填物态变化名称);微泵液冷壳还可利用无线反向充电开启驱动泵,驱动冷却液循环,利用{#blank#}2{#/blank#}的方式改变手机内能,使机身散热降温。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4 微生物的结构与生殖 同步训练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3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同步训练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2 人和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同步训练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同步训练
浙江省杭州市公益中学2024年中考模拟考试(一模)科学试题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